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专升本语文06_11真题与预测题含答案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9921982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119 大小:3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专升本语文06_11真题与预测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陕西专升本语文06_11真题与预测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陕西专升本语文06_11真题与预测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陕西专升本语文06_11真题与预测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陕西专升本语文06_11真题与预测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专升本语文06_11真题与预测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专升本语文06_11真题与预测题含答案(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格式,陕西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招生考试大学语文科说明. 考试范围本说明根据我省普通高校在校专科生所开大学语文课程的情况和各普通高校所使用的相关教材的特点,本着简明、求是的要求编写,所列的考试内容均在此次考试范围之内。. 考试要求大学语文科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评价、表达应用五种能力。1识记 指识别和记忆。2理解 指认知领会并能作出正确解释。3分析综合 指运用所学语文知识对文章能够分析和归纳整理。4评价 指对阅读材料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能够作出正确的评价。5表达应用 指书面语言的表达应用。. 考试内容一、语言知识1识记文言作品的常见实词,主要识别古今意义有所区别的词语,应特别注

2、意在现代汉语中仍具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和成语。2识记常见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辨识同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和作用。重点掌握“之、其、者、所、以、于、而、则、焉、乃”等文言虚词。3对于文言句式,主要认知常见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用、宾语前置,判断句和被动句。4理解古今作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比拟、夸张、对偶、借代、用典、反诘、反语等。二、文学知识1识记作家作品,包括作者姓名、笔名、所处时代、思想倾向、文学主张、创作风格、所属文学流派及团体、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作品集名称。2认知领会古代诗文常见文体分类。散文如语录体、纪传

3、体、书信体、史论体、游记体、寓言体;古诗如楚辞、乐府、歌行、律诗、绝句、词、曲、赋等。3认知理解四种文体知识的具体内容:(1) 论说文论说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论证方法: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对比法和类比法)。驳论方法: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2) 记叙文记叙文的概念及范畴。叙述概念、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分叙)。描写的概念、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以及描写必须注意的三个方面。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通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说理等方式抒情)以及抒情的三条基本原则。(3) 诗词曲赋

4、诗歌的共同特点。中国古代诗歌的具体分类、主要特征,词在形式上不同于古代格律诗的主要特点,散曲不同于词的主要特点。掌握铺叙、白描、比兴、用典、动静结合、叠字等表现手法。(4) 小说 小说是一种散文体的叙事文学形式。 构成小说世界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小说文体的三大基本特点。三、课文阅读分析1记忆教材规定背诵的篇目以及名言和名句。2识记每篇课文作者及其所属时代或国别;识记每篇课文所属文体类别及其主要文体特征。3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旨,认识其思想意义。如论说文的中心论点、记叙文的中心思想、诗词的基本思想感情、小说的主题思想等。4分析课文的结构特点,能正确划分课文的段落层次,并归纳其大意。5理解

5、并评价课文的主要创作特色,对各种文体常用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如对比、烘托、铺垫、暗示、比兴、象征、白描、夹叙夹议、托物言志等,联系课文作简要分析。6识别和理解课文中常见的修辞格,如比喻、比拟(拟人或拟物)、夸张、对偶、排比、用典、反语、反诘、设问、借代、反复、层递等,并能联系课文语境说明其修辞作用。7熟记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富于表现力的精彩词句,分析其含义和在课文中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四、作文作文是对考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核,同时也是对其思想修养、语文水平、知识积累等综合能力的全面测试。作文考试的基本要求是:思想内容正确、中心明确、条理清晰、结构完整、标点正确、书写整洁、字体及行款格式合乎规范。文

6、体以议论文为主。.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1.闭卷、笔试。2.试题共有59道题,满分为150分,考试限定用时为150分钟。3.试卷采用分卷形式,分卷包括试题和答题纸两部分,考生必须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的答案无效。二、试题题型、题量、赋分如下:1.单项选择题 20题20分2.填空题 12题12分3.词语解释题 12题12分4.判断题 10题10分5.简析题 4题36分6.作文 1题60分三、试题内容大略比例1.语言文学知识 约36%2.阅读分析 约24%3.作文 约40%陕西省专升本历年样题与真题2006年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专升本招生考试大学语文(样题)注意事项:1 全卷共

7、5 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 试卷采用分卷形式,分卷包括试题和答题纸两部分。3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4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答题,铅笔和红色笔答题均无效。一、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6分)1寡人之与国也主要阐述了孟子的( )A.民本思想 B.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C.王道思想 D.广纳人才的主张2曾经激烈批判“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黑暗现实的先秦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庄子3李广一生未得封侯的原因是( ) A.“不遇时” B.朝廷黑暗无道 C.“数奇” D.

