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TF16949_34统计技术与数据分析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9910908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ATF16949_34统计技术与数据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IATF16949_34统计技术与数据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IATF16949_34统计技术与数据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IATF16949_34统计技术与数据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IATF16949_34统计技术与数据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ATF16949_34统计技术与数据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ATF16949_34统计技术与数据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由谁进行? (能力/技能/知识/培训)1、 各部门文员;2、 部门其他相关人员。使用什么方式进行 (材料/设备/装置)1、计算机;2、程序软件;3、统计方法。输 入 (要求是什么?)1、各个过程的统计要求;2、顾客要求;3、各相关的数据资料。输 出 (将要交付的是什么?)1、 过程之统计趋势图形、分析报告;2、 交给顾客确认的统计资料;3、 不符合和纠正/预防状况。过 程 填写COP或过程名称统计技术及公司一级数据分析 如何做? (作业指导书/方法/程序/技术)1、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2、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3、 管理职责管理程序;4、 统计技术及数据分析管理程序;5、纠正/预防

2、及持续改进程序。使用的关键准则是什么? (测量/评估)1、 过程之绩效指标/目标完成率;2、顾客要求统计项目之完成率。过 程 分 析 工 作 表 ( 乌 龟 图 ) . 学习参考 .1.目的规定了公司内、外部信息收集、分析的方法及责任,有利于使公司能根据内外部环境和形势,制订相应的政策和措施。2.范围适用于公司各职能部门对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和管理。3.定义3.1 统计技术-用于提示产品/工作质量形成的规律的统计方法. 4.职责 4.1 公司品管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 4.2 各部门负责将与本部门业务、职能有关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和使用,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负责。5.程序内容5.1

3、统计技术管理5.1.1 常用统计技术工具 常用的统计技术有:SPC控制图(Xbay-R、X-MR等)、MSA、CP、FMEA、直方图、因果图、排列图、统计表、甘特图、折线图、柱状图、网络图等等。各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或几种统计工具。但应予以规定且核准,工作中即按规定实施。5.1.1.1柱状图:应用于某一段时间内,两种或两种以上特性在同一要求下所处的状态对比。 5.1.1.2 统计表:需要迅速取得或整理数据而设计的只需作简单检查便可搜集信息的表格。5.1.1.3 排列图:通过分类排列找出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抓住关键。5.1.1.4 因果图:针对质量问题,引用人、机、料、法、环、测等六个方面

4、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原因。5.1.1.5 控制图:在过程控制中对产品质量特性随时间变化而出现的变差进行监控的图表。5.1.1.6 直方图:用于分析工艺过程的状态,看工序是否稳定,如不稳定,推断总体质量及掌握工序能力保证质量的程度。5.1.1.7 折线图:针对某一特性,进行汇总并规律统计,查看其趋势图形,以了解其实际状况。5.1.1.8 FMEA:应用于产品质量先期策划中的失效分析。5.1.1.9 MSA:应用于对测量系统能力的分析。5.1.1.10 CP:应用于产品质量先期策划中的质量控制计划。5.1.1.11 甘特图:用于项目工作的进度日程计划安排。 5.1.2 统计技术应用领域5.

5、1.2.1各部门通过对公司一级数据的收集、整理,并加以分析,以验证各相关目标、指标的达成情况。 5.1.2.2在对有关数据和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分析时,各相关部门应采用适当的统计技术。5.1.4 统计技术的培训5.1.4.1 由人事行政部统筹,各部门主管负责对本部门应用统计技术的人员进行基本概念、统计技术理论及技能的培训,确保其能够正确使用该统计技术。具体按照人力资源控制程序执行。5.1.4.2 公司应不定时派员参加外界品质相关之研讨会,以鉴别各项统计技术的适时性,统计技术应视品质管理之发展不断提升。公司应为统计技术的灵活运用及时安排各部门相关人员参加外训或厂训,以促进有关人员正确树立统计观念及

6、掌握统计技巧。5.2 公司一级数据分析管理 5.2.1 数据的分析和统计可选用统计表、趋势图形等统计手法来表达统计结果,其选择要求以能有效表达出规律状态为目标。5.2.2 生产/工作过程中,一旦发生品质/工作连续异常、重大异常,各相关部门应立即采用相应的统计技术分析情况,以控制、整改异常情况。 5.2.3 各部门应根据本部门的职能业务, 在每个月月底(或/和季度底、年底)对相关的信息、资料收集,按适用的统计技术进行汇总并分析,以了解问题所在及是否符合要求或其它期望的效果。 5.2.3.1品管部品保课结合每年的内审结果和外审结果,及管理评审的结果,对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分析,并提出改

7、进措施。 5.2.3.2品管部品保课每年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一次汇总,分析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适宜性,对未完成的目标、指标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或提出对公司质量方针、目标进行修订的建议。 5.2.3.3品管部品检课每月一次对产品质量情况的分析,识别出主要的或重大的(生产总数3000件以上,改善项不良率要大于3)不合格,对不合格情况必须查明原因,会同相关部门制订纠正/预防措施。 5.2.3.4 技术部每月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并采取措施以杜绝或预防。5.2.3.5生产部每月一次于对生产指标的达标情况、过程产品合格率、非计划停机时间、工时利用率、员工出勤率等进行分

8、析,对未完成的目标、指标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5.2.3.6业务部每季度进行一次顾客满意度调查,并对其分析,必要时采取措施。5.2.3.7业务部每月对客诉、销售额及发展趋势信息和资料进行汇总,并分析,向相关部门反馈。5.2.3.8采购部每季度对供应商进行一次评定,并分析,必要时采取措施。5.2.3.9品管部品保课计量室每季度对量具检具、检验及试验设备装置的使用情况进行一次汇总分析,对不良情况必须查明原因,组织制订纠正/预防措施。5.2.3.10生产部保全课每月对设备运行情况、设备保养情况、设备维修情况(故障时间2H)进行汇总分析,对不良情况必须查明原因,组织制订纠正/预防措施。5.2.3.11生

9、产部生管课每月对产品交付情况进行一次汇总分析,对未完成的目标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5.2.3.12财务部每月进行一次质量成本分析,必要时组织相关部门就质量成本问题进行磋商。5.2.3.12人事行政部每季度对内部顾客满意度、培训情况等进行一次汇总分析,对未完成的目标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 5.2.4 统计分析所获得的成果应立即指导实践,返回实际当中以改进实际情况,强化薄弱环节(工序)提高产品/工作质量,必要时采取适当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依纠正/预防措施及改进管理程序办理。5.2.5 正常情况下,统计分析结果发生不符合,责任部门应于2天之内作出对策,进行整改。5.2.6 各部门的统计分析信息和资料,各

10、部门主管应予以审校,以确保其真实性和有效性。 5.2.7 各部门的统计分析具体参照5.1.2统计技术应用领域之描述执行。5.2.8具体操作参见公司一级数据分析细则5.2.9数据的分析结果应在每季度或每年与同行业竞争对手进行比较,并制定持续改进计划。6. 记录方式 6.1 各部门应根据要求保存本部门的统计信息和资料。具体依质量记录控制程序执行。7.相关文件 7.1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7.2 纠正/预防措施及改进管理程序。7.3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8. 记录表式8.1 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8.2 控制计划(CP)8.3 SPC控制图(Xbay-R、X-MR等)8.4 测量系统分析(MSA)8.5 直方图8.6 因果图8.7 排列图8.8 统计表(日报表、周报表、月报表、季度报表)8.9 折线图8.10 柱状图8.11 网络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