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知识)经济学知识重点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901357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知识)经济学知识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财务知识)经济学知识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财务知识)经济学知识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财务知识)经济学知识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财务知识)经济学知识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知识)经济学知识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知识)经济学知识重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学概论考试重点1.经济学是研究各种稀缺资源在相互竞争的用途中进行配置的一门科学。2.经济学的这个定义包含了两个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稀缺资源”和“资源配置”。3.自由取用物品:是指不需要支付代价即可取得的物品。经济物品:是指需要支付代价才能取得的物品。4.资源配置研究解决的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何时生产、谁做决策。5.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区别: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消费者、厂商等单个经济实体整个经济总体(通常作为一个国家)基本假设充分就业、资源稀缺(充分利用)资源不具有稀缺性(未充分利用)短期有失业(不保证充分就业)主要目标消费者满足、欲望最大生产者利润

2、最大全国福利最大 研究重点通过市场的价格机制来使得消费者的欲望最大与生产者的利润最大,达到均衡。因此,一般又称价格理论。以国民收入的决定为中心来研究资源的利用问题,分析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因此,一般又称为收入理论。 研究方法个量分析(某一种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某种商品的价格)总量分析(总量即各个个体的个量综合或平均,如某类商品的平均价格)6.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主要区别:实证经济学规范经济学研究内容具有客观性不具有客观性回答问题是什么应该是什么研究结论可通过事实验证不可通过事实验证 思维模式如果政府对高薪者征收高税,就可以缩小贫富差距为了缩小贫富差距,征服应当对高薪者征收高税 适用场合主

3、要适用于具体问题,微观经济现象主要适用于高层次、宏观经济问题7.基本假设:市场是一个竞争的市场,而不是一个垄断的市场。(供给与需求曲线)8.需求量是指在某体特定时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按照某种给定的价格人们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9.影响需求与需求量的因素:商品本身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10.需求函数:降价使需求量增加,涨价使需求量减少,因此需求量D可以看成是价格p的单调减少函数,称为需求函数,记作:D=f(p)。D=f(a,b,c,dn)。 11.需求定理: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某种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上升(或下降),会导致对该产品或独舞的需求量的减少(或增加)。也就是说,产

4、品或服务的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比。 12.供给与供给量:供给量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按照某种给定的价格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的数量。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商品量,即不同的价格与相应的供给量之间的关系就是供给。 13.影响供给与供给量的因素:商品的自身价格;生产的成本,即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14.需求曲线:是在消费者的收入、偏好及其他商品的价格不变情况下,商品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数量关系。15.供给曲线:指个别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量。两个条件

5、:一是厂商愿意出售;二是厂商有商品出售,二者缺一不可。 16.市场均很与均衡价格:均衡本是物理学中的概念,它是指某无题同时受到相反 方向两个相等外力的作用,处于一种相对精致的状态。市场均衡是指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商品量恰好等于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的市场状态。均衡价格由市场上对李而又变动着的供求关系决定,在市场机制对供求进行自发调节的过程中形成。17.供求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图1图2(1)需求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上升,需求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下降。 (2)需求增加引起均衡产量增加,需求减产引起均衡产量减少。 (3)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同方向变动。 (图一)(1)供给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下

6、降,供给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上升。 (2)供给增加引起均衡产量的增加,供给减少引起均衡产量的减少。 (3)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产量同方向变动。(图二)18.需求的价格弹性含义:是指在其他条件(消费偏好、收入和其他商品价格等)不变时,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为了方便比较,取绝对值)。19.需求价格弹性的种类:(1)需求富有弹性。需求弹性系数的绝对值大于1的情况,即|Ed|1,被称之为需求富有弹性,它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大于价格的变动率。(2)需求缺乏弹性。需求弹性系数的绝对值小于1的情况,即|Ed|1表示供给富于弹性;es1表示供给缺乏弹性;

7、es=1表示供给 单一弹性或单位弹性;es=表示供给完全弹性;es=0表示供给完全无弹性。现实经济生活中,供给单一弹性、供给完全无弹性和供给完全富于弹性比较少见,大多数商品的供给不是富于弹性就是缺乏弹性。21.效用:消费者从消费某种商品或商品组合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22.基数效用:是指能够以数字(如1,2,3,)为计量单位来衡量消费者满足的程度。23.总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数量的产品或服务所得到的效用总量或满足的总合。(用TU或U来表示)24.边际效用:在一个连续的消费过程中,消费者从每增加一个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中所增加的满足程度。25.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在一个连续消费的过程中,

