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教程教学案例-第四章

上传人:当*** 文档编号:119945739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教程教学案例-第四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政治经济学教程教学案例-第四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政治经济学教程教学案例-第四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教程教学案例-第四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教程教学案例-第四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治经济学教程教学案例-第四章一、教学案例3案例一:资本的产生和形成3案例二:剩余价值的产生3案例三:工资指导价4案例四:工资集体协商4二、教学素材5(一)书籍资料5、资本论5、当前剥削理论与现实评析5、论剩余价值理论的学术价值及其发展依据5、论资本与劳动雇佣状态的决定因素5、当代国外经济学家剩余价值理论评述5(二)视频资料5、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5、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53、两节交易时段 决定剩余价值54、十步榨干苹果iPad剩余价值5(三)相关试题6(四)电子课本61、改革开放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巨大创新62、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劳资伦理6三、知识结构图7一、教学案例案例一:资本的产

2、生和形成 一个人收入受许多因素影响,如个人关于消费或儲蓄、学习与工作或闲暇、收入稳定或较高预期之间的选择;个人关于是否愿意损人利己或帮助他人的选择;天生禀赋、遗产、家庭教育等;机遇、偶然因素或运气;其他因素,诸如关系、权力限制等。由于多种因素(合法的不合法的,合理的不合理的)影响,不同人的收入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收入水平不同,再加上人们对消费和储蓄的态度不同,必然影响人们手中积累的资本量的巨大差异。虽然说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费,但是没有储蓄就没有投资;没有投资就没有经济发展。尤其对我国这样发展中国家,投资的重要性,更不能低估。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一些居民由于手中积累了大

3、量的货币财富,因此成为资本家。从其货币财富的来源看,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一些人通过自身劳动能力与智力的超常发挥。在合乎社会市场经济规范的条件下,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取得了大量的超过他人的收入量,这些收入资本化后就变成了资本家。二是一些人通过占有优越的自然条件,或社会条件,垄断性地取得大量的超过他人的收入,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而成为了资本家。三是一些人通过社会不允许的欺诈手段、阴谋盘算、偷税漏税、短斤少两和巧取豪夺等不道德、不仁义的手段,占有或是剥夺了他人的财产而成为巨富的资本家。 思考题:1、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民营资本家是如何形成的,他们的经营活动是否存在剥削? 2、 如何理

4、解货币向资本转化的过程。案例二:剩余价值的产生 资本家是资本所有人,他开办工厂,使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结合起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生产出适合于市场需要的产品,通过产品的销售获取销售收入,从销售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收入,向土地所有者支付地租,向劳动力所有者支付工资,即劳动力价值,向借贷资本家支付利息,从而使作为剩余索取权的拥有者的资本家获得巨大的剩余价值或利润。剩余价值作为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凝结着雇佣劳动者的大量的无偿劳动,即剩余劳动,从而实现了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剩余劳动是生产剩余产品的劳动,是工人在剩余动时间支付的劳动,它产生于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劳动者生产的劳动产品除了维持个人

5、生存外还有剩余的情况下。剩余劳动的产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有了剩余劳动社会才有可能不断扩大物质资料生产的规模,也才有可能把一部分劳动投入其他部门,发展科学、文化、艺术事业,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剩余劳动的产生也反映了对工人的残酷剥削。1936年,天津东亚纺织有限公司,纺织工人的平均工资每天0。4元,工人每天劳动12小时,可生产毛线12磅,每磅售价2元。生产12磅毛线耗费原材料价值为19。2元,工具设备磨损2。4元。工人一天生产出的商品包含多少价值,其中转移的旧价值是多少,新价值和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的,工人一天内创造多少新价值,其中多少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率为多少。 思考题:1、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的。

6、2、剩余价值率及其实质。案例三:工资指导价梁晓声的一书非常畅销,也引起了不少争议。他在书中痛斥了“新富”他的种种行为。他绘声绘色地讲到,有一家生产出口花被的私人企业,每条花被出口价150元人民币。而小劳板付给工人的工资每月仅有150元。小劳板所在的地方,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村的收入也远远低于每月150元的水平,因此会有大量农村少女来此找份工作,而做花被是一种极为简单的工作,是任何普通人都能从事的劳动。当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时,想从事这种简单劳动的人是很多的,这就是说,劳动力的供给是很大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主为了获取丰厚的利润,尽量压低工人的工资,以降低成本。以低工资雇佣劳动是发展中国家

7、企业主利润的主要来源。这样千成了工人工资极为低下,生活贫困,以及社会两极分化,贫富悬殊,甚至社会动荡。为了禁止企业主压低工人工资的现象,一些地方先后出台了一些工资指导价。以对劳动工资进行宏观调控,保证社会稳定。南昌市,2001年2月18日正式发布了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其包括经理、技术人员和工人等38种通用工种的劳动力价格。劳动部门是在调查了200多家企业,118个工种和10万在岗职工工资情况以后,制定出此工资指导价的。这种指导价分别列出了各类工资的高、中、低三个档次不同的工资标准。由求职者与用工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商定。 思考题:1、工资指导价有无存在的必然性?2、工资指导价是否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8、的要求。案例四:工资集体协商工资是由工人和企业之间的劳动协议决定的。工人和企业签订的工资合约决定了工人的名义工资水平,而且,双方都同意在合约期限内,工资水平是固定的,不随市场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动而变动。工人和企业都同意接受这种在一定时期内固定名义工资的作法是因为这样作对双方都有利。工人希望自己的工资和收入水平稳定,不希望在劳动力供大于求时,工资水平下降,为此他们就得放弃在劳动力供小于求时,提高工资的机会。企业希望自己生产成本稳定,而工资是成本的主要部分。如果劳动力市场供小于求,工资上升,就会增加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为此他们就不得不放弃在劳动力供大于求时降低工资的机会。这样合约中规定的工资在合约期

9、内并不随劳动供求变动而变动,只有在合约期满签订合约时,新合约中的工资水平才会反映当时劳动力市场供求的状况。2000年11月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依据这个办法,在签订新合约时,在自己该拿多少钱的问题上,职工有了发言权。企业和工人可以通过协商的办法,确定在新合约期中,工人的工资水平。此办法适用于国内所有的企业,涵盖所有劳动者,并且劳资双方原则上每年协商一次。在此之前,为解决日益突发的劳资矛盾,许多企业就已经推行了工资协商办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思考题:1、协商工资有何优点?2、协商工资是否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二、教学素材(一)书籍资料、资本论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1972年作者:马克思 恩格斯、当前剥削理论与现实评析出版社: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出版时间:2003年第5期作者:程恩富、汪桂进、论剩余价值理论的学术价值及其发展依据出版社:经济研究 出版时间:2002年第6期,作者:王振中、裴小革、论资本与劳动雇佣状态的决定因素出版社:海派经济学,作者:朱富强,出版时间:2003年第3辑、当代国外经济学家剩余价值理论评述出版社:经济研究出版时间:2001年第9期作者:裴小革(二)视频资料、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http:/ http:/ 决定剩余价值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