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895038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晚清民国文章学的转型,基于传统,并以西学推动革新,体现了典型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特征。 西学东渐为传统中国打开了世界之门,促进了文章学分支如修辞学、阅读学、鉴赏学的产生。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修辞学家,他们都有修辞学著作传世。阅读鉴赏也成为专门学问,一方面是对古文的读法进行概括和总结,另一方面是专门探讨文章的阅读和鉴赏,总结阅读的一般规律。 西学东渐也促进了文章分类法等领域的转型。叙事文、议论文、抒情文、说明文的四分法,取代了以桐城派为代表的传统分类法。

2、姚鼐古文辞类纂将文章分为十三类,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则简化为论著、词赋、序跋、诏令、奏议、书牍、哀祭、传志、叙记、典志、杂记等十一类。而现代文章学受西学影响,构建了新的分类,如高语罕国文作法的文体分类是叙述文、描写文、解说文、论辩文等四类;章衣萍作文讲话分为记事文、叙事文、解说文、议论文等四类。传统文章学家还运用现代综合分析方法研究文章学,以姚永朴、林纾、王葆心等最为突出。王葆心的综合在于“承学应循之途辙”,姚永朴和林纾则重视体悟,尤其是林纾的意境论,更属创造。除了以上三位,还有陈子达国文法详说对于文章条贯和笔法的总结,姜证禅国文法纲要对字法、句法、章法、篇法的总结等。 西学东渐带来的全新的研究

3、方法与思维方式,在传统文章学家与现代文章学家之中都引起了深刻的震动,进而大大推进了中国文章学的发展。从文章学研究的社会风气上看,西学东渐推动了文章学的通俗化、大众化与趣味化。新文化运动的开创者陈独秀、胡适等人已经确立了通俗写作、大众写作的规范。随着新文化运动而兴起的现代文章学承继了这一理论。为了应对通俗化、大众化的重大影响,传统文章学家提出了应对措施。姚永朴在文学研究法中提倡把文章学分为普通学和专门学两种,普通学要求明白晓畅,应付社会,专门学则是“蕲至于古之立言者”。传统文章学更多讨论的是专门学,现代文章学偏重于讨论普通学。姚永朴的提法很明显是一种折中,这从另一方面说明了通俗化、大众化对于文章

4、学的巨大影响。 西学东渐在晚清民国文章学的现代转型上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但是,这种推进并未彻底动摇中国传统文章学的基础,而是在传统基础上的一种革新和改变,符合当时阅读者的阅读习惯,并且顺应了当时文化革新的基本需求,是知识、文化层面上革新与创造、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成功范例。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西学东渐促进了修辞学成为专门学问,这一时期的修辞学家大都有修辞学著作传世。B现代综合分析的方法使传统文章学家找到了全新的研究方法,重新焕发了学术的生机。C陈独秀、胡适等人的通俗化、大众化写作规范催生了传统文章学家对文章学的重新分类。D传统文章学家对西学东渐带来的研究方法与思维方

5、式的运用并不都是被动和无奈的。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主体采用并列式结构,分析了西学东渐对晚清民国文章学转型的一些方面的影响。B文章举例丰富,特别是转述、引用时出处、作者等交代清楚,体现出严谨的学术态度。C文章开头高度评价了晚清民国文章学的转型,但结尾客观地指出转型不彻底的不足。D文章论述内容专业性强,但论述语言平实易懂,条理清晰,体现出通俗化、大众化的特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文章学不研究阅读、鉴赏,阅读学、鉴赏学等学科门类的诞生是西学东渐的结果。B受西学东渐影响的文章分类法,要比以桐城派为代表的传统的文章分类法更简单。C普通人

6、不易看懂传统文章学,西学东渐使得传统文章学家也开始关注普通人。D晚清民国文章学的转型,基于传统,借力西学,可以作为当时文化革新的成功范例。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郭伋字细候,扶风茂陵人也。少有志行,哀、平间辟大司空府。更始新立,三辅连被兵寇,百姓震骇,强宗右姓各拥众保营,莫肯先附。更始素闻伋名,征拜左冯翊,使镇抚百姓。世祖即位,拜雍州牧,再转为尚书令,数纳忠谏争。转为渔阳太守。渔阳既离王莽之乱,民多猾恶,寇贼充斥。伋到,示以信赏,纠戮渠帅,盗贼销散。时匈奴数抄郡界,边境苦之。伋整勒士马,设攻守之略,匈奴畏惮远迹,不敢复入塞,民得安业。在职五岁户口增倍后颍川盗贼群起九

7、年征拜颍川太守伋到郡招怀山贼皆束手诣伋降悉遣归附农因自劾专命,帝美其策,不以咎之。十年,帝以卢芳据北土,乃调伋为并州牧。过京师谢恩,帝即引见。伋因言选补众职,当简天下贤俊,不宜专用南阳人。帝纳之。伋所到县邑,老幼相携,逢迎道路。所过问民疾苦,聘求耆德雄俊,设几杖之礼,朝夕与参政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日“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是时朝廷多举伋可为大司空,帝以并部尚有卢芳之儆 ,且匈奴未安,欲使久于其事,故不召。伋知卢芳夙贼,难卒

