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新人教版第65套).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19911733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新人教版第65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新人教版第65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新人教版第65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新人教版第65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新人教版第65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新人教版第65套).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一、语文积累与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一项是( D )(2分)A诀别(ju ) 绰号(chu ) 嫩芽(nn) 意见分歧(q)B星宿( xi) 撒谎(s ) 透彻 (ch) 絮絮叨叨(do)C憔悴(cu) 匿笑(n ) 祷告(do) 银装素裹(gu)D徘徊(hu) 脸颊(ji ) 攥着(zun)小心翼翼 (y)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 )(2分)A 瘫痪 并蒂 各得其所 翻来覆去 B、 锤打 搓捻 不求甚解 慌然大悟C、 尴尬 荫蔽 形影不离 水波粼粼 D、 烂漫 委屈 满不在乎 花团锦簇3、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确的一项是( B )

2、(2分)A、全校同学目不暇接地聆听着科学家精彩的学术报告。B、篮球比赛输了,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吸取教训,加紧训练,提高技艺。C、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D、他是个计算机专家,又会两种外国语,我们这些初学计算机的人要虚心向他求教,不耻下问。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2分)A、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充分的作用。B、专家表示,通过开通快速公交,使主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得到解决。C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谆谆教导常常浮现在我眼前。D多读书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5、对下列文学常识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A

3、.秋天的怀念作者是当代作家莫怀戚,他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B泰戈尔是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主要作品有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C冰心是现代散文家,我们本学期学习了她的散文诗荷叶 母亲。D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以语言简练,辞意隽永著称,对后代的笔记体作品影响很大。6、古诗词默写(8分)(1)、绿树村边合, 。(2)、 ,江春入旧年。(3)、 ,随风直到夜郎西。(4)、何当共剪西窗烛,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 , ” 描写莺燕报春的勃勃生机。 (6)、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请你写出含“雨”字的连续两句:“ , 。”二、综合性学习(6分)7、删改下面对联的

4、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他 (人) 8、综合性学习(4分) 倡导学生将“光盘行动”进行到底“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前不久,某校“文明餐桌”系列活动在某市率先启动。文明就餐,节约用餐,吃剩打包,低碳环保,杜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志愿者向过往行人发放宣传单和倡议书,普及餐桌文明知识,推广餐桌文明礼仪,倡导节约用餐,健康饮食。此次活动的举办方表示,这不仅是一次活动,而且应该将“光盘行动”进行到底。(1) 结合材料概括“文明餐桌”活动的内容。(2分普及餐桌文明知识,推广餐桌文明礼仪,倡导节约用餐,健康饮

5、食。 (2)作为“光盘行动”的响应者,若遇到一位就餐即将离去的中年“剩男”,你将如何劝说他把剩菜打包带走?(2分) 示例:(1)叔叔,您看桌上剩下这么多饭菜,好可惜。如果您能打包带走,既节约又环保,那多好啊!(表达得体、简明、连贯即可。) 三、阅读理解(36分)(一)、古诗词鉴赏(3分) 绝句两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9、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表达了诗人一种漂泊在外的孤独和强烈的思乡之情。 (二)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9-12题。(10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6、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不亦说乎 通悦,愉快 (2)人不知而不愠 生气,发怒 (3)吾日三省吾身 反省 (4)不逾矩 越过,超过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2阅读文中划线句,说说颜回的“贤”表现在哪里。

7、(不少于两点)(2分) 13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2分) (三)课内现代文阅读(10分) 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

8、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

9、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4、这篇文章反复写

10、“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2分) “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1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中加点的动词“扑”和“挡”为什么用得好。(2分) 表现了母亲时刻为儿子着想。细节描写使人物性格刻画鲜明,感人至深。 16、 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用横线标出来,然后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3分) 第一处:“母亲喜欢花”。母亲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母亲为儿子放弃了对生活的享受。第二处:“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痛” 补充说明母亲的病具体到了哪步田地。母亲做出的超常努力。第三处:“别人告诉我”。说明母亲心里只为儿女的幸福

11、着想,从未把自己放在心上。 17、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3分) “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 (四)课外现代文阅读(13分) 最温暖的墙 马国福玲玲是一名中学教师。她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她要经常与粉笔打交道。当粉笔灰尘雪花一样把她的世界装点得银装素裹的同时,也悄然腐蚀着她的手指。几年下来,她的右手拇指和食指结了厚厚的一层老茧。尤其是冬天,天冷的时候,她手上的老茧裂开了口子,一堂课板书下来,疼痛不已。上课前擦的润肤油,不到几分钟就被粉笔灰吸得一干二净。为了减轻疼痛,下课后她经常用热水袋捂住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