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学)案(一)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9888609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 页数:92 大小:3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学)案(一)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学)案(一)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学)案(一)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学)案(一)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学)案(一)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学)案(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学)案(一)(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目 录第1课 问声好森林水车夏天的阳光早上好小麻雀第2课 幸福的歌快乐的罗嗦乃哟乃 彝家娃娃真幸福第3课 音乐会青蛙音乐会百鸟朝凤快乐的音乐会唢呐配喇叭第4课 咯咯哒母鸡叫咯咯第5课 童趣小狗圆舞曲跳圆舞曲的小猫打花巴掌蜗牛与黄鹂鸟第6课 跳起舞四小天鹅舞曲糖果仙子舞曲(欣赏课)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小红帽第7课 大海的歌海上风暴云海第8课 新年好小拜年过新年第一课 问声好森林水车教材分析这是德国作曲家艾伦贝格创作的名曲,与在钟表店里森林中的铁匠并列为三首著名的描绘性的标题乐曲,音乐形象鲜明生动,描绘了森林景色和森林中水车转动声及人们欢乐的心情,深受

2、世界各国人民喜爱。乐曲采用回旋曲式,曲式结构为:“序曲 A(主部)B(插部一)A C(插部二)A 结尾”教学目标1.听赏乐曲森林水车,感受乐曲主部与插部不同的音乐形象。2.能记忆乐曲主部主题,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图式。3.能运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乐曲。教学重、难点1.聆听乐曲,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图式。2.教师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1.教师以水车图片及乐曲前奏中的水车音响引入乐曲森林水车。2.如果班里有农村的学生,可请他们介绍水车的作用。二、听赏乐曲主部主题A1.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学生感受主题音乐形象,边听边看曲谱。教师提问:(1)主题A的节奏

3、是舒缓的还是密集的?(比较密集)(2)主题A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小提琴)2.再次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题A,并提问:主题A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回答。3. 再次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题A,要求学生进一步熟悉主题旋律。三、欣赏乐曲1.初次完整聆听乐曲。完整播放森林水车乐曲,并提问:主题A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三次)乐曲森林水车中,主题A在乐曲中出现了三次。除主题A外,乐曲还有序奏、两个插部(分别用B、C来表示)和一个尾声构成。下面我们先听序奏部分。2.听赏乐曲序奏。播放乐曲森林水车序奏部分,学生感受音乐形象,边听边看曲谱(黑板或投影上有主题曲谱)。教师提问:(1)师:序奏部分穿插了

4、什么音响?生:小鸟的鸣叫。(2)师:序奏部分的节拍是几拍子?序奏部分的节奏是舒缓的还是密集的?生:八六拍、舒缓的。(3)师:你联想到什么景象?3.听赏插部B。播放森林水车插部B并提问:(1)师:插部B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生:长笛。(2)师:你联想到什么景象?4.听赏插部C。播放森林水车插部c并提问:(1)师:插部C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生:木管与弦乐。(2)师:你联想到什么景象?5.再次完整听赏乐曲。播放森林水车。乐曲播放结束,教师请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可以用颜色、图式等方式)。用图式表示,可以有多种方案,但教师应注意:主部主题A应该用同样的符号或标记来表示,而插部B、C应该用不同的

5、图式来表示。序奏和尾声也各不相同。如: 用颜色来表示乐曲的结构,道理与用图式表示相同。主部主题A应该用相同的颜色,而插部B、C应该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乐曲为回旋曲式,正确的曲式结构为:序奏 A(主部主题) B(插部一) A C(插部二) A 尾声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只要结构形式与上相同,就是正确的。四、表现乐曲1.教师将学生分成四个组,每个组积极开动脑筋,分别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乐曲序奏、主部主题A、插部B、插部C四个部分。学生按照分组,分别讨论。2.分组汇报(以下分组供参考)。(1)第一组(序奏):用竖笛吹奏序奏部分。(2)第二组(主部主题A):模仿水车运转动作。(3)第三组(插部

6、B):女生的舞蹈。(4)第四组(插部C):打击乐器伴奏。如果教师、学生能力较强,第四组也可由男生、女生舞蹈来表现:当木管乐器组演奏时,男生舞蹈;当弦乐组演奏时,女生舞蹈,好似男生、女生欢乐地对话。随音乐完整表现乐曲。注意:因乐曲序奏部分是G调,如果用C调竖笛吹奏,与乐曲调高不符。故乐曲序奏部分,教师不播放录音,让学生吹奏竖笛替代。播放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开始,学生随录音开始表演。五、课堂小结乐曲森林水车,是由德国作曲家艾伦贝格创作的。这首乐曲与我们曾经欣赏过的在钟表店里森林中的铁匠并列为三首著名的描绘性标题音乐。它音乐形象鲜明,描绘了森林中水车的转动、人们欢乐歌舞的热闹场面,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

7、爱。课后反思:学生对这首乐曲很感兴趣,听乐曲之前一定要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找到答案,有利于集中学生听乐曲的注意力。采用先整体感受乐曲旋律,后分段进行教学讲解,最后再整体欣赏,这样的教学方法非常有针对性,欣赏的主次很分明,教学环节非常清晰,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感到很清楚,不糊涂用动作表现听到的所有声音,学生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还很好的将学生听的注意力很容易的集中起来了介绍水车和作者的创作背景,进行美文讲解,更有助于学生很好的学习,记忆主题旋律更深刻更持久加上动作,用拍手,拍腿为乐曲伴奏,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聆听能力,辨别能力要关注学生,注意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眼神,及时把学

