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 人之初 部编版

上传人:doc****ang 文档编号:119891268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2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 人之初 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 人之初 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 人之初 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 人之初 部编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人之初一、学习本课7个会写字,13个会认字。1.读音提示。“之”(zh)不读“z”。2.书写指导。二、读一读下面的字,用“”在文中圈出来。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幼玉器义三、初读课文,根据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填空。1.看到人之初这个课题,我知道,课文是()。古诗三字经2.课文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与()有关,第二部分与()有关。学习教育【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本课7个生字。3.明白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不断学习、刻苦磨练才能成为有用的人。4.在朗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在含义。5.为学生创设传统文化的氛围,激发学生

2、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教学重点】读准字音,识记字形,背诵人之初。【教学难点】明白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教学准备】生字卡片(会认字)【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13个生字,读准字音。2.熟读课文。3.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之美,体会语言节奏和韵律感。【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指名背诵三字经。师:同学们,我们当中有谁会背三字经呢?(生背诵)真了不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字经里面的一些内容人之初。2.简单介绍三字经人之初。师:三字经是传统中国社会众多的儿童启蒙读物中最著名、最典型的一种。宋朝之后的读书人基本上由此启蒙。人之初则是作者从中摘选的一小部分内容。到底是什么内容呢

3、?马上走进课文吧!3.板书课题。人之初二、识记生字,在玩中学。1.多种方式诵读。(1)范读,圈出生字。师:老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用“”画出生字。(2)指名接读,纠正读音。(3)齐读。2.学习会认字。(1)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生字卡片,看看你认识了哪些生字,并把它贴在黑板上。(2)讲述记字方法。师:你是怎样记住的?(生各抒己见)你的方法真好!希望其他同学也这样记。(3)小组识字比赛游戏,巩固会认字。师:老师先说游戏规则。全班推选出一名主持人,主持人依次向各小组出示识字卡,每个小组轮流派出一位同学认读,读错或不会读的同学被淘汰,直到决出优胜组。3.读文识字。师:把这些生字放到

4、课文中,你们还认识它们吗?先同桌之间读课文,再读给全班同学听,其他同学评价。4.扩词训练。师:课文里有些生字,老师给它们组成了词语,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初始初夏性格个性专心专门善良友善)师:对,一个字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就是扩词。5.拓展练习。师:那把下面的字扩词吧,能扩几个,就扩几个。教玉习器贵三、初学课文,质疑问难。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生字朋友,还能给它们组词,真是了不起,现在,我们默读一遍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疑问要说给大家听,我们共同帮你解决。(学生质疑,其他学生互相解答或教师引导)四、再读课文,学习会写生字。1.出示会写字,读准字音,看清字形。师:课文中还有我们以

5、前认识的生字,在这节课中要我们会写,看看这些生字吧,先来读一读,注意读音、结构。(指读会写字)2.指导会写字书写。(板书指导)师:以“远”为例,这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是“左下半包围”,“辶”占田字格的左半格和下半格,而且“平捺”要写的舒展,托住被包围部分,“元”位于田字格的中央偏右,要写的紧凑一些。3.书写会写字。师:请在田字格内书写会写字吧!4.学生书写练习,教师巡回指导。五、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人之初认识了好多的生字,也会写了一些生字,还知道了什么叫扩词,收获真多!【板书设计】8人之初之相近习远玉义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复习生字,巩固生字。2.精读课文,背诵课文。3.感受

6、课文的韵律美,理解体会三字经中“人之初”蕴含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1.出示生字(会认字)。指读。2.写出会写字。师:课文中的生字宝宝着急和小朋友们一同学习,咱们赶快把它请出来吧!仔细拼读拼音,看谁写得准确、漂亮!二、细读课文、读中感悟。1.细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意思。师:今天我们学的这两部分里你知道哪一句的含义,给老师和同学们讲一讲,指名讲含义。2.讲解每一句含义,穿插故事,理解含义。(1)讲含义(一、二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

7、贵以专。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讲故事:三害周处:古时候有个叫周处的人,因为到处打人,乡亲们把他和南山的猛虎、北海的蛟龙并称为三害。后来,他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凭着自己的武功除掉了猛虎和蛟龙,成了一个好人。(2)明启示。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3)讲含义(三、四句)。子不学,非所宜,

8、幼不学,老何为?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4)明启示。这两句告诉我们: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总是要后悔的。每位小朋友都记住这样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炼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一个人从小就得好好学习,要磨炼自己,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三、再读课文,激发情感。师:是呀,

9、短短的三字经告诉我们这么多道理,古人真是了不起!我们一定要按照里面说的去做,看谁在平时做得优秀!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再来朗读一下课文吧!四、尝试背诵。(出示课件)1.熟读,自由背诵。自己小声背或和同桌一起背一背。2.师生互动,考考你。(1)老师考学生。老师说上句,学生接下句。(2)学生考老师。学生说上句,老师接下句。3.全班拍手背。4.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快又好。(过关者画上红旗)五、课堂小结。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不仅把三字经背好,在生活中还要按三字经中说的那样做,明白教育和学习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性。【板书设计】8人之初教育学习有用之才【教学反思】人之初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很爱读,特别是一年级学生,

10、他不懂意思,但是他可以读得津津有味,因而读是没有问题的。对意思的理解却是有一定难度的。于是,我借助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含义。在教学过程中,我就通过讲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例如用三害周处的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故事大意是:古时候有个叫周处的人,因为到处打人,乡亲们把他和南山的猛虎、北海的蛟龙并称为三害。后来,他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凭着自己的武功除掉了猛虎和蛟龙,成了一个好人。通过这个故事的叙述,学生理解了这两句三字经的含义,读起来也就更有味道了。这堂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相关链接】1.三字经之三奇其一奇,以三字断句,句句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合辙顺律,易读易记;其二奇,结构紧凑,衔接自然,顺理成章,概括性强;其三奇,孕千年中华文化之精髓。2.三字经节选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