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会计基础知识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898504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会计)会计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财务会计)会计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财务会计)会计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财务会计)会计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财务会计)会计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会计)会计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会计)会计基础知识(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计基础知识(一)会计基本知识1、会计是以货币 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反映的内容)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比如:注册新公司,需要投入资金-注册验资,然后运用购买固定资产或存货,退出-企业解散,清算,出售资产,收回货币资金或实物资产。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法人营业执照的公司,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

2、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有的是个体经营者也可以作为会计主体)、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 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类、负债 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利润类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如下: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某一时刻的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如:某公司2012年末资产负债表反映固定资产原值为235600元,反映的是2012年12月31日止,某公司的固定资产购买价值累计合计235600元。是一个时点静态数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

3、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如某公司2012年资产负债表反映营业收入为5639500元,反映的是整个2012年期间实现的收入情况。是期间动态数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 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二)会计六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前三项为:静态要素,反映企业财务状态)、收入、费用、利润(后三项为:动态要素,反映企业经营成果)。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实义务,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

4、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所有者权益与负债有本质的区别,:所有者权益并不像负债那样需要偿还,除非企业发生减资、清算,企业不需要偿还其所有者。:在企业清算时,负债具有优先清偿权,而所有者权益只有全部清偿负债后才返还给所有者。:所有者权益可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而负债则不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只能按照预先约定的条件取得利息收入。收入: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特征:、收入主要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所产生的,而不是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与企业日常活动无

5、关的收入,如出售固定资产的收益、罚款所得等不属于企业的收入。、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企业负债的减少。、收入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费用: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如营业外支出不属于费用。费用包括: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两者之间的区别:费用与一定的会计期间相联系,而与生产哪一种产品或提供哪一种劳务无关;成本与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或某种劳务相联系,而无论发生在哪一个会计期间。利润: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主要为营业利润、利润

6、总额和净利润(利润-所得税)。 (三)复式记账 1、复式记账按照记账符号不同,分为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增减记账法。 2、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借贷哪方登记增加与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及结构。 3、资产、成本、损益(费用)增加为借,减少为贷,负债、所有都权益、损益(收入)增加为贷,减少为借。 4、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5、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6、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

7、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7、余额试算平衡法(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试算不平衡,肯定有错;试算平衡,不一定正确(重记、漏记、借贷方向错误、科目错误)。 8、会计分录指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三要素:账户名称、金额、借贷方向)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一借一贷)和复合分录(一借多贷、一贷多借、多借多贷) 9、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要求:同依据、同方向、同期间、同金额 10、总账(总括记录业务)对明细账具有统驭控制作用,明细账(详细记录业务)对总账具有补充说明作用 总分类账户

8、金额=所属明细分类账户金额合计 11、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 12、应交所得税等于应纳税所得额乘以所得税率,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等于净利润 13、复式记账按照记账符号不同,分为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增减记账法。 14、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借贷哪方登记增加与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及结构。 15、资产、成本、损益(费用)增加为借,减少为贷,负债、所有都权益、损益(收入)增加为贷,减少为借。 16、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17、借贷记账

9、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18、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余额试算平衡法(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试算不平衡,肯定有错;试算平衡,不一定正确(重记、漏记、借贷方向错误、科目错误)。(四)举例说明等式(又称会计恒等式、会计平衡公式,是表明各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恒等式。)l 第一等式:资产= 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l 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企业所有者的资本投入,形成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来源于债权人提供的资金,形成企业

10、的负债 无论怎样变化,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都不会被破坏。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九种类型:l 1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l 2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增加;l 3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l 4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减少;l 5一项资产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l 6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l 7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l 8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l 9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一项负债减少;l 第二等式:收入费用=利润 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企业在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又称为净利润,净利润归所有者所有,因此利润是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1、+利润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现举例说明以上九种类型经济业务发生,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例1-1】某企业2005年1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1)该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1800元。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该企业资产(现金)增加了1800元,同时使另一项资产(银行存款)减少了1800元。资产一增一减,数量相等,会计等式保持平衡。(2)该企业向银行借款100000元,期限二年,款项存入银行。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该企业资产(银行存款)增加了100000元,使负债(长期借款)增加了100000元。资产和负债同增100000元,会计等式保持平衡。(3)该企业收到投资人陈平投资

12、款30000元,款项已存入银行。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该企业资产(银行存款)增加了30000元,使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增加了30000元。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增30000元,会计等式保持平衡。(4)该企业用银行存款偿还上月购货所欠货款25000元。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该企业资产(银行存款)减少了25000元,使负债(应付账款)减少了25000元。资产和负债同减,会计等式保持平衡。(5)投资人王平收回对企业原投资款10000元,经办妥手续后,企业用银行存款支付。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该企业资产(银行存款)减少了10000元,使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减少了10000元。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减

13、10000元,会计等式保持平衡。 (6)从银行借款9000元,期限6个月,此款直接偿还企业所欠购货款。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该企业一项负债(短期借款)增加了9000元,同时使另一项负债(应付账款)减少了9000元。负债一增一减,数额相等,会计等式保持平衡。(7)经研究决定将盈余公积30000元转增资本。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该企业一项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增加了30000元,同时使另一项所有者权益(盈余公积)减少了30000元。所有者权益一增一减,会计等式保持平衡。(8)经研究决定向投资者发放股利12000元。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该企业负债(应付股利)增加了12000元,使所有者权益(

14、未分配利润)减少了12000元。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一增一减,会计等式保持平衡。(9)经批准将所欠甲企业货款30000元转作甲企业对本企业的投资。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该企业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增加了30000元,使负债(应付账款)减少了30000元。所有者权益和负债一增一减,会计等式保持平衡。从上述例题中可以看出,无论是何种经济业务,会计等式仍然成立。【例1-2】某企业2005年1月初资产总额为530000元,负债总额为130000元,所有者权益总额为400000元。本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1)5日销售产品收入200000元,款已收存入银行;(2)12日销售产品收入10000元,款尚未收到;(3)15日购买材料120000元,款已用银行存款支付;(4)31日以银行存款支付所欠乙单位货款50000元;(5)本月销售产品的成本为120000元;(6)本月应交所得税为27000元,税款尚未缴纳。要求:(1)根据以上业务,将每笔业务填入下表; (2)根据本月发生的业务,计算本月的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3)计算本月末的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并核对资产总额是否等于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之和。(1)项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增加减少增加减少增加减少120000020000021000010000312000012000045000050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