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复习专题四遗传变异与进化1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课件

上传人:1818****572 文档编号:119885447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生物复习专题四遗传变异与进化1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复习专题四遗传变异与进化1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复习专题四遗传变异与进化1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复习专题四遗传变异与进化1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复习专题四遗传变异与进化1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生物复习专题四遗传变异与进化1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生物复习专题四遗传变异与进化1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课件(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四遗传 变异与进化第1讲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网络构建 知识自填 必考点一基因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夯实基础 查漏补缺1 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 不存在相互作用B 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 性状表现也不同C 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D F2的3 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有关知识 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 可能存在相互影响 如F2中出现9 3 4这样的性状分离比 故A项错 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 杂合子与显性纯合子性状表现相同 故B项错 测交方法可检测任一未知基因型

2、 故C项错 F2的3 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故D项对 2 现有两个纯合的某作物品种 抗病高杆 易倒伏 和感病矮杆 抗倒伏 品种 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 高杆对矮杆为显性 但对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 回答下列问题 1 在育种实践中 若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 一般来说 育种目的是获得具有 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2 杂交育种前 为了确定F2代的种植规模 需要正确的预测杂交结果 若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来预测杂交结果 需要满足3个条件 条件之一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且符合分离定律 其余两个条件是 3 为了确定控制上述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满足上述3个条件 可用

3、测交实验来进行检验 请简要写出该测交实验的过程 答案 1 抗病矮杆 2 高杆与矮杆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且符合分离定律 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3 将纯合抗病高秆与感病矮秆植株杂交 产生F1 让F1与感病矮秆杂交 解析 1 杂交育种的目的是获得集多种优良性状于一身的纯合新品种 从题意知 抗病与矮杆 抗倒伏 为优良性状 2 孟德尔遗传定律研究的是真核生物细胞核基因的遗传特点 故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应位于细胞核 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 测交是指用杂合子和隐性纯合子杂交 而题干无杂合子 故应先杂交得到杂合子 然后再进行测交实验

4、考点整合 融会贯通1 性状显隐性的判断 2 杂交法 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 子代所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为显性 未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为隐性 3 假设法 若以上方法无法判断时 可以用假设法来判断性状的显隐性 在运用假设法判断显性性状时 若出现假设与事实相符的情况 要注意两种性状同时作假设或对同一性状作两种假设 切不可只根据一种假设得出片面的结论 但若假设与事实不相符 则不必再作另一假设 可直接予以判断 2 两大基本遗传定律的验证方法 1 根据基因位置确定一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则这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则这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5、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 自交法让F1自交 统计F2性状分离比 若符合3 1或9 3 3 1 说明相关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或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3 遗传基本定律中的异常情况 1 分离定律异常情况 不完全显性 如红花AA 白花aa杂交 杂合子Aa开粉红花 则AA aa杂交再自交 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 粉红花 白花 1 2 1 显性纯合致死 Aa自交后代比例为显 隐 2 1 隐性纯合致死 Aa自交后代全部为显性 典例示范1 小鼠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的两对基因控制 其中A a控制灰色物质合成 B b控制黑色物质合成 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关系如下图 思维流程 解

6、析 1 由实验一可知 两对基因控制的F2为9 3 3 1的变式 9 3 4 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故A a和B b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 而且A B 为灰色 A bb aabb为白色 aaBB为黑色 A a控制灰色合成 B b控制黑色合成 有色物质1为黑色 基因I为B 有色物质2为灰色 基因 为A F1AaBb为灰色可证实推论 亲本甲为AABB 乙为aabb 甲和乙为AAbb aaBB性状与题意不符合 由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可知F2中白鼠基因型为Aabb AAbb和aabb三种 灰鼠中AABB AaBB AABb AaBb 1 2 2 4 除了AABB外皆为杂合子 杂合子比例为8 9 由

7、解析可知有色物质1是黑色 实验二中 丙为纯合子 F1全为黑色 丙为aaBB F1为aaBb F2中aaB aaBB aaBb aabb 3 1 2 实验三中丁与纯合黑鼠 aaBB 杂交 后代有两种性状 说明丁为杂合子 且杂交后代中有灰色个体 说明新基因相对于A为显性 本解析中用A1表示 结合F1F2未出现白鼠可知 丁不含b基因 其基因型为A1ABB 若推论正确 则F1中黄鼠基因型为A1aBB 灰鼠为AaBB 杂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1ABB A1aBB AaBB aaBB 1 1 1 1 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黄 灰 黑 2 1 1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联会后 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8、 次级精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由于姐妹染色单体是由同一条染色体通过复制而来的 若不发生交叉互换基因两两相同 应该是4个荧光点 2种颜色 出现第三种颜色应该是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 答案 1 2aabb 38 9 黑aaBB aaBb 2 A显 黄鼠 灰鼠 黑鼠 2 1 1 基因A与新基因所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必考点二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夯实基础 查漏补缺1 家猫体色由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 b控制 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黑猫 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黄猫 其他个体为玳瑁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玳瑁猫互交的后代中有25 的雄性黄猫B 玳瑁猫与黄猫杂交后代中