8、生的注意力拉回来。教师要及时的对动作进行规范,做起来才不会显的太乱让学生能够持久的记忆主题旋律夏天的阳光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指导思想:本课以培养学生音乐表现为主,加强对歌曲整体的感受。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歌曲享受到美的愉悦。 理论依据:本课的核心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师指导下,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并通过分析、讨论获得答案。引导学生在感悟、体验中学习。教学背景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这是一首瑞典民歌,为带再现的二段曲式结构的大调歌曲。歌曲中出现了几处六度大跳,学生在演唱时会出现音准问题。另外,歌曲中AB两乐段的第二乐句,都是以前一乐句为原型,作下行二度自由模进,使歌曲听起来更活泼,

9、更上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2、学生情况分析我校学生从二年级就要求会演唱附点八分音符,试唱过音乐小屋蜻蜓等歌曲的曲谱,本课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演唱歌曲旋律,并解决连续的下行五度和上行六度音程的音准。课前要求学生预习曲谱,试唱为学习本课作准备。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本课采用练习音程分乐句感受歌曲完整聆听练习曲谱歌曲演唱等步骤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旋律特点,用听、说、唱、辨等手段进行实施。4、技术准备用word文档打出的曲谱,扫描的歌篇;用音乐软件做出的歌曲音乐;自制旋律卡片,用ppt制作的课件等;各种软件制作的音乐、图片、乐谱紧密结合,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也

10、使整个教学过程清晰明了。5、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对策本课重点为指导学生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夏天的阳光而难点则是解决歌曲旋律中出现的大跳音程以及一字一音的演唱。解决方法:教师范唱+找旋律特点+打拍+划手势图+练习演唱另外此歌曲我反复演唱后发现,歌曲定调略高,二年级学生演唱起来会有些吃力。所以我认为这也是一个难点。解决办法:教师示范+提示学生演唱方法+指导学生练习教学目标设计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歌曲,感受这首瑞典民歌欢快的音乐风格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过程中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2、过程与方法在学习歌曲过程中,启发学生观察、分析、了解乐句之间联系,旋律发展手法。通过演唱曲谱,进一步培养学生自己

11、学习音乐的主动性。3、知识与技能结合歌曲教学,指导学生用非连音唱法演唱歌曲夏天的阳光学生能够准确的演唱歌曲曲谱知道这是一首瑞典民歌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本课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分别为:初始环节、发声练习 实施环节、学习歌曲 结束环节、分析乐段三个环节紧密相连。一、音程接龙、发声练习阶段目标:练习三度音程,上行与下行交替演唱,解决音准。 1、出示旋律练习:师生接唱三度音程,教师做着柯达依手势提示学生。 要求:音准。用比较弱的声音演唱 2、大跳音程练习(难点)出示: 下行五度音程练习演唱 指导学生演唱 3、指导节奏讨论:对比一下,哪种好?附点音符X X结论:(有附点音符的更加活泼跳跃)指导学生演唱

12、,并启发学生准确演唱连续的附点音符,最后一小节用手势左右拍腿打出附点强弱动作。设计意图:练习演唱附点音符,并进一步熟悉旋律。板书:夏天的阳光 瑞典民歌二、聆听歌曲,学习演唱阶段目标:学习歌曲曲谱,准确演唱附点音符后进行歌曲学习,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感受欢快的歌曲情绪,了解歌曲为瑞典民歌。1、 学唱曲谱 出示标题:瑞典民歌夏天的阳光这是一首瑞典民歌夏天的阳光,聆听音乐找出与发声练习相同的旋律聆听瑞典民歌,感受连续出现的附点音符节奏。学生自学曲谱方法:听琴演唱 指导音准 此处的3 和2 两个音容易唱不准,尤其是2 ,很容易唱成3,针对这种情况,设计学生在音乐书上将两个音符圈出进行提示

13、的方法,这样学生再演唱就会注意。 连续的附点音符演唱,我会用范唱的方法 指出演唱时要用非连音唱法,这样能够表现歌曲的灵巧,活跃性。2、学唱歌曲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填词演唱,了解歌曲内容,体会歌曲意境。、随音乐默唱、随音乐轻声哼唱、教师范唱并指导歌曲中间部分提示咬字清晰,演唱准确选择:此歌曲应用什么样的演唱方法?非连音唱法演唱或连音唱法?让学生观察歌谱,可以试唱一两句。答案:非连音唱法,因为曲谱中几乎没有连音线,而且附点音符本身就给人跳跃的感觉。所以不适合连音唱法。3、探索旋律特点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音乐的奥秘,自己找到答案。思考:歌曲中有什么旋律特点?启发学生观察歌曲旋律、分析弄

14、清旋律进行特点答案:以前一乐句为原型,作下行二度自由模进还有开始两个乐句也是。(略)讨论:这样创作有什么效果?把问题抛出,激发学生思考,联想。4、完整演唱歌曲设计意图:运用不同方法巩固歌曲 用自由演唱,小组演唱等形式巩固歌曲 师生合作演唱歌曲(生唱一声部,师唱二声部)总结:演唱形式为合唱歌曲三、分析歌曲乐段(结束环节)阶段目标:启发学生观察、分析、了解乐句之间的联系,并分出乐段。知道本课是带再现的二段体结构歌曲。1、划分乐段预设:学生能分出两个乐段,但不了解什么是再现。2、简单讲解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一乐段中第四乐句在二乐段后再次出现,我们管这种形式叫带再现的二段体结构,这册书里我们还会学习两首这种曲式结构的歌曲。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1、能用非连音唱法演唱歌曲夏天的阳光2、知道这是一首瑞典民歌3、了解歌曲的曲式结构为是带再现的两段体教学反思:“夏天的阳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