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附解析答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19878397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0.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州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附解析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泰州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附解析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泰州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附解析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泰州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附解析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泰州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附解析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泰州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附解析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州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附解析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1.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习近平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及社会都有责任。B. 12月28日,第九届江苏省中小学校园心理剧优秀剧目展演在徐州市铜山区举行。C. 到目前为止,姜堰区共整改校外培训机构不规范店招店牌39处(其中依法拆除店招店牌18处)D.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2. 下列成语的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元旦放假,北大街上行人 摩肩接踵,络绎不绝。B. 汪曾祺文学造诣深厚,写味道是淋漓尽致,画人物是 惟妙惟肖。C. 我们要高声赞美那

2、些 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北斗英雄们!D. 对于不会的题目,我 自出心裁,一般留到最后才完成。3.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 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这是一个祈使句)B. 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看见过”是谓语,“确实”和“亲眼”都作定语)C. 富贵不能淫选自孟子译注。(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D.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选自李清照的渔家傲。(其中后一句运用了夸张手法)4. 昆虫记中描写了许多昆虫。下列选项不是书中描写的昆虫的一项是()A. 圣甲虫老象虫B. 朗格多克蝎隧蜂C. 蚊子 蚂蚁D. 豌豆象绿蝈蝈5. 下列

3、有关名著内容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 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B. 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是英国昆虫学家,书中处处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和对生命的尊重。C.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全书从古到今,由浅入深,为我们呈现了科学发展的历程。D. 寂静的春天是一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因为它第一次对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观念提出质疑。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6.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诗文原句。_ ,天下谁人不识君。身无彩凤双飞翼, _ 。_ ,为有源头活水来。_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采菊东篱下, _ 。东风不与周郎便, _ 。杜甫的春望中用细节描写抒发诗人内心无尽

4、愁绪的诗句是: _ , _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7.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 冬天像一位饱经cng_桑的老人,虽步伐蹒跚,但他依然主zi_着大自然的格调。他使青松更加傲然,使冬梅更加明艳,使山石更加lnxn_。四、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8. 语文实践活动。 春节即将到来,你所在年级准备组织评选优秀民俗文化遗产项目,你所在班级以“泰州春节民俗”为项目撰写申请报告,请你也来参与吧。 【品诗句知民俗】你班同学搜集了一首关于写春节的古诗,请列举诗中的民俗活动。 甲午元旦孔尚任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乾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

5、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民俗活动: _ 【编短信添民俗】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古时“拜年”主要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等内容。而今,拜年习俗不断增添形式,例如电话拜年,微信、短信拜年等。 请你用一句话编辑一条祝福祖国繁荣昌盛的短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祝福短信: _ 【邀专家讲民俗】年级组邀请泰州民俗学会王会长为同学们介绍泰州地区春节饮食民俗的发展史。会议结束后,学生会主席张亮为感谢王会长起草了一份感谢信。 感谢信中有三处错误:一处语病(画线句),一处表达不得体(画线句),一处格式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 王会长: 您好! 衷心感谢您为我们带来

6、一场关于春节饮食习俗的盛宴。您的讲座词雅句优,精彩绝伦,尤其是您在讲座中传达出的深厚文化气息, 不但让我们对家乡的其他民俗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也激起了我们对家乡饮食习俗的热爱。 同学们由衷地向您表示祝贺并期盼再次聆听您的文化讲座。 最后,祝您身体安康,工作顺利! 此致 敬礼! 2019年1月20日中学学生会第一处: _ 第二处: _ 第三处: _ 五、名著导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9. 根据表格中动物的生活习性,请填写相对应的动物名称完成阅读卡片。生活习性善建巢穴管理家务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地下潜伏4年阳光下歌唱5周动物名称蟋蟀_ _ 六、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7、)10. 阅读朱敦儒的采桑子彭浪矶,回答第8题。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注】本词作于金兵南侵后词人离开故乡洛阳南下避难,途经今江西彭泽县的彭浪矶时。下列诗句与“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抒发情感相似的一项是 _ A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D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赏析上阙“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句子的表达效果。细读全词,简要说说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七、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4.0分)11. 阅读司马光的李存审诫子和富贵不能淫

8、(节选),回答下列各题。 (甲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乙文)李存审出于寒微,尝诫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者凡百余。”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生于膏粱,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诸子皆诺。 【注释】镞(z):箭头。尔曹:你们。膏粱:膏,肥肉。梁,精米。表示精美的膳食。本文指富贵人家。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饿其体肤 _ 尝诫诸子 _ 少提一剑 去乡里 _ 因 授以所出镞 _ 下列选项中的“之”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_ 例句:命藏之 A汝

9、 之不惠(愚公移山) B称善者久 之(周亚夫军细柳) C居天下 之广居(富贵不能淫) D操蛇之神闻 之(愚公移山)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尔曹生于膏粱翻译下列句子。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请简要概括甲乙两文主旨的相同之处。八、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38.0分)12. 阅读赵雨的蟋蟀的“五德”,回答下列各题。 民间有谚:“秋天到,蟋蟀叫。”这似乎暗示,在所有的秋虫中,蟋蟀的名头是最大的。有人说这主要是因为蟋蟀好斗,它在 一 定 程 度上满足了人性中“求胜”的心理;也有人说,蟋蟀的“名声”是大唐后宫“捧”出来的,再加上后来几位著名“玩蟋蟀”历史人物

