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方向_基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与实践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9876715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PPT 页数:128 大小:4.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教学的方向_基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课堂教学的方向_基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课堂教学的方向_基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课堂教学的方向_基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128页
课堂教学的方向_基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的方向_基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的方向_基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与实践(1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教学的方向 基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与实践 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连珂 P2 什么的 一致性 学习目标链的一致性课程标准 课程纲要目标 课时目标的一致性标准 教学 评价的一致性教 学 评的一致性 体系层面 实施层面 叙写学习目标 技术对于愿意提高自我的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时间对于掌握技术是必须的 先送给老师们两句话 叙写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的呈现 认识分数教学内容 教材第91 93页 练习二十二的第1 3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 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会读 写几分之一 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2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3 在动手操作 观察比较中 培养学

2、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 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圆的周长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一册第89页至91页教学目标 1 学生知道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 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理解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通过对圆周长的测量和计算公式的探讨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新能力 合作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3 通过教学 渗透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 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年月日 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生活经历和年历卡掌握 年月日 的有关知识 了解有关闰年的知识 掌握判断闰年的方法能力

3、目标 通过年历卡自主探索 发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 几个小月 在合作交流中发现二月份天数变化的规律 并完成表格 通过设计年历编排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 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 通过认识时间谚语学会珍惜时间 找规律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8 89页例1 例3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通过观察 猜测 实验 推理等活动 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2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 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通过教学活动 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 操作及归纳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4、 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以 目的 代替 目标 如 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含糊其词 难以评价 如 掌握 初步学习 行为主体是教师 而不是学生 如 使学生 帮助学生 培养学生树立 观点 陈述空泛 如 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或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陈述学习的内容或课堂的活动而非学习的结果如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目标的误用 课程标准中一般用描述学生内部心理过程的术语来陈述概括性教学目标 如 知道 理解 掌握 等 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学生是否 理解等式的性质 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学生是否 会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 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学生能否 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

5、的一些事物 思考 现实的教学 深挖洞 广积粮预设教学想起教学目标 撰写教案添上教学目标走进课堂忘记教学目标 课堂讲授丢掉教学目标 离开课堂扔掉教学目标 目标是什么 目标之尴尬 1 目标是方向 2 目标是结果 3 目标是程度 4 目标尽量要被评测 细化 5 目标能指导学生学习 教学目标本应存在的四种形态 凝缩在课程标准中释放在教学设计里体现在课堂教学上表现在作业设计内 课程 小学数学教材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88 89页课题 方程学习目标 1 结合天平情景 说出方程的含义 2 正确找出简单情景中的等量关系 并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3 通过观察 分类 分析 归纳等数学活动 初步感受方程思

6、想 叙写学习目标 布鲁姆 教育目标分类学 安德森 学习 教学和评价的分类学 学习目标的内涵 两个话语系统 教学论话语 课程论话语在教学论话语体系中 有 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有的甚至用教学任务来代替教学目标在课程论话语体系中 有 教育目标 课程目标学习目标 预期学习结果 从学校内部课程系统来看 学习目标的层次 宽泛 狭窄 单元目标 学期 模块目标 学段 水平目标 内容标准 学科课程总目标 学校愿景和培养目标 课时目标 不可测量 行为指标 学习结果的表现形式 具体的 可直接观察和测量的行为表现 学习目标 可测 学习目标的构成要素 行为主体 谁学行为表现 行为动词 核心概念 学 到 什么行为条件 学习

7、环境 怎么学 如何展现 表现程度 学到什么程度 学习目标的表述 主体 行为表现 动词 核心概念 行为条件 表现程度 注意 学习目标中反映学习程度 学习质量 的要素不仅仅是 表现程度 一个 行为主体 行为动词 核心概念 行为条件 都可反映学习质量水平 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群体 个体 具体 宽泛预设 生成外显 内隐结果 过程 进展成果 体验 创造最优表现 通常表现直接测量 间接推测 学习的条件 展现行为的条件 辅助手段或工具提供信息或提示时间 次数 空间等数量的限制完成行为的情景 用以评量学习的表现或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是达到目标的最低表现水准形容词 副词 表现程度 还包含在 样例 分解 通过观察 操作

8、 初步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的特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第一学段 第一步 分析陈述方式 句型结构和关键词 通过观察 操作 初步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的特征 陈述方式 结果性目标 句型结构 行为表现 行为条件 表现程度 第二步 分析行为表现扩展或剖析核心概念和行为动词 指认 辨别 归纳 发现 说出 第三步 确定行为条件 指认 辨别 归纳 发现 说出 在不同的实物或模型中 通过观察 通过对不同图形的观察 通过拼图和 或 比较两种图形 通过小组讨论 第四步 确定行为表现程度 指认 辨别 归纳 发现 说出 在不同的实物或模型中 通过观察 通过对不同图形的观察 通过拼图和 或 比较两种图形 通过小组讨论 准确

9、地 自主地 在教师提示下 通过观察 操作 初步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的特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第一学段 第五步 综合上述思考 写出学习目标 注 叙写时可省略 行为主体 最后确定的学习目标 在不同的实物或模型中 通过观察 准确地指认长方形和正方形 在不同的实物或模型中 通过观察 准确地辨别直角 通过对不同图形的观察 准确地说出正方形 长方形由四条相连的边和四个直角组成 通过拼图和 或 比较两种图形 自己发现长方形 对边相等 和正方形 四边相等 的边长特征 通过小组讨论 在教师的提示下 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 课程标准中目标的描述 结果性目标1 知识了解 说出 背诵 辨认 列举 复述等理解 解释

