《落花生》教学设计说明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9962740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落花生》教学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落花生》教学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落花生》教学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落花生》教学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落花生》教学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落花生》教学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花生》教学设计说明(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落花生是著名作家许地山的一篇叙事散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尽管文章篇幅很短,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和深奥的语言,但是给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道理。学生在中年级就学习了抓住关键的词句,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如“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并在本册的第四组中的前两篇课文中(钓鱼的启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学习了理解含义深

2、刻的句子的方法。因此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应该继续训练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为六年级继续学习“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做准备。引导学生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借物喻人)运用到自己的习作练习中去,也是本课的训练重点。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会读“播种、吩咐、便宜、石榴、茅亭、榨油”等词语,理解“居然”的意思。2.能有感情朗读课文,重点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和全家人议论花生的相关段落。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4.体会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的用意,初步体会“对比”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5.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2.体会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的用意,初步体会“对比”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教学难点1.体会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的用意,初步体会“对比”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

4、物写一写。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资源准备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或事物,让你感动的人或者物品,举一、二件和同学交流。教师:教学仪器设计思想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提出的学习目标,经过三、四年级系统的阅读训练,学生现阶段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如有感情朗读、初步学会默读;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对课文中不理解地方提出疑问等等。根据教材特点,本课在教学中除继续运用以上学习方法外,还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通过朗读体现自己理解程度的能力,以及联系上下文、生活经验去体会深刻句子的方法,并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5、一、质疑课题,引发学生思考1.猜谜导入新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落”字故意写的比“花生”大)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课题书写的特点。3.引导学生猜测为什么要这样写课题?(学生畅所欲言)预设1:学生可能会猜测:这个“落“字一定有它的含义。预设2:这个“落”字可能说明了落花生的特点。4.教师讲解花生结果的奥秘。(花生的花呈黄色,花开败以后自然脱落,子房柄迅速伸长,钻入土中,子房在土中发育成果实,所以在植物学上,花生又叫做“落花生”。一个“落”字,准确地概括了花生这种植物的生长特点。)二、结合预习,学习生字、新词。结合预习,考查学生朗读词语和课文的情况。三、整体感知,初读课文1.学生浏览课文,

6、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2.学生交流各部分的小标题。教师板书:种花生 收花生 尝花生 议花生3.默读课文,试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交流:预设:有的学生概括为:这篇课文讲了作者家后园有半亩空地,一家人开辟出来种花生,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我们边吃花生边议花生。父亲借花生教育我们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有的学生概括为:这篇课文重点写了过花生收获节时一家人谈论花生的好处,父亲借花生教育我们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4.引导学生比较、讨论,认识详略得当。通过交流,学生明确:虽然种花生、收

7、花生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但是作者用寥寥数语就一笔带过了,而是用了13个自然段来重点写议花生这一部分。议花生这一部分是文章的主要内容、重点内容。5.教师小结。重点部分写得详细具体,次要内容写得简略。这样安排就叫做有详有略,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呢?相信同学们学完课文后,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四、学习第一、二部分内容。(一)学习第一部分:1.指读。2.教师相机指导:“种”是个多音字。买种、播种的“种”都读三声。生通过交流明确:播种“b zhn”是种植植物的全过程,包括买种啊,翻地啊,浇水啊,施肥啊,收割啊等等几个环节,而播种“b zhn”仅仅是种花生的一个环节,即播撒种子,根据这段话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在

8、这里应该读“b zhn”。3. 思考: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4. 说说种植花生的过程。5. 讨论“居然”的意思,体会花生收获后家人的惊喜之情。当我们种花生的时候,就知道一定能收获花生吗?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学生联系上下文,相互补充、交流,明确从以下三方面可以看出作者和他的家人没有想到花生收获了。 理由1:因为没过几个月,竟然收获了。这个时间比他们想的短。理由2:因为它本身是亩荒田,开辟出来种花生,收获了。理由3:这是他们姐弟几个第一次种花生,竟然收获了,意想不到。6. 大家试试看,用“居然”说个句子。7. 通过齐读方式指导学生带着收获之后的惊喜来读读这段话。(二)学习第二部分:在第一自然

9、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收获了新的知识。回到课文,同样有收获的,便是作者许地山和他的家人。当他们收获了花生后,母亲提议说要过一个(收获节。)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的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好不好?)既然是过收获节,我们的心情会是(开心、高兴!)好,哪我们就满心欢喜地来读读第二自然段吧。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2.练习生字词。板书设计15.落花生种花生 收花生 尝花生 议花生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 1.回忆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2.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课文,弄清作者对落花生为什么有着特殊的感情,还要学习作者表达思想的方法。二、重点研读“议花生”的段落,细读课文、突破重难点。课文重点介绍了

10、我们边吃边议花生的经过。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3-11自然段)、边读边给文中写花生的好处的句子做上记号。随学生回答幻灯出示花生的好处。2.你还知道花生的哪些好处呢?学生根据收集的课外资料补充花生的好处。(一)体会父亲的话1.父亲根据我们的回答,也总结了花生的好处。出示第10自然段,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请大家再仔细的读读这一自然段。2谈谈你对父亲说的这句话的理解,体会文中对花生好处的议论以及从谈花生怎么到论人生。3小组讨论交流。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l)体会第一层意思(重点理解父亲的话)投影出示父亲的话。指名读父亲的话,然后完成如下填空:父亲的话中提到了_、_、_、_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

11、_、_、_让人一见就_,但是和_相比,还是_最可贵。分析父亲的话,学生议答。a“爱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爱慕之心”?b父亲有没有产生爱慕之心?父亲对什么产生了爱慕之心?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c什么是“最可贵”?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引导学生理解苹果、桃子、石榴高挂枝头,炫耀自己,而花生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d学生再次读父亲的话,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a)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b)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c)我们不需要外表美。()教师:本课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

12、比,是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不是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生活中有没有其他事物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的?有没有具有花生品质的其他事物?你能用上“爱慕”一词吗?(2)体会第二层意思过渡:父亲给我们点出了花生有别于桃子、石榴、苹果的特点,父亲仅仅是说花生吗?投影出示父亲的话。学生齐读,谈理解。(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教师: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了吗?从哪儿看出来?(二)理解“我”说

13、的话:1齐读2讨论交流“体面”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讲体面”?什么是“有用的人”?“有用的人”和花生有什么联系?同学们课文的最后有一句话含义很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那一夜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现在还印在我的心版上。)许地山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长大后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这就是他笔名的由来。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年仅48岁,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让我们来一起读读他说的这句话:“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三、课堂小练笔:请用“落花生,我

14、想对你说”为开头,写一段话。结束语:同学们谈的非常好,老师希望你们都能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我们的祖国做出贡献!c你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请说一说。(送报人,农民,清洁工,修理工各种工作岗位上的普通劳动者,他们不图名利,默默奉献)d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四、分清课文的主次1按课文叙述的顺序填空,再说说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种花生( )( )( )2思考: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师总结:课文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收获节上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课文在讲述的时候主次分明,把次要内容写得比较简略,把主要内容写得比较详细。正是由于围绕主要意思主次分明,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今后我们在读文章或写文章的时候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五、升华中心,深化认识。这篇课文的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同学们看,这些是生活中我们常见的事物,你知道他们蕴含着什么品质吗?用上借物喻人的写法,试着选择一件事物来写一写。板书设计 15 落 花 生(借物喻人)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议花生(对比)人要做有用的人练习检测第一课时一、读拼音写汉字。knx x wn tmi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