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精品教案+下册复习大全

上传人:zha****588 文档编号:119892551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精品教案+下册复习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精品教案+下册复习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精品教案+下册复习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精品教案+下册复习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精品教案+下册复习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精品教案+下册复习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精品教案+下册复习大全(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精品教案+下册复习大全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精品教案第一单元1 家庭万花筒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模式的演变过程,对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2、吸取传统家庭的美德,引导运用于现代家庭生活中。3、知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知道家庭的稳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明确自己在家庭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教学重点:不论家庭模式如何演变,家对于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学难点:体会得到自己家中的美德以及要建设美好家庭的责任感、自豪感。 课前准备:课件、“小家庭大社会”图板基础、学生家庭合照教学时间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家庭模式的演变,知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2、了解传统

2、家庭的美德,发扬于现实家庭生活中。3、知道构建和谐社会要从我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教学过程一、导入1、诵小诗,感亲情。(教师出示课件:“倾诉的声音”),朗诵这首诗。2、揭示课题。二、学习1、彩虹镜了解多彩的家庭模式。 看合影,谈发现。师:每个同学是否带来了自己家的合影。小组交流,看看合影,你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投影展示“独生子女家庭、非独生子女家庭、三代同堂家庭”学生的家庭合影。)师:这就是现代家庭普遍的三种家庭模式。说一说,你的家庭属于哪一种模式? 了解家庭模式的演变。 家庭模式展示会。2、多棱镜认识大家庭的独特模式。师:在传统的习俗中,大家庭模式在历朝历代备受推崇。四世同堂、五世同

3、堂是当时传统家庭生活的理想。很多影视、文艺作品都发生在传统大家庭的背景中,你能举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分析红楼梦里的家。师:我们班中的一些同学大概看过红楼梦吧,谁来说一说?(自由说。)(教师播放影视片断:“宝玉挨打”),引导学生分析贾府是怎么样的一个大家庭。 出示人物关系图。师:红楼梦人物多达300余人。这是一个传统的中国大家庭、大家族,他们“同居共财”居住在一起,共同拥有财产。教师举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四大家族中的贾府,特别是贾府中贾母、贾政等人在家庭中的权威地位。 拓展,进一步了解大家庭。师:你还知道哪些大家庭?(可以杨家将、巴金的家为范本举例。) 小结传统家族的异同。师:看了以上这些大家庭,你

4、有什么发现?(人多,关系复杂,家长是至高无上的主宰)3、聚焦镜体验“郑义门”传统家庭美德。 了解家庭的稳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师: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入“江南第一家”去看一看。请大家认真思考,“郑义门”为什么能被赐封为“江南第一家”?(教师播放录像:“江南第一家导游”。)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历代的统治者都很重视家庭问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郑义门”的忠、孝、节、义被统治者所推崇,其治家经验甚至被明太祖朱元璋借鉴用以治理天下。故而赐封其为“江南第一家”。 感受“郑义门”为人处世的美德。 体验“郑义门”的孝敬传统。三、拓展1、进一步了解“郑氏

5、规范”的历史价值。教师出示资料:据考证,日本、韩国一些法律制度也是遵照当时郑氏家族的治家方略制定的。2、了解更多的传统家庭美德。师:课前大家收集了许多有关传统家庭的美德,大家互相交流(小组内交流,教师有选择性地在投影仪上展示。)3、了解家庭中的家谱。4、课堂小结。 第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编写家谱了解家庭的结构,进一步增进家人间的亲情。2、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和独生子女家庭。教学过程一、导入1、家庭亲情树。(教师播放背景音乐:“我想有个家” )出示家庭亲情树图片。2、导入学习制作家谱。二、学习1、出示“江南第一家”的家谱图。师:这是“江南第一家”的家谱,从这张家谱图上,你能得到什么信息?2、

6、出示孔子家谱图。3、小组交流,互相说一说如何制作家谱,要注意什么问题等。 4、制作家谱:你能根据你家的实际情况,制作三代以上的简单的家谱吗?5、小组开展活动,可以独立制作,也可以互相合作。6、家谱展示会。 三、拓展根据学生制作的家谱,选取一名是独生子女的学生分析家谱,并引入到独生子女政策上。1、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和独生子女政策。2、辩论会。让学生辩论“独生子女好还是非独生子女好”。3、课堂小结。欣赏音乐并结束:“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教后反思: 对比感受家庭模式变迁,引入富阳古今家庭典范感受家庭美德对于社会的贡献,为自己家庭冠名激发对家的自豪感、责任感这几点设计都是比较成功的。在实施中对活

7、动的组织还缺乏细节的考虑:课件中不应再出现中国古代从业特色的冠名,如“官宦之家”会对学生进行误导,应该对班级学生中的家庭典型模式作一详细调查;关于家谱的读、修既然出现就应该有规范的引导辈分的层次可以在前面介绍其他家庭的时候给出片段的范例。这样学生自己编写家谱片段时就不至于出现“爸爸、妈妈、我”在同一辈分上的错误了2父母我特别的朋友目标要求1、通过传统家庭与现代家庭的对比,了解时代不同,家庭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学习建立民主、 平等的新型家庭关系。 2、通过调查、游戏等活动反省自己与父母的关系,愿意与父母相互关心,相互理解,及时沟通,和父母做朋友。3、学习沟通的基本技巧,体会与父母成功沟通的良好