10、 说明 归纳 概述 推断 整理等应用 设计 辩护 撰写 检验 计划 推广等2 技能模仿 模拟 再现 例证 临摹 扩 缩 写等独立操作 完成 制定 解决 绘制 尝试等迁移 联系 转换 灵活运用 举一反三等体验性目标经历 感受 参与 寻找 交流 分享 访问 考察等反映 认同 遵守 接受 欣赏 关注 拒绝 摈弃等领悟 内化 形成 具有 树立 热爱 坚持 追求等 表现性目标复制水平 从事 做 说 表演 模仿 展示 复述等创作水平 设计 制作 描绘 编织 扮演 创作等 2020 1 20 常用行为动词 认知领域 1 描述记忆 识别 描述 陈述 叙述 匹配 选择 列出 说出 默写 2 描述理解 归类 解释

11、 总结 翻译 转换 重述 区分 概括 抽象 3 描述应用 演示 计算 解答 修改 安排 操作 联系 运用 预测 4 描述分析 比较 对比 分解 图示 分隔 排序 划分 质疑 推测 5 描述评价 评判 批评 评价 评估 鉴别 支持 解读 选择 挑选 6 描述创造 组织 组合 综合 整合 设计 生成 构建 修订 创造 数学课堂评价目标的动词用表 案例一课程 小学数学教材版本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分解内容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第二学段 空间与图形 认识三角形 第一步 分析句型结构及找出内容标准中的关键词 句型结构 内容型 认识三角形 中的关键词是动词 认识 核心概

12、念是三角形 叙写学习目标 第二步 分析关键词 构建概念图 扩展核心概念 第三步 根据概念图 分解 剖析 行为动词 认识是描述内部心理变化的词语 我们要把它转化为可观察 可测量的具体行为的词语 第四步 根据概念图 确定行为条件 第五步 根据概念图 确定行为表现程度 第六步 综合上述思考 叙写出学习目标 1 能够准确表述三角形的特征 2 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观察 思考 比较 能够有条理地归纳三角形的定义 3 能够借助工具准确画出三角形的高 4 会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这是一个最简单的内容型目标的叙写例子 是模仿性的叙写学习目标的例子 案例二课程 小学数学教材版本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科书人教

13、版四年级下册课题 小数的加减法 1 会进行简单的小数加 减 乘 除运算及混合运算 2 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体会加与减 乘与除的互逆关系 3 会解决有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4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 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养成估算的习惯 5 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几个课标囊括句型结构的四种形式 关键词不唯一 这是一个多课标要求 所以分解只能采用聚合的办法 第一步 分析句型结构和关键词 第二步 扩展或剖析核心概念 第三步 扩展或剖析行为动词 第四步 确定行为条件 概念体系 行为条件 学生经验 第五步 确定行为表现程度 第六步 综合上

14、述思考 写出学习目标 1 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法 2 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减法 3 能表述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实际上 更多的是理解 4 能说出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5 能运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6 能选择合适估算方法 7 体会类比 迁移的数学思想方法 一节课应该有多少目标 知识点就是学习目标吗 1 结合比赛情境 通过自主探索 能表述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2 能运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会主动进行估算 3 在探索 合作 交流的过程中 获得类比 迁移的数学思想方法 对学习目标进行进一步的概括梳理 第一阶段 扩展或剖析核心

15、概念如果是课标教材 简单 明晰的内容型目标 直接采取第二步做法 更多的 是对涉及本节课知识体系的重新建构 对叙写学习目标的进一步诠释 扩展或剖析行为动词剖析行为动词就是对 所对应的知识 进行最合理的处理手段 行为动词要求是外显的 可评测的 行为动词是分级的 对叙写学习目标的进一步诠释 确定行为条件确定行为条件本质上是考虑 上课时完成知识教学所在的情景 活动 环节 对叙写学习目标的进一步诠释 确定行为表现程度行为表现程度是各级 影响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或范围等 主要有辅助手段或工具 提供信息或提示 时间的限制 完成行为的情景等 的某个标准 标准 一般是不同层次的最低标准 对叙写学习目标的进一步诠释

16、 综合上述思考 写出学习目标 简单的内容型目标一般是一个学习目标对一个概念 一般要对初步得到的学习目标进行整合 一般的 学习目标是有序的 对叙写学习目标的进一步诠释 剖析核心概念 对教材知识体系梳理与建立剖析行为动词 课堂上对不同知识点的处理行为确定行为条件 课堂情境 活动 设计确定行为表现程度 因材施教目标分解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程序 而且是复杂的专业判断 整体上考虑 叙写学习目标 设计目标时就考虑了完成目标的手段课堂上教学活动 情景 必然围绕目标进行开展真正落实有效教学 叙写学习目标等于提前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叙写学习目标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叙写学习目标是基于标准的教学之所有基础叙写学习目标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在叙写学习目标过程中 不要过分追求各项要素的准确 情感领域各个层次的目标和结果 2020 1 20 常用行为动词 情感领域 1 描述接受水平的动词 承认 体验 分享 参与 接受 访问 参观 经历 2 描述认同水平的动词 同意 支持 拥护 愿意 反对 拒绝 采纳 赞许 3 描述内化水平的动词 热爱 追求 坚持 抵制 献身 承诺 保持 养成 动作技能领域各个层次的目标和结果 20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