10、的推波助澜,蟋蟀想不出名都难。 蟋蟀,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其俗名有蛐蛐、夜鸣虫、将军虫、秋虫、斗鸡、促织、地喇叭等之多,其习性的确如民间所说也算是“风流虫”,故而它在花鸟虫鱼“四大风雅公子”中争议最多,既为峨冠博带的皇帝高官所宠幸,也令荆袍皂衣的平头百姓所钟爱。据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待到秋时,宫中妃妾辈皆以小金笼捉蟋蟀,困于笼中,置之枕函畔,夜听其声。意思是说,唐朝后宫的女性为了打发寂寞或驱遣相思之苦,把买来的蟋蟀装进小金笼里,放在枕头旁听其鸣叫。 白居易在禁中闻蛩中写道:“西窗独暗坐,满耳新蛩声。”意思是说,他在宫禁中听到到处有蟋蟀的叫声。 养蟋蟀是怎么由“听其声”变成“观

11、其斗”的呢?负暄杂录里说得言辞凿凿:“斗蛩(蛩,即蟋蟀)之戏,始于天宝。长安富人刻象牙笼蓄之,以万金付之一斗。”由此可见,玩蟋蟀的始作俑者虽然是唐朝后宫的妃子,但将“斗蟋蟀”广泛用于赌博的还是达官贵人,进而就出现了历史上臭名昭著的“蟋蟀皇帝” -明宣宗朱瞻基、“蟋蟀丞相”-南宋的贾似道。由此,老百姓便迁罪于蟋蟀,认为此虫祸国殃民。 其实,蟋蟀是无辜的。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大书法家黄庭坚以及文学大师曹雪芹等也都喜欢养蟋蟀玩,尤其黄庭坚还总结出蟋蟀有“五德”,真是匪夷所思。他说这虫儿:“鸣不失时,信也;遇敌必斗,勇也;伤重不降,忠也;败则不鸣,知耻也;寒则归宁,识时务也。”不过,对照小时候玩蟋蟀的况

12、味,又不得不承认黄老先生总结得很有道理。 看来,养宠物玩的长志与丧志,全在于人而非物。草圣王羲之也以事实证明了,养宠物,会玩才是硬道理。晋书载,王羲之听说山阴道士养了一群鹅,便前去观赏。在道士的请求下,王羲之以抄写道德经换了几只鹅,高高兴兴地“笼鹅而归”。从此,王羲之钻研书法,往往观鹅形态下笔,执笔时,食指像鹅头般昂扬微曲;运笔时,则像鹅掌拔水。王羲之模仿鹅的形态,挥毫转腕,所写的字雄厚飘逸、刚中带柔。阅读全文,下面说法 不 正 确的一项是 _ A蟋蟀“名声”大,是因为唐朝后宫女性热衷于“斗蟋蟀”赌博,后来又有“蟋蟀皇帝”“蟋蟀丞相”的推波助澜。 B第段引用负暄杂录记载内容,是为了说明达官贵人

13、将斗蟋蟀广泛用于赌博。 C苏东坡、黄庭坚、曹雪芹等人喜欢蟋蟀主要是因为爱其“品德”。 D王羲之“笼鹅而归”,观赏并模仿鹅的形态写字,形成自己的书法特点。按要求回答问题。 第段句子“它在 一 定 程 度上满足了人性中求胜的心理”中的加点词“一定程度”能否删去?为什么? 分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有人认为文章第段内容与本文的说明内容-蟋蟀的“五德”完全没有关系,可以删去。你认为可以删去吗?为什么?13. 阅读“娘炮”之风当休矣(有删减),回答下列各题。 清代名士龚自珍曾借助“病梅”的隐喻,对病态审美造成的不良社会后果表达忧思。 让他没想到的是,在互联网时代的流行文化中,类似“病梅”一般的审美趣味依

14、然很有市场。 “油头粉面 A4腰,矫揉造作兰花指”,这句顺口溜描述的正是时下某些所谓“小鲜肉”偶像令人错愕的形象与做派。 当越来越多的“娘炮”及其言行刷屏霸屏,成为一些人热捧、哄抬的对象,人们对这种“辣眼睛”的反常现象不断表达担忧和反思。 与出于艺术表现考虑的“反串”“异装”不同,当下流行的“娘炮风”,是一种刻意强化并扭曲呈现的“人设”:他们看起来性别模糊却妆容精致,长身玉立却如弱柳扶风,动辄把“讨厌”“吓死宝宝了”“小拳拳捶你胸口”挂在嘴边;他们既在电影电视中这样演,在综艺节目和日常生活中也同样“入戏” 由“嫩”到“美”进而“娘”,这种病态审美的递进耐人寻味。“娘炮”不是一天养成的,它是“颜值消费”和眼球经济跑偏的结果,更是文娱圈子奢靡浮夸之风的新变种。 开放多元的社会,审美自可参差多态,各得其所。然而,凡事都应有度,越过底线就会走向反面 -不是审美,而是“审丑”。 热捧“小鲜肉”、渲染“娘炮风”的娱乐造势传递出让人担忧的倾向:在“论美貌你是赢不了我”的喧嚣中,“演员的自我修养”显得无足轻重,一些人演技很烂却拿着天价片酬,各种任性都被惯出来了;在“娱乐至上”“流量为王”的误区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