8、感觉。教学时间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传统家庭与现代家庭的对比,了解时代不同,家庭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2、反省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学习与父母沟通的一些基本技巧。3、了解和父母产生的摩擦是因为彼此想法上的差异,尝试了解父母的想法。课前准备 教师:1、小记者采访家长的录像。2、家长与学生的调查统计表教学过程一、导入1、观看家有儿女的剧照或视频片段,交流电视剧中感兴趣的情节,思考:你喜欢这个家庭吗?为什么?2、小结: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在旧时我国传统的家庭中,家长具有绝对的权威,父母的意思子女必须无条件服从,晚辈不敢表露与长辈不同的思想和观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庭生活也发生了变

9、化。现在的家庭生活越来越趋于民主化,父母对子女来说不仅是长辈,也是特别的朋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父母我特别的朋友”。教师出示课题。二、学习1、和父母相处法宝之一学会倾诉。 师:剧中刘星、小雪、小雨和父母是朋友,你们和父母的关系也像他们一样吗?和父母交朋友有一些法宝,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大家先来做一个小调查。 下面这些问题你有吗?当你碰到这些问题时,你愿意和父母交流吗?A、 你与好朋友产生了矛盾,会向父母述说吗?为什么?B、 你竞选班干部落选了,你会向父母述说吗?为什么?C、 这几天上课时,你老是走神,测验结果也不理想,你会向父母述说吗?为什么?D、 同学给你取了个外号,你很苦闷,你会向父母述

10、说吗?为什么?E、 你为班队承担着一项工作,最近你觉得压力很大,你会向父母述说吗?为什么?F、 你在学校里犯了错误,被老师批评了,你会向父母述说吗?为什么?G、 你与一名异性同学关系很融洽,有的同学起哄说你们在早恋。你还碰到过哪些问题?碰到这些问题时,你会向父母述说吗?为什么? 全班交流。 小结: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渐渐地在长大,可烦恼也似乎越来越多了。刚才许多同学讲述到,当我们碰到有烦恼和苦闷,遇到挫折和困难,可以向父母述说。这就是与父母成为朋友的第一个法宝交友倾诉。2、和父母相处法宝之二增进了解。 师:有些同学愿意向父母倾诉,他们把父母当作自己的朋友,但也有些同学不愿向父母倾诉,他们总觉得

11、父母不了解自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家长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教师播放录像:“小记者的采访”。) 师:看完采访,我们来做一个“小测试”。(参见教科书第9页。) 师:老师还对家长和小朋友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我们来看一看调查结果。(教师出示课件:“家长、学生的调查表”。) 师:看了小记者的采访,做了测试,又了解了调查结果,你有何感想?学生交流想法。 师小结:刚才采访的、测试的、调查的都是些生活细节问题,但从这些细节中最能看出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和子女对父母的态度。除了倾诉,子女还应做个有心人,了解父母。这就是我们的第二个法宝了解,只有了解父母,才能理解他们,并与他们沟通,才能与他们交朋友。 师:你有什么

12、好办法去了解父母吗?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小结:刚才许多同学表达了了解父母的愿望,交流了了解父母的方法。相信大家在拥有了“倾诉”“了解”两大法宝,会与父母成为特殊的朋友。3、解决小摩擦。 师:有时父母与我们之间也会有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会产生一些小摩擦。我们来看一看李涛与他爸爸妈妈之间发生的故事。(教师出示课件:“买鞋小摩擦”。)师:假设你是李涛,你是怎么想的?如果你是他的父母你又是怎么想的呢?师:那么,事情会怎么发展呢?李涛是否达成了心愿,买到了他想要的那双鞋呢?请大家猜测一下剧情的发展。 小结:不同的处理方式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也许及时了解父母的想法,与他们进行沟通,很多摩擦就会消失。 三、拓

13、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类似李涛与他父母这样的摩擦。为什么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想法会有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同学们课后与父母一起填写教科书第10页的表格,并试着与父母沟通、解决这些问题。下节课,我们来交流成功沟通,化解摩擦的经验。第2课时教学目标1、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与父母一起建立民主、 平等的新型家庭关系。2、掌握与父母相互关心,相互理解,及时沟通,和父母做朋友具体技巧。3、通过交流体会与父母成功沟通的良好感觉。课前准备教师:录音妈妈的心声。学生:“点子卡”(卡纸)。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一个作业,让同学们与你们的父母交流想法,尝试沟通。现在我们来说

14、一说与父母成功沟通的例子。2、学生交流与父母成功沟通的事例。 二、学习1、想想“金点子”。 师:与父母产生摩擦时,你有哪些好办法可以解决问题?把你想到的“金点子”与小组同学说一说。请小组长综合大家的意见,把它们写到“点子卡”上。学生小组交流。 学生把“点子卡”贴在黑板上的卡纸上。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金点子”。 小结:有了这些“金点子”,我们也许就能与父母更好地沟通。我们与父母会成为知心朋友。2、出出“好主意”。师:有几名与我们同龄的小朋友,他们与父母之间似乎产生了代沟,让我们当一当“知心姐姐”,看看能不能解决问题。 (教师播放录音:“我的烦恼”)全班交流。 (教师播放情境剧:“我想有个玩伴”)

15、,先小组讨论解决的办法,再全班交流。 教师出示教科书第13页最后一个事例,学生独立填写“我的主意”,全班交流。 小结:理解是沟通的桥梁,父母应该理解我们,我们也应该理解父母。用信任在亲子的心灵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一座充满爱和快乐的桥。3、 说说我们的爱。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一位妈妈的心声,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教师播放录音:“妈妈的心声”。)学生交流感想。三、拓展1、师:父母有时候不善于表达,其实他们有很多话想对说。(教师出示课件:“父母的能与不能”。)2、小结:同学们,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有一件无价之宝时刻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她像丁冬泉水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像温暖的阳光给予我们前进的力量,这就是父母的爱。这爱中有关心、有帮助,有鼓励,也有批评。让我们去理解父母,体谅父母的苦心,并与他们沟通,让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