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收入与分配单元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19916343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收入与分配单元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专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收入与分配单元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专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收入与分配单元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专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收入与分配单元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专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收入与分配单元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收入与分配单元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收入与分配单元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检测(三)收入与分配一、单项选择题1某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技术员王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分红得3 000元,他还将自己的专利技术投入公司入股,年终又获得17 000元,全年他共得工资36 000元,岗位津贴960元,奖金12 800元。在王某一年的所得中,属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别是()A29 760元17 000元B49 760元20 000元C48 800元20 000元 D44 260元3 000元解析:选B按劳分配的收入应该是在公有制经济前提下的工资、奖金、津贴等收入,应该是36 00012 80096049 760(元),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是3 00017 000

2、20 000(元)。答案选B项。2为解决国有企业在布局结构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甘肃省选择部分符合条件的省属国有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员工持股主要采取增资扩股、出资新股等方式,员工有“真金白银”投入,企业增加资本金规模。让国有企业员工持股()是通过实现股权多元化打造独立的市场经营主体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推动不同所有制经济与较高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是优化资本布局,增强国有经济整体功能和效率的重要举措是鼓励不同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缩小收入差距的内在要求A B C D解析:选C说法明显错误,同较高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是国有经济,而不是不同所有制经济,不同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会拉大收入

3、差距;正确。3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可推动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对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发挥了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激励作用保障了科研人员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A BC D解析:选B“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充分发挥了收入分配政策中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有利于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推动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正确;“重大变革”说法错误,排除;夸大了科研人员在社会发展中

4、的地位,不选。4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全社会收入差距逐渐缩小,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断扩大,但迈向“橄榄型”分配结构仍有发力空间。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关键是让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释放消费红利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平均化的具体措施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A B C D解析:选A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而不是平均化,排除;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排除,正确且符合题意。52018年,某省为加快解决民生问题,尽早补齐社会保障短板,加紧编织一张覆盖全省人口的

5、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上述做法的影响路径,正确的是()A扩大社会保障范围抑制通货膨胀提高货币购买力改善人民生活B扩大社会保障范围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C扩大社会保障范围调节过高收入抑制盲目消费稳定物价D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发展生产解析:选B扩大社会保障范围,能够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B项正确且符合题意;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并不能抑制通货膨胀,也不能调节过高收入和增加社会总供给,A、C、D三项错误。6如图所示,有利于实现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的措施有()改革税制增加社会各阶层收入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提高初次分配中劳

6、动报酬的比重逐步增加社会公共物品的供给ABC D解析:选B图中“橄榄型”社会结构的构建,一定意义上就是要求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实现社会公平,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7亚当斯密说过:“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并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这句话强调的是()A在收入分配中要防止出现两极分化B提高经济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C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D分配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解析:选C亚当斯密的话强调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性,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的稳定,C项符

7、合题意。A项不是材料强调的内容,不选;B项强调效率,与题意不符;D项本身错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8五年来,我国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240元提高到450元,大病保险制度基本建立,已有1 700多万人次受益。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完善,近6 000万低保人员和特困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这表明()我国不断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我国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我国不断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增强人民获得感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A BC D解析:选D材料与理顺企业与个人的分配关系无关,不选;材料体现的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8、,并没有表明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长同步,不选;提高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不断完善救助制度等,表明我国不断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增强人民获得感,也表明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正确。9未来几年我国财政收入将由高速增长转向中低速增长,财政支出会呈刚性增长,财政管理要求更规范科学。这种“财政新常态”意味着在保证财政收支大致平衡的前提下,适度增加财政赤字规模。下列政策不会导致财政赤字增加的是()A扩大营业税改增值税为重点的结构性减税政策适用范围B清理、规范、取消多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C加大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政府投资力度D盘活政府部门资金存量,提高财政资金运转效率解析:选

9、D扩大营业税改增值税为重点的结构性减税政策适用范围会减少财政收入,可能会导致财政赤字的增加,排除A项;清理、规范、取消多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会减少财政收入,可能增加财政赤字,排除B项;加大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政府投资力度会增加财政支出,排除C项。故本题答案选D项。10“相机调控”是为应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在区间调控基础上,政府要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灵活机动地决定和选择当前究竟应采取哪一种或哪几种政策措施,注重“预调、微调”。下列符合相机调控这一政策取向的举措是()保持适度流动性,优化信贷结构增加财政结余款,壮大财政实力实行结构性减税,稳增长调结构提高存贷款利率,加

10、速货币回笼A BC D解析:选B说法错误,财政结余过多,意味着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分,所以排除;“相机调控”是为应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而采取的措施,提高存贷款利率,加速货币回笼,不利于刺激经济增长,故排除;正确且符合题意。11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的环境保护税法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对超标、超总量排放污染物的,加倍征收环保税;对依照环境保护税法规定征收环保税的,则不再征收排污费。这表明()A税收的征收标准具有不固定性B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保障C税收是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D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具有强制性解析:选B税收具有固定性,A项说法错误;环境保护税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对征收环保税作

11、了法律规定,说明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保障,B项符合题意; 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12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税免征额由3 500元提高到5 000元。还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费用扣除。此措施的传导效应是()增强宏观调控能力发展公共服务共享发展成果减少国家税收收入增强市场流动性促进经济发展壮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贫富差距提高劳动者积极性降低居民个人税负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拉动社会需求A BC D解析:选B该做法未必会增强宏观调控能

12、力,不选;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等专项费用扣除不一定会导致国家税收收入的减少,错误;通过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等专项费用扣除等,可以壮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贫富差距,提高劳动者积极性,也可以降低居民个人税负,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从而拉动社会需求,正确。二、简析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最引人关注。未来经济政策方面会更加注重收入分配问题、环境问题等,这些是从量到质的巨变,也是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要求。收入分配是不平

13、衡产生的原因之一,未来将更加注重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收入差距过大造成的矛盾。结合材料,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知识,分析如何解决收入分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解析:解答本题可从根本途径;制度保证;增加居民收入,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政府履行再分配职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等方面展开分析。答案:(1)根本上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增加居民收入

14、,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4)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5)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14材料一2018年7月16日,江苏省政府一般债券(五期)发行结束,7月18日起可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本期债券为1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式国债(地方政府债),发行价格每张100元,票面利率3.93%,每半年支付债券利息一次,2028年7月16日到期还本并支付

15、最后一期利息。如今政府债券在债券市场里依然很吃香,很多老百姓宁愿不要高收益的其他理财产品而购买政府债券。材料二近年来,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问题越来越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对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既要有效控制债务增量,又要合理有序化解债务存量风险,这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无疑是个艰巨的挑战,同时也是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在对隐性债务保持高压、严控风险、堵住“后门”的同时,也在大开“前门”。支持地方政府合法合规举债融资,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的支持。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该政府债券单张半年获得的利息,并指出政府债券受到老百姓青睐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