8、以力制,常严烽候,明购赏,以结寇心。芳将隋昱遂谋胁芳降伋,芳乃亡入勾奴。二十二年,征为太中大夫,赐宅一区,及帷帐钱谷,伋辄散与宗亲九族,无所遗余。明年卒,时年八十六。(节自(后汉书卷三十一列传第二十一),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在职五岁户口增倍后颍川盗贼群起九年征拜颍川太守伋到郡招怀山贼皆束手诣伋降悉遣归附农B在职五岁户口增倍后颍川盗贼群起九年征拜颍川太守伋到郡招怀山贼皆束手诣伋降悉遣归附农C在职五岁户口增倍后颍川盗贼群起九年征拜颍川太守伋到郡招怀山贼皆束手诣伋降悉遣归附农D在职五岁户口增倍后颍川盗贼群起九年征拜颍川太守伋到郡招怀山贼皆束手诣伋降悉遣归附农5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辅,汉武帝时由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个官员共同治理京畿地区,三辅即其所辖地区。B世祖,庙号名。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起的名号,常有“祖”或“宗”字。C匈奴,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有很长的历史,首领称“可汗”,首领的妻子称“阏氏”。D并州,相传禹划分域内为九州,并州为其一,在今内蒙古、山西大部和河北的一部分。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伋很早就有名声。他年轻时志行高洁,被征召到大司空府任职。三辅地区混乱时,更始帝因为很早就听说过他,所以任命他为左冯翊,让他安抚百姓。B郭伋善于治理地方。他在担任太

10、守时,总是想方设法平定贼寇。在并州时,他询问百姓的疾苦,聘请那些年高德劭有能力的人,施以礼遇,向他们请教政事。C郭伋深受皇帝信任。他在担任颍川太守时,未经请命便采取了一些便宜之策,未得皇帝怪罪。有人推荐他做大司空,皇帝认为并州离了他不行,未召他回京。D郭伋善于御敌卫边。他在渔阳整顿兵马,设攻守之策,吓得匈奴远远避开,不敢入塞。他在并州采取攻心术,暗中指使卢芳的将领隋昱赶走了卢芳而投降。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伋因言选补众职,当简天下贤俊,不宜专用南阳人。(2)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下列小题。(9分

11、)野望(唐)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注)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8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由景入题,远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万里桥”,景象开阔辽远。B颈联写自己“迟暮多病”“未报圣朝”,含蓄地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C尾联照应题目“野望”,抒发了作者深为民不堪命,世事日转萧条和自己年老多病,功业未就的隐忧。D本诗首联写景,后三联叙事抒

12、情,景是情的基础,情是景的生发,情景交融,浑然一体。9颔联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6分)四、名句默写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9分)(1)诗经氓中“ _”一句,女主人公允诺了最终的婚期。(2)屈原在离骚中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是“_,_”。(3)诗经氓中表现女子的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诗句是“_,_”。(4)归园田居(其一)中,陶渊明用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田园和自由的向往的两句诗是“_,_”。(5)曹操短歌行中借用诗经中的诗句表达诗人对贤才的渴求之情的诗句是“_,_”。五、语言文字运用(14分)使

13、一种交往具有价值的不是交往本身,而是交往者各自的价值。高质量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两个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它的实质是双方互相由衷的欣赏和尊敬。因此,重要的是配得上做一个高质量的朋友,使自己真正有价值,这是一个人能够为友谊所做的首要贡献。交往为人性所必需,它的分寸却不好掌握。帕斯卡尔说:“我们由于交往而形成了精神和感情,但我们也由于交往而败坏着精神和感情。”我相信,前一种交往是两个人之间的心灵沟通,相反,后一种交往则是_的利害交易,既亵渎了爱,又羞辱了孤独。对于人际关系,我认为,再好的朋友也应该有距离,太热闹的友谊往往是_的。从一个人如何与人交往,尤能见出他的做人。这倒不在于人缘好不好,朋友多不多,各

14、种人际关系是否和睦。( )。在与人交往上,孔子最强调一个“信”字,我认为是对的。待人是否诚实无欺,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人品是否_。一个人哪怕朋友遍天下,只要他对其中一个朋友有_的行径,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怀疑他是否真爱朋友,因为一旦他认为必要,他同样会背叛其他的朋友。“与朋友交而不信”,只能得逞一时之私欲,却是做人的大失败。11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个人能够为友谊所做的首要贡献是配得上做一个高质量的朋友,使自己真正有价值,这是很重要的。B重要的是配得上做一个高质量的朋友,使自己真正有价值,这是一个人能够为友谊所做的首要贡献。C一个人能够为友谊所做的首要贡献是使自己真正有价值,配得上做一个高质量的朋友,这是很重要的。D重要的是使自己真正有价值,配得上做一个高质量的朋友,这是一个人能够为友谊所做的首要贡献。1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性格随和、做人圆滑,所以这个人人缘好,它本身就能说明一定的问题。B人缘好可能是因为性格随和,也可能是因为做人圆滑,本身不能说明问题C人缘好本身不就能说明问题,可能是做人不够圆滑,也可能是因为性格不合群。D因为做人圆滑、性格随和,就可能人缘好,它本身不能说明问题。1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熙熙攘攘 空洞无物 光明磊落 背信弃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