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期的社会风尚_教案1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19911898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3.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国初期的社会风尚_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民国初期的社会风尚_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民国初期的社会风尚_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国初期的社会风尚_教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国初期的社会风尚【教学目标】1知道近代以来中国人在衣、食、住、行的变化;分析理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2让学生感知中国近代社会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变化过程,要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3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学习吸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进步观和与时俱进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民国以来剪辫易服、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难点:近代交通在中国的出现及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教学过程】一、直接引入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民国初期的社会风尚。它的主要内容有:(一)剪发辫;易服饰(二)倡女权;兴女学(三)行新历;施新礼(四

2、)新交通;新文娱二、讲授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民国初期的社会风尚内容,形成初步感知。1首先,我们先来学习民国初期的社会风尚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课文从几个方面来让我们了解的呢?大家一起来学习。(1)原因:辛亥革命后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2)发展过程:禁缠足倡女权行新历施新礼改称谓废跪拜新交通 新文娱(4)意义:它意味着辛亥革命革除了根深蒂固的封建恶习,生活方式开始走向近代化。三、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讲了:1近代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在改造中国社会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改造着中国人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中国开始与世界“接轨”。2特别是在辛亥革命后,社会精神文化方面的发

3、展趋势是追求民主和科学,追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追求时尚,这正是人类历史文明发展变化的主流趋势和人类优秀文化的发展方向。【作业布置】1服饰体现了社会风尚,并打下了深刻的时代烙印。中国废除服饰分贵贱的冠服制度(见右图),并实现服饰制度根本转变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日本的什么?3鲁迅说,近代中国“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 2 - /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