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可能性人教版 (3)

上传人:doc****ang 文档编号:119888614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可能性人教版 (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可能性人教版 (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可能性人教版 (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可能性人教版 (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可能性1教学目标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经历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能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具有一定的求实态度和合作意识。2学情分析“概率”是“统计与概率”中的一部分,课程标准将其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内容。由于概率的知识是比较抽象的,三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时有一定的困难。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的不确定现象,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确定事件”、“不确定事件”时,只要让学生能够结合具

2、体的问题情境理解,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就可以了,不必要求学生使用有关术语进行解释。3重点难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故事引入,初步感受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在古代欧洲的某国,一位奴隶冒犯了国王。国王大怒,决定将奴隶处死,奴隶被关进了死牢。按照该国当时的法律,死囚在临刑前还有一次选择生死的机会,那就是由大法官拿来一个盒子,盒子里有两张纸条,分别写着“生”和“死”。如果摸到“生”则生,如果摸到“死”就死。你们

3、认为这个奴隶摸纸条会出现什么结果?师:对,大家用了一个词:可能。就是可能摸到“生”,也可能摸到“死”,两种结果都有可能。师:可是国王一心要让这个奴隶死,于是派人偷偷地把盒中写有“生”的纸条拿掉,换成了“死”字,而大法官并不知道。这下,奴隶的命运会怎样呢?师:看来大家都替他担心了,两张纸条上全都写着“死”,任意摸一张,必定是“死”字,看来这个奴隶一定死,不可能生了。师:别急,听我往下讲。有个好心的知情人把这个情况悄悄地告诉了奴隶。这个奴隶想了一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临刑前,当大法官把盒子拿来要奴隶选择“生”“死”时,这个奴隶拿起盒中的一张纸条,看也不看,猛地吞进肚里,在场的人全惊呆了。同学们

4、,你们猜一猜,他的命运又会怎样呢?师:大家说得太好了。因为他吞了一张纸条,剩下的是“死”,吞下的当然就是“生”了,他不可能死了。小结:故事里的奴隶经历了“可能生,也可能死”,到“一定死”,最后是“不可能死”的过程,是他用智慧赢得了生命。引入课题:生活中的事情就像故事中的一样,有些我们不能肯定它的结果,有些就可以肯定它的结果,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活动2【活动】操作活动,体验感悟确定现象的体验。师:我们先来玩一个摸球的游戏,好吗?游戏准备:老师准备了两个盒子,分别是一号和二号。指名同学按要求放小球:先请1号同学拿5个红球放到一号盒子里;再请

5、2号同学拿2个绿球,3号同学拿2个黄球,4号同学拿2个红球,同时放到二号盒子内;老师再给二号盒内放入2个蓝球。提出问题:先想一想,从哪个盒子里一定能摸出红球?师:大家都认为从一号盒子里一定能摸出红球,那想不想动手摸一摸?教师提出活动要求:a.两人一小组合作。b.一个同学拿起一号盒子,摇一摇,闭上眼睛摸出一个球,另一个帮忙记住摸出的球颜色后,把棋子放进去。接着另一小组同学也按同样的要求做,以此类推。师:你们摸出的球都是红色的。如果再摸,会是什么颜色的呢?为什么呢?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因为一号盒子里全部都是红色的球,所以摸出的球一定是红色的。(板书:一定)师:哪个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绿色球呢?先想一想

6、,再把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说说。小组交流后全班进行交流,教师小结:大家说得很好,一号盒子里只有红色的球,当然不可能摸出绿球了。(板书:不可能)不确定现象的体验。师:哪个盒子里可能摸出绿色球呢?师:大家都认为是二号盒子。我们还是动手摸一摸来验证一下吧。和刚才的要求一样,两人一小组合作。一个同学拿起一号盒子,摇一摇,闭上眼睛摸出一个球,另一个帮忙记住摸出的球颜色后,把球放进去。接着另一小组同学也按同样的要求做,以此类推。师:同学们有的摸出绿色球,有的摸出的却是红色、黄色、蓝色的,都不相同,这是为什么?。小结:我们对摸出的球是什么颜色不确定,这时就要用哪个词来描述?(板书:可能)。感悟提升。师:你能

7、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描述这幅图画?(出示幻灯片)活动3【活动】联系生活,加深理解师:刚才大家说得很好,(课件出示课本第105页例2)例2是几种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现象,下面就请同学们完成课本第105页例2的内容,就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进行判断,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后汇报。师:同学们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分歧,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吗?老师专门就中国的出生人口做了一项调查,请大家看资料:中国每年出生的人口是1100万左右。把这个数据具体到天数,中国每天出生的人口是2.08万,如果精确到秒,中国平均每4.15秒就有一个小公民出生。师:哇!的确是非常惊人。同学们,4.15秒只是眨几下眼的工夫,我国

8、就有1个新生儿出生。你们想想全世界每秒该有多少新生儿出生呀,每天就更多了。那么每天都有新生儿出生是“一定”的吗?师:看来大家都能判断出哪些事件一定发生,哪些事件可能发生,哪些事件不可能发生。生活中像这样的事情很多,你能用“一定”“不可能”或“可能”说一说吗?活动4【练习】巩固练习,强化新知1猜一猜。2涂一涂(课本练习二十四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设计涂色方案,学生涂完后在全班展示。活动5【讲授】教学反思1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因而,我创设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学生在这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逐步丰富起对不确定及确定现象的体验。这样

9、,整个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就成为“游戏猜测体验推想验证”的活动过程,使学生在活动中亲历数学,体验数学。2把数学学习归于生活的背景之中。“一定”、“可能”、“不可能”是三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在教学本节课时,整个教学过程始终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情境。例如,让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生活中的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同时还创设了学生喜爱的故事情境,真正做到了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3注重情感与评价激励有机结合。情感态度与自信心作为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中,我的许多课堂即时评价对学生的情感投入起着积极的激励作用。即有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的评价,也有对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更重要的是有对学生学习情感的评价。总之,通过这节互动式的数学教学,学生不只是学到了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比较准确的数学语言去描述生活中的可能性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