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 突出和谐理念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895408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 突出和谐理念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 突出和谐理念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 突出和谐理念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 突出和谐理念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 突出和谐理念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 突出和谐理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 突出和谐理念(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升两个文明建设水平推进全县科学发展事业中共商都县委商都县人民政府(2011年9月1日)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坚持科学发展理念,一手抓事关改革发展的重大工程,一手抓涉及民计民生的中小项目,全县经济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一、转变发展方式,培育特色产业,夯实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经济基础我们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着力点,依托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产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6.8亿元,是2005年的2.3倍,年均增长17.4%;财政收入实现1亿元,较2005年增长23.4%。五

2、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8亿元,是前五年投资总和的2.8倍。今年17月份,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4亿元、财政收入1128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6.9%、300%和80.8%。(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针对干旱已成常态、雨养农业难以为继的实际,积极推广以节水灌溉为主的设施农业。全县累计建成大型喷灌圈389套、面积18.5万亩,发展膜下滴灌11.4万亩,保护地蔬菜面积达到9150亩,每年推广旱作覆膜种植20万亩以上,农业的抗旱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左右,年总产量14亿斤,其中喷灌、膜下滴灌亩均产量分别达5000斤,旱作覆膜亩均产量2600

3、斤。农业人口仅靠马铃薯一项,人均增收600多元。蔬菜种植面积保持在10万亩左右,总产量稳定在10亿斤,年创产值2亿多元,种植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近1万元。坚持改良畜种与科学饲养相结合,突出发展奶牛、肉羊、生猪养殖业。今年6月末,全县奶牛、肉羊和生猪存栏分别达到6275头、59.3万只和13万口。(二)努力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始终突出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以项目建设为核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体系,工业经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京能、天润、中广核和科智华远四家风电企业已实现装机30万千瓦,并网发电15万千瓦,年内风电装机可达50万千瓦,并网发电30万千瓦。希森公司两条年产1

4、.25万吨全粉项目,1条已竣工,10月份就可投产;太美薯业公司年产5万吨法式薯条项目11月上旬也可投产;富隆泰薯业公司年产5000吨饴糖项目,10月底前可建成投产1条生产线。民宇水泥公司2条日产25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1条已投产,另1条已开工;新湖集团4条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就绪,一期3条生产线拟定于9月19日同时动工建设,封冻前基础出零米。远华公司4台3.3万千伏安镍铁矿热炉项目,有2台已投产,另2台年底前可完成土建工程;晔兆公司3台3.3万千伏安硅锰矿热炉和祥云公司2台3.3万千伏安镍铁矿热炉项目正在抓紧实施。中盛公司年产10万吨萤石、嘉泰公司年产60万吨环

5、保型煤和蓝宇公司年产6万吨液态二氧化碳项目都已竣工。科都薯业公司年产10万吨饲料和1.5万吨饮料、万象公司年产165万吨金属氧化球团、佳鹏镁业公司年产5000吨金属镁、裕祥公司年加工220万件休闲服装、房桥公司年产60万根水泥轨枕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增强了工业经济发展后劲,风电、农畜产品加工、重化工和建材业展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三)全力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充分发挥我县交通便捷、工业品和农畜产品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创元综合物流园区正在抓紧建设,嘉仕达汽贸物流城可于9月底前建成投入运营。围绕打造商贸城镇,开工建设了吉新购物中心、亿盛商厦、封闭式副食品经营市场、开放

6、式农畜产品交易市场和两处蔬菜批发交易市场。积极引进培育餐饮娱乐服务业,商都国际酒店已投入运营,四星级商务会所可于10月底前建成运营。同时,加快发展金融、物业、家政等服务业,有效地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今年17月份,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8.44亿元,同比增长19.8%。二、完善城镇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打造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支撑平台我们始终把城镇化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提升文明水平的重要载体,坚持新区扩容与旧区提质相结合,不断加大市政道路、排水排污、供水供热、城区绿化美化亮化等公共设施和房地产开发力度,城镇功能日趋完善,人居环境逐步向好,要素集聚能力明显增强。自2006年以来,累计完成城镇建

7、设投资25.5亿元。新建和整修道路80条、69万平方米,硬化主街道路肩45.4万平方米,进一步改善了居民出行条件;特别是外环路建设,极大地减轻了城区交通压力;四条精品街和城标建设,为城镇增添了现代气息。铺设排水排污管道3.4万延长米,集中供热面积增加到150万平方米,供水普及率达到98%;污水和垃圾处理场正在加紧建设,将从根本上解决城镇排污问题。新栽、更新各类树木12万株,铺设草坪5.8万平方米,城区绿化面积达到184万平方米;美化亮化楼体6.9万平方米,统一更换商业店铺牌匾2120块,新装、更新路灯1872机,主要街道全部实现了绿化、美化、亮化。全面改造了生态广场,新建了府前广场和水漩公园,

