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重庆市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A卷)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9914560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重庆市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4年重庆市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4年重庆市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4年重庆市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A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4年重庆市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A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重庆市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A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重庆市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A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机密】2014年6月13日16:00前重庆市2014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历史试卷(A卷)(开卷本卷共五个大题,满分50分,与思想品德学科共用9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按答题卡的要求作答。1.隋朝大运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被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观。它分为四段,最北面的一段是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2.右图所示为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

2、“形似纺车,四周缚以竹筒,依靠水力旋转,转动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昼夜不息,并能把低水引用到高地灌溉”。它的主要用途是A.交通运输B.纸张印刷C.农业生产D.陶器制作3.“开元年间,左右藏库,财物山积,不可任数。四方丰稔,百姓殷富。”材料直接反映了唐朝开元年间A.政治清明B.经济繁荣C.民族团结D.文化昌盛4.下列历史人物与相关史实的搭配,正确的是A.唐太宗-任用姚崇、宋璟为相B.唐玄宗-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C.玄奘-到天竺学习佛经D.毕昇-编著本草纲目5.唐代众多诗人慕名三峡,在重庆地区留下了篇篇佳作。“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郞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这首家喻户晓的名篇出自

3、于A.白居易B.李商隐C.陈子昂D.刘禹锡6.宋代重庆地区社会安定,农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其重要标志是A.梯田的大量修建B.小麦的大量种植C.农村集镇的大批涌现D.蔬菜的大面积种植 7.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它反映了明代医学的发展状况 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 手工业简单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 航海业的发展盛况A.B.C.D.8.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朝前期统治者加强对该地区治理的史实包括册封达赖和班禅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设置驻藏大臣 设置伊犁将军A.B.C.D. 9.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以新青年为主阵地B.高兴民主和科学的旗帜C.为传播马

4、克思主义创造了条件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10.重庆是抗战时期全国的金融中心。下列图片所示,汇集重庆金融业、有华尔街之称的是 A B C D 11.下列反殖民反侵略斗争,按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印度民族起义 雅克萨之战 萨拉托加大捷 郑成功收复台湾A.B.C.D.12.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下组图片,该组图片信息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五四”学生示威流行 开国大典 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A.民族复兴之路B.民主革命之路C.社会主义道路D.改革开放之路13.据统计,“1979年至182年,深圳工业生产值每年平均递增81%1983年,深圳全市总产值完成了7.2亿元,比1979年增长了11倍。

5、”导致深圳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经济特区的建立C.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D.国有企业的改革14.我国已进入汽车消费的时代。追溯历史,为汽车的发明作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A.莱特兄弟B.爱迪生C.卡尔本茨D.史蒂芬孙15.揭示历史事物的内存联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历史事件或现象之间没有因果联系的是A.罗伯斯庇尔执政-法国大革命走向高潮B.1861俄国年改革-废除黑人奴隶制C.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的胜利D.慕尼黑协定-绥靖政策发展到顶点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唐朝科举考试科目已分常科和制举两类。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

6、进士、明法、明字等50多种,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为重要。科举制推动了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它促使一些读书人平时注意加强对古诗、律诗、词赋、散文、小说的写作训练,认真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唐玄宗时,诗赋定为科举的必试项目。唐诗名家辈出,流传至今的作品有近五万首,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观。科举考试还专设“书学”一科,以书取士,使朝野上下莫不笃重书法,趋之若鹜。贞观、开元之治,经济繁荣,国威远扬,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更把书法艺术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唐代书法成就以楷书最为突出,对后世影响极大。唐代书法家更是不计其数,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和怀素等。-摘编自中华文明史讲义以下表述是

7、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16.唐朝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设置的科目众多。17.唐朝时期文学领域只有诗歌得到了发展。18.杜甫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19.在唐代,楷书成就最为突出,书法名家人才辈出。20.唐朝的文化发展与该时期政治经济因素关系密切。三、填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3分,第22题2分,共5分。21.(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地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3分)A.1935年1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召开的地点

8、:遵义B.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的地点:吴起镇(2)据图指出红一方面军长征行程有何特点?(1分)22.(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2分)A:北方军队大败南方叛军的地点:葛底斯堡B:北方军队攻克南方叛军老巢:里士满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3题6分,第24题7分,共13分。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明初,由于明成祖朱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

9、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又称南洋)、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摘自王介南著中外文化交流史材料二 英国想当世界霸主,做的是海洋文章。在其海洋称霸的3个世纪中,英国获得了遍及全球的海外殖民地,面积比它本土大150倍。这大大扩充了海外贸易,由此也刺激了英国本土的经济发展引导了英国先于欧洲任何国家的工业革命。大英帝国崛起了,英国骄傲地称自己是“日不落帝国”。 -摘编自张炜大国之道船舰与海权材料三 中国历史上曾经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没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国的记录。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摘自201

10、4年3月28日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发表的演讲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郑和下西洋具有哪些特点?(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促使英国的重要因素。(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郑和下西洋与近代英国海上活动的性质有何不同。(2分)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办洋务的过程中,洋务派举办新式教育事业,洋务派首先感到的是急需翻译人才,1862年,成立京师同文馆,招收满族学生入馆学习,除学习外文外,还学习汉文。以后又陆续设立了一批以学习外国语言文字为主的学校。为了适应近代化工业的需要,洋务派举办了以学习外国科学技术为主的各类学堂。洋务派还开办了以建设新式海陆军服务的各类军事学校。-摘编自郑

11、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材料二 文明开化是明治政府推行的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文化科学、生活方式等,借以改造日本封建文化,建立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的文化运动。教育改革在文明开化运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培养建设资本主义新国家所需要的政治家、科技人才、产业工人和军人,新政府效法西方国家建立了包括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实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近代学校体系,并努力在全民范围内普及初等教育。-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归纳洋务派举办新式学校的特点,并指出其直接目的。(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日本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所取得的成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包括教育改革在内的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政

12、治前提是什么?。(2分)(3)综合,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进程中有什么相同点?(2分)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25.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世界人民共同面临法西斯的侵略,热爱和平的世界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展开了一场世界反法西斯的伟大斗争。请回答:(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出现。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的具体表现是什么?举出1940年八路军抗击日寇取得胜利的一例著名战役。(2分)(2)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重庆人民积极投入抗战。请列举重庆人民在后勤保障方面为抗战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2分)(3)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建立了反法西斯同盟,其标志是什么

13、?之后,反法西斯国家为协调行动召开了多次会议,右图所示,归哪次会议期间的场景?(2分)26.从专制到民主、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进步,经历了漫长的奋斗历程。请回答:(1)1787年,制宪会议制定了美国宪法,该宪法规定美国是什么体制的国家?根据宪法,谁被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2分)(2)辛亥革命极大地推进了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请用相关史实予以说明。(2分)(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该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怎样理解其社会主义性质?(2分)重庆市2014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历史试卷(A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

14、15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ACBCDABDDBDABCB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6.A17.B18.C19.A20.A三、填图题:第21题3分,第22题2分,共5分。21.(1)上框B,下框A。(每空1分,共2分)(2)行军路线长。(1分。如答“自东向西转北上”等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可同等得分)22.上框A,下框B。(每空1分,共2分)四、材料分析题:第23题6分,第24题7分,共13分。23.(1)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航程远,到达国家和地区多(范围广)(每点1分,共2分) (2)夺取广大殖民地,开展海外贸易;(1分)进行工业革命。(1分) (3)郑和下西洋是和平的友好交往;(1分)英国近代的海上活动是殖民侵略和称霸。(1分)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