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江苏省年科技创新资料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961212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7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管理)江苏省年科技创新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创新管理)江苏省年科技创新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创新管理)江苏省年科技创新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创新管理)江苏省年科技创新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创新管理)江苏省年科技创新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管理)江苏省年科技创新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管理)江苏省年科技创新资料(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肖泉:记者朋友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为了大力推进我省的科技创新工作,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意见。今天,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这个文件进行解读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省长助理、省科技厅厅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南平先生,省科技厅副厅长夏冰先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戴跃强先生,省教育厅副厅长殷翔文先生,省财政厅副厅长江建平先生。另外,还邀请了省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处的负责同志。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有两方面内容:首先请省科技厅夏冰副厅长作简要发布。接下来,请记者朋友们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下面,请夏冰副厅长作新闻发布。

2、夏冰: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上午好!感谢记者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江苏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受徐南平省长助理的委托,下面我代表省科技厅,就江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的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一介绍。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创新,坚持把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全国率先提出了科技兴省战略,并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为科教兴省战略。进入新世纪,又率先作出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大战略部署,并将创新驱动战略作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今年五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

3、程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十二五”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科技创新工程进行全面部署。意见共29条,分别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推进重大技术研发和突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园区、加强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创新、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构建科技创新工作新格局、加大知识产权工作力度、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意见提出,“十二五”期间,要紧紧围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建设创新型省份,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发展创新型经济为主攻方向,以科教和人才为

4、重要支撑,着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产业技术创新和社会发展创新,着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创新型企业,着力完善有利于科技进步与创新的体制机制,着力构建富有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大幅度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到2015年,力争实现全社会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三个“翻一番”,发明专利授权总量、创业投资规模、科技企业总数三个“翻两番”,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5%,人力资本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5%以上,百亿元GDP专利授权数达400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以上,在全国率先

5、建成创新型省份,为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围绕贯彻落实意见精神,省政府和省有关部门陆续召开了企业科技创新、高校科技创新、文化科技创新及部门工作布置会,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工程的实施。省科技厅作为推进科技创新工程的主要责任部门,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召开了全省科技局长工作会议,进一步凝聚力量,凝练思路,把科技创新工程的工作抓手概括为“一个制度、两个支撑、三个体系、四个落脚点”,确保省委省政府的决策落到实处,每年都有新进展,五年实现大突破。“一个制度”,就是把制度创新和政策突破作为科技工作的第一抓手,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动力机制

6、。一是强化科技创新的知识产权导向,加速知识产权的资产化、资本化,建立健全专利行政执法体系,形成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的动力机制。二是更加注重运用普惠制的政策支持企业创新,在科技政策落实上推行“三个挂钩”:将政策落实与企业申报项目挂钩,将政策落实与厅市会商挂钩,将政策落实与工作考核挂钩,力争“十二五”期间科技税收减免额实现“翻一番”,达到240亿元,形成激发企业创新的动力机制。三是建立完善市县党政领导干部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加强市县科技工作考核,形成促进政府抓创新的动力和压力机制。“两个支撑”,就是以科技投入和科技人才为支撑,夯实创新发展的基础。一是坚持以高强度投入支撑高水平创新。加大财政直接投入,确

7、保财政性科技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逐年提高,通过财政投入引导企业主体性投入持续增长,社会多元化投入大幅度增长,力争“十二五”末,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1700亿元,占GDP的比例达2.5%。二是坚持以高素质人才引领创新型省份建设。认真实施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计划、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计划等人才计划,大力引进海外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紧缺人才,到2015年,引进和建设100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创新团队、2000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发挥科技部门的综合优势,加快人才、项目、基地和服务的“四位一体”联动,支持建设企业科学家工作室、院士工作站等人才平台,组织科技企业家和企业技术负责人培训,为人才发挥作用创造更好条

8、件和更优环境。“三大体系”,就是以构建富有竞争力的产学研结合体系、科技投融资体系、科技服务体系为重点,全面优化资源配置格局。一是深化产学研结合体系,重点推动“三个进入”,吸引国家科研力量进入地方经济建设,加强与中科院、工程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重点科教单位的战略合作;支持高校知识资源进入市场化开发,大力发展技术转移中心、成果转化中心等服务载体,组建一批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企业研究院;促进企业应用导向进入高校早期研发,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开展前瞻性研究,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向前端和高端延伸。二是健全科技投融资体系,重点发展创业投资和天使投资,推动建立政府引导资金和社会资本共同支持种子期、初创期企