8、进一步满足了群众的休闲、娱乐需求。完成了会展中心、体育场、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等高标准公建工程。新开发了万福花园、碧洲家园、新都佳苑、党政家属楼、吉新雅苑等经济适用型住宅小区,今年实施房地产开发工程73万平方米,当年交付使用的面积可达50万平方米。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展到17.3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10万多人。与此同时,积极开展以主导产业培育、村容村貌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结合扶贫移民、劳动力转移等工程,五年来累计向城镇转移农民3万多人,形成了城乡互动、和谐发展的一体化格局。坚持以建设促管理的理念,引资新建了华林商厦、利多多商场和中都商贸市场,为街头摊贩

9、入市经营、取缔马路市场、根治“脏乱差”创造了条件。同时,积极推进城镇管理体制创新,城建规划执法和镇容镇貌整治力度不断加大,开创了城镇文明发展的新局面。三、加强生态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保障能力从2007年开始,我县从遏制风沙侵袭、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对外形象、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组织发动县直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开展了大规模的义务植树活动,建成城镇防护林和呼满通道林1.6万亩,栽植杨树、柳树等树木20.7万株。在此基础上,经过积极争取,北京军区决定从2008年起,用5年时间在我县建设5.5万亩军民义务植树基地。连续四年,军地双方携手并肩,共完成造林面积4.46万亩,栽植各类树

10、木189万株。与军民义务植树基地相得益彰,我们坚持每年组织群众实施人工造林工程,2010年在每个乡镇规划了一个万亩以上山杏种植基地,采取人工高标准穴状整地的方式,着力打造人工造林精品示范工程。目前全县已种植山杏2.7万亩。持续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不仅有效地改善了我县的生态环境,对构筑祖国北疆重要生态屏障、维护京津生态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弘扬了生态文明,增强了广大群众的生态道德意识。坚持从解决群众生产生活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切实加强农村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新修和改造三级以上公路196公里,通村砂石路784公里,县境内公路总里程达到1410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

11、的目标。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5.7万亩、节水灌溉面积30.6万亩,解决了6.99万人、18.6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了八股地、三面井和不冻河三座病险水库加固工程。新建35千伏输变电站2座,增容改造35千伏输变电站5座,实施了城乡10千伏以下电网改造工程,全面提高了电力输送水平,较好地保障了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用电。四、高度关注民生,推进社会事业,确保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成果充分惠及群众 我们始终把解决好民生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投入最大的精力和财力,保障和改善民生。2006年以来,新增城镇就业1.8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7.5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养老

12、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5185人,城乡低保对象分别达到8351人和29945人,保障标准逐步提高。农村合作医疗实现了常住农业人口全覆盖,城镇居民参保人数达到34400人。保障性安居工程全面实施,建成廉租房1000套,改造农村危房1100户,今年又新开工建设廉租房500套,实施农村危房改造600户。扶贫开发力度逐步加大,农村3.1万贫困人口实现了稳定脱贫。围绕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撤并农村中学16所、小学28所、教学点426个,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优化。为一中、二中和希望、世纪、育苗5所中小学校新建教学楼和生活用房9.27万平方米,实施了9所中小学“校安工程”,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

13、质量稳步提高。完成了县医院住院大楼、13所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和20个村级卫生室新建工程,实施了中医院整体搬迁工程,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高。认真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了低生育水平。持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高度重视信访维稳和安全生产工作,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力保障。五、倡导文明新风,提升文明品位,营造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良好氛围我们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扎实推进城乡文明创建工作,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坚持把营造加快发展的思想氛围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始终贯彻“团结鼓劲、正面宣传”的方针,扎实有效地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

14、创先争优活动,使科学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实现了解放思想与统一思想的有机统一,推动了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的有效落实;积极开展面向发达地区找方向,面向兄弟旗县查不足活动,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盼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热情,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各级干部中营造了一种自我加压、奋发进取的浓厚发展氛围;突出党的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改进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效果,较好地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全面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机关思想、纪律、作风三项建设,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坚持把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作为精神

15、文明建设的核心工作来抓。围绕“北疆文明大通道”建设,不断创新思路,丰富活动载体,突出抓好各类文明创建活动,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参与和好评。目前,全县共培育自治区级文明单位标兵2个、文明单位5个、文明村1个、百佳农民3名、百佳十星级文明户2户,市级文明单位标兵9个、文明单位17个、百家诚信企业8家、文明社区2个、生态文明村1个、道德模范2名。通过深入持久地开展各项文明创建活动,城乡面貌有了极大改善,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有效提升,在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坚持把强化文化服务作为培育新风正气、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来抓。不断加大投入,加强乌兰牧骑、乡镇文化

16、站、社区村组文化室等文化平台建设,实现了乡镇有文化站、村委会有文化室的目标,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5以上,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编辑出版了水漩放歌、天南地北商都人等书籍,精心制作了水漩潮涌又一波电视专题宣传片。经常性地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每年送戏下乡50余场,送电影下乡300余场。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两个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虽然我县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与兄弟旗县的发展,与全县人民群众的企盼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决心以这次现场会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兄弟旗县的好经验、好做法,开拓创新,奋发进取,不断提升两个文明建设水平,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迈向科学发展的新阶段。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