8、“杀已降”4“郑伯克段于鄢”这句话出自( ) A.春秋 B.尚书 C.论语 D.战国策5种树郭橐驼传的文体是( ) A.人物传记 B.纪事散文 C.寓言故事 D.寓言性传记文6.在我国近代文学史上最早高度评价和极力提倡小说创作的人是( ) A. 康有为 B.黄遵宪 C.梁启超 D.章炳麟7诗经的句式是( )A.以四言为主 B.以五言为主 C.以七言为主 D.以杂言为主8屈原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发展的新的诗歌样式是( ) A.四言体 B.乐府诗 C.楚辞 D.歌行体9山居秋暝的风格特点是( ) A.浪漫飘逸 B.清新淡雅 C.沉郁顿挫 D.豪迈奔放10.下列作品中,通体对仗的七言律诗是(

9、)A.杜甫登高 B.王维山居秋暝 C.李商隐无题 D.王昌龄从军行11.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戴望舒属于( )A.鸳鸯蝴蝶派 B.创造社 C.现代派 D.新月派12.小说苦恼中车夫姚纳的真正苦恼在于( )A.儿子死了 B.年老多病 C.生活艰难 D.苦恼无处诉说13.巴金爱尔克的灯光一文的中心思想是( )A.悼念亡姐 B.埋怨祖父糊涂 C.怀念青少年生活 D.否定封建家庭封建礼教14.“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个论点针对的是( ) A.反动派所颂扬的“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 B.动荡不安的时局 C.提倡复古倒退的反动逆流 D.老百姓的愚昧落后15.“史鉴使人明智;

10、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变。学问变化气质。”这段文字用的是( )A.归纳论证 B.演绎论证 C.类比论证 D.对比论证 16.号“莲蓬居士”的作者是( )A.李清照 B.李白 C.李商隐 D.李煜二、 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8分)17.孔子认为季氏不应该伐颛臾的理由是( )A.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B.是社稷之臣 C.固而近于费 D.后世必为子孙忧 E.且在邦域之中矣18.下列著作属于朱光潜所著的是( )A. 诗论 B. 悲剧心理学 C. 西方美学史 D. 谈文学 E.

11、文艺心理学19.张中丞传后叙中叙写的主要英雄人物有( )A.雷万春 B.张巡 C.南霁云 D.于嵩 E.许远20.在下列语句中,出自苏轼作品的有( )A.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B.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C.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D.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E.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21.捡麦穗开头部分的作用包括( )A.先声夺人 B.内容的涵盖 C.气氛的制造 D.感情的对比 E.开门见山 22.构成完整的小说世界的三要素是( )A.场面 B.人物 C.情节 D.环境 E.故事23.李斯在谏逐客书中所举“皆以客之功”的秦君有( )A.秦昭王 B.秦惠王 C.秦王嬴

12、政 D.秦孝公 E.秦穆公 24.长亭送别是西厢记中的精彩部分,有巨大的艺术魅力。这体现在( )A.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B.修辞手法多样 C.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D.语言雅俗相济 E.场面宏阔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8分)25. 曹操短歌行:“_,天下归心。”26. 辛弃疾摸鱼儿:“春且住!见说到、_。”27.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_,愁云惨淡万里凝。”28. 李白行路难:“欲渡黄河冰塞川,_。”29. 韩愈答李翊书说:“根之茂者其实遂,_。”30.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说:“_,而智勇多困于所溺。”31.杜陵叟:“典桑卖地纳官租,_。”32. 王昌龄从军行:“_,不破楼兰终不还。”四、词语解释题(每小题1分,共10分)33. 岁亦无恙也?恙:34. 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陈:35.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穷:36. 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少:37. 长者闻此,得无厌其为迂乎?得无:38.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东面: 39. 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俦:40. 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恁:41. 庙前的乌龙潭一泓清水依然如昔,可是潭后那座戏台却坍塌了,一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