9、业成长的联动机制。加快发展科技支行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为具有高成长潜力的中小创新型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三是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做大做强“研发设计、创业服务、成果转化转移、科技咨询”四大业务,扶持发展一批信誉度高、服务功能突出、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亿元级科技服务业龙头,规划建设省级科技服务业示范区和示范城市,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产业集聚、科技服务企业集中和科技服务功能集成,力争到2015年,科技服务业总收入超过1000亿元。“四个落脚点”,就是以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落脚点,按照“主体是企业、方向在产业、重心下基层、服务于民生”的要求,大幅提高科技创新的产出份额,在更高水平上推动科技创新工作再上新的更

10、大台阶。一是坚持主体是企业,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通过平台向企业集中、人才向企业集聚、政策向企业集成,构建以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型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为骨干的企业创新梯队。重点打造10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型领军企业,着力推动1000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好的高成长性科技型中小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并加快上市,力争按新标准培育认定10000家高新技术企业。二是坚持方向在产业,以高端化为主攻方向,加强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端领域部署,加强面向优势产业的高端技术突破,加强面向现代服务业的高端环节升级,加快构建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打

11、响“江苏创造”的品牌。三是坚持重心下基层,以苏南创新提升、苏中创新跨越、苏北创新突破为目标,加强分类指导,加快建设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沿海科技走廊,支持苏北高新园区和特色创新基地提档升级,打造一批特色鲜明、氛围浓厚、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创新区域。四是坚持服务于民生,加强农业技术集成与创新示范,推动科技资源和成果向“三农”倾斜。围绕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人口健康、公共安全、绿色建筑、智能交通等重点,实施10大民生科技示范工程,不断提高科技对改善民生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全省各地高度重视贯彻落实意见精神,纷纷召开动员大会,确定工作目标,落实重点任务,加大考核力度,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工程的实施。在全省上下

12、的共同努力下,科技创新工程进展情况良好,呈现出六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专利产出实现翻番。今年上半年,全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企业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发明专利申请量五项指标分别达到141769件、78877件、75034件、47459件、30323件,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其中,全省专利申请总量增长95.7%,高于全国增幅44个百分点;企业专利申请量增长107.4%;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86.3%。二是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上半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87家,全省3580家高新技术企业,以占全省6.3%的数量实现了全省近20%的产值,户均产值达到3.9亿元,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1倍;新产品产值率达1

13、6.8%,是规模以上工业的近2倍。企业专利申请占全省的份额达53%,专利授权达60%。三是高新技术产业结构呈现“三个提高”态势。上半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8110亿元,同比增长30.6%,比工业高3.25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4.5%。表现出“三个提高”的良好态势:一是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型环保装备等新兴产业实现产值占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高1.7个百分点,达45.2%;二是苏中苏北地区产值占全省的比重提高1.3个百分点,达到32.6%,其中苏北地区占全省比重提升至10.2%,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三是内资企业贡献提高,实现产值占比提高0.4个百分点,达47.3%,出口同

14、比增长41.85%。内资企业成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主体,投资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额的2/3,增长46%。四是高新园区建设取得新突破。江阴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全省国家级高新区达8家。批准设立常熟高新区、吴江高新区(筹)2家省级高新区,全省省级以上高新园区达18家,上半年实现产值14784亿元,同比增长27%;园区企业效益大幅提升,实现利税1462亿元,同比增长30%,产值利税率达10%,比去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五是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深化。与中科院和清华大学签署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中科院连云港能源动力中心、中科院南通海洋所等一批重大产学研载体建设加快,浙江大学苏州研究院、中科院常州科学

15、与艺术融合中心等30多个平台合作项目相继启动。实施省内外科教资源苏北集聚计划,引导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11所高校院所到苏北建设分支研究机构17个。950多家省内外高校院所与我省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进一步拓展国际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全省外资研发机构总数达4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设立的研发机构60家,74家是外资企业全球或亚太地区研发中心,55%的外资研发机构与江苏高校院所、企业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六是科技与金融结合更加活跃。全省批准设立28家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已开业10家;批准设立18家科技支行,已开业15家,是目前国内最多的省份。无锡和苏州高新区被列为国家科技保险试点,实现保费收

16、入1.6亿元,为企业提供了700多亿元的风险保障。今年上半年全省新上市企业25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0家,首发募集资金164.5亿元;全省累计在国内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115家,占全省上市企业的59%;承担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企业累计有66家在国内上市,20家在境外上市。记者朋友们,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是深入贯彻胡总书记“六个注重”新要求,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的重大举措。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和有关部门紧密配合,确保科技创新工程每年都有新进展、五年实现大突破,努力使江苏成为创新体系富有特色、创新主体充满活力、创新机制健全高效、创新人才高度集聚的地区,在全国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谢谢大家!主持人:谢谢夏厅长,下面,请记者朋友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记者:我是新华日报的记者,请问一下上半年我们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态势如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