9、玳瑁猫占50 C 为持续高效地繁育玳瑁猫 应逐代淘汰其他体色的猫D 只有用黑猫和黄猫杂交 才能获得最大比例的玳瑁猫 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 玳瑁猫的基因型为XBXb 全为雌性 因此玳瑁猫不能互交 A项错误 玳瑁猫 XBXb 与黄猫 XbY 杂交 后代中玳瑁猫占25 B项错误 玳瑁猫只有雌性 需要和其他体色的猫杂交才能得到玳瑁猫 C项错误 用黑色雌猫 XBXB 和黄色雄猫 XbY 杂交或者用黄色雌猫 XbXb 和黑色雄猫 XBY 杂交都可得到最大比例的玳瑁猫 概率都为50 D项正确 2 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 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 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 近亲结婚时该遗传

10、病发病率较高 假定图中第 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1 48 那么 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A 2和 4必须是纯合子B 1 1和 4必须是纯合子C 2 3 2和 3必须是杂合子D 4 5 1和 2必须是杂合子 答案B解析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 无论 2和 4是否纯合 2 3 4 5的基因型均为Aa A项错误 若 1 1纯合 则 2为1 2Aa 1为1 4Aa 3为2 3Aa 若 4纯合 则 2为2 3 1 2 1 3Aa 故 的两个个体婚配 子代患病的概率是1 4 1 3 1 4 1 48 与题意相符 B项正确 若 2和 3一定是杂合子 则无论 1和4是同时AA或同时

11、Aa或一个是AA另一个是Aa 后代患病概率都不可能是1 48 C项错误 的两个个体婚配 子代患病概率与 5的基因型无关 若 的两个个体都是杂合子 则子代患病的概率是1 4 D项错误 考点整合 融会贯通1 伴性遗传与遗传定律的关系 1 与分离定律的关系 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 若就一对相对性状而言 则为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正 反交结果有差异常染色体上的基因 正反交结果往往相同 而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正反交结果一般不同 且往往与性别相联系 2 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控制另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性

12、染色体上 解答这类题的原则如下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伴性遗传处理 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分离定律处理 整体上则按自由组合定律处理 3 伴性遗传的特殊性 有些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 Y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 从而存在单个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也能表达的情况 如XbY Y染色体上携带的某些基因在X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 只限于在相同性别的个体之间传递 X 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存在等位基因 这些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后代中的性状表现是否有性别之分 要视具体基因型而定 不能一概而论 如 甲图与性别有关 而乙图与性别无关 4 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联系 在写基因型 表现型以及统计后代比例时一定

13、要与性别联系 2 排除法 确定遗传系谱图 典例示范2 遗传工作者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了一个甲 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 系谱如下图所示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病不可能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B 乙病的遗传方式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C 两病都是由一个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D 若 4不含致病基因 则 1携带甲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 3 思维流程 解析 由系谱中 1和 2正常 生下的 2患病可知 甲病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也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乙病若是伴X显性遗传病 则 5患病 其女儿都应患病 但 3 4 5都正常 因此判断乙病不是伴X显性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

14、传病 对于甲病 3是杂合子的概率为2 3 若 4不含致病基因 则 1携带甲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 3 答案 D 课堂10分钟落实巩固1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 准备了如图实验装置 棋子上标记的D d代表基因 实验时需分别从甲 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 并记录字母 此操作模拟了 等位基因的分离 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A B C D 答案A解析两个装置中含有等量的D和d棋子 代表等位基因分离 雌雄个体各产生两种数目相等的配子 从两个装置中各随机取一枚棋子合在一起表示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本实验不能说明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故选A项 2 基因型为AaB

15、bDdEeGgHhKk的个体自交 假定这7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则下列有关其子代叙述正确的是 A 1对等位基因杂合 6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5 64B 3对等位基因杂合 4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35 128C 5对等位基因杂合 2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67 256D 6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与6对等位基因杂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不同 答案B解析1对等位基因杂合 6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 C172 4 1 4 1 4 1 4 1 4 1 4 1 4 1 4 1 4 1 4 1 4 1 4 1 4 7 128 A项错 3对等位基因杂合 4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

16、出现的概率 C372 4 2 4 2 4 1 4 1 4 1 4 1 4 1 4 1 4 1 4 1 4 35 128 B项正确 5对等位基因杂合 2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 C5 72 4 2 4 2 4 2 4 2 4 1 4 1 4 1 4 1 4 21 128 C项错 6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 C172 4 1 4 1 4 1 4 1 4 1 4 1 4 1 4 1 4 1 4 1 4 1 4 1 4 7 128 6对等位基因杂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 C172 4 2 4 2 4 2 4 2 4 2 4 1 4 1 4 7 128 相同 D项错误 3 某遗传病的遗传涉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 已知 1基因型为AaBB 且 2与 3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病 根据以下系谱图 正确的推断是 A 3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B 2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C 1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D 2与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婚配 子代患病的概率为 答案B解析根据 1基因型为AaBB且表现型正常 2却患病可知 当同时具有A和B两种显性基因时 个体不会患病 因为 2一定有B基因 如果也有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