8、消费者消费“某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将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减少,该法则也称谓“戈森第一法则”。26.消费者均衡:在一定的收入和价格条件下,消费者购得一定数量的产品或服务所能获得的总效用最大的状态。27.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消费者的偏好既定;消费者的收入既定;物品的价格既定。公式:MUx/Px=MUy/Py=(货币的边际效用)28.消费者剩余:消费者为了购买某种产品或服务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其实际制度的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29.边际替代率:为了维持同等程度的满足,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必将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30.无差异曲线的特征:(1)斜率为负一边际替代率为负;(2)凸向原点一边际替代率递减

9、少;(3)互不相交31.预算线:又称消费可能线,是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全部收入所能购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所对应的点的轨迹。32.收入效应:是指假定不考虑忧郁X商品价格的变化而使消费者改变对产品的消费方向(例如改为Y商品),而仅仅考虑忧郁X商品价格变化而使得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动所引起的X商品需求量的变化。33.替代效应:即使消费者的预算收入不变,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也会使得消费者在比较中调整原先的商品消费组合。34.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35.生产时期:一种是生产上的长期,一种是生产上的短期。35.固定投入和可变投入:在一定生产时期和生产规模内

10、,凡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要素,就成为可变投入。在短期内无法进行数量调整、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要素,称为固定投入。36.总产量(TP)是指短期内在某特定生产规模下,的某种生产要素(如L)所生产产品的全部数量。TPL=f(L)37.平均产量(AP)是指平均每一单位可变要素(如L)的产量,即总产量与要素投入量之比。APL=TP/L38.边际产量(MP)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如L)的投入所增加的产量。 MPL=TP/L或MPL=dTP/dL39.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某一商品生产过程中,连续增加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达到一定程度以后,每增加一个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是递减的。40.对39理解要点:

11、(1)生产技术水平既定不变(2)只要一种投入要素可变,其他投入要素均固定不变(3)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量必须超过一定点。41.长期生产理论:在长期内,产出变化与两种投入要素(即K和L)变化之间的关系。即两种可变投入要素的生产理论长期生产理论。42.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是指同一等产量曲线上的每一点所代表的两种要素的不同组合,给生产者带来的产量是相同的。边际技术递减规律是指在等产量曲线斜率为负且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为了维持相等的产量,每增加一个单位一种要素L的投入需要减少的另一种要素K的投入数量,称为要素L对要素K的边际替代率。43.等产量曲线的特征:(1)凸向原点(边际替代率为负)(2)

12、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3)过某一点只能有一条等产量曲线通过。44.会计成本:指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按市场价格直接支付的一切费用。 机会成本:把这种资源投入某一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45.正常利润:让一个企业(企业家)留在原有产业(企业)继续经营下去,而使它(他)至少获取的最低收入(一般利润)。46.经济利润:销售产品的总收益减去按机会成本计算的生产成本(显成本加隐成本)的余额。经济例如是超过正常利润的差额,所以又称超额利润。 经济利润=会计利润隐成本(正常利润) 47.短期成本函数与长期成本函数:48.短期成本的种类:(1)固定成本;(2)可变成本;(3)短期总成本

13、;(4)短期平均成本;(5)短期边际成本 (详见书P110)49.市场竞争程度的强弱分为:(1)完全竞争市场;(2)完全垄断市场;(3)垄断竞争市场;(4)寡头垄断市场50.竞争因素:(1)厂商的数量;(2)各厂商提供的产品的差异程度;(3)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的控制程度;(4)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51.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条件:(1)厂商数量很多,而且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2)产品是同质的、无差别的;(3)市场的信息完全畅通;(4)厂商进出行业很容易。52.MR=MC=P (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利润最大化)53.长期均衡条件:MR=LMC=LAC=AR=P54.垄断市场的基本条件

14、:(1)市场上只有一家厂商生产和销售某种商品;(2)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3)其他任何一家厂商进入这个市场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55.形成完全垄断的原因:(1)某个厂商拥有生产某种产品的专利权:(2)自然垄断(3)某个厂商控制了生产某种商品的全部资源或基本资源供给;(4)政府特许。56.垄断竞争市场的基本条件:(1)厂商数目比较多,彼此存在激烈的竞争;(2)买卖双方可以自由的进入或退出市场;(3)存在产品差异。57.寡头垄断市场的基本特征:(1)厂商极少;(2)相互依存(3)决策后果的不可预见性;(4)产品同质或异质;(5)进出不易 。58.生产供给的有限性:由于资源既定,生产要素供给主体在一定的要素价格水平下,将其全部既定资源在“要素供给”和“保留自用”两种用途进行分配获取最 大效用。要素市场利润最大化原则:VMPL=MP1*PPL59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是由工资决定的,工资水平的差异取决于工种、劳动质量、个人天赋以及非竞争性行业的封闭性。60.租金:把供给同样固定不变的一般资源的服务价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