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19876328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4.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9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答案】B【解析】A项,迸溅(bng)。C项,虚妄(wng)。D项,推崇(chng)。【提示】要做好本题,就要认真阅读选项中每一个加点字的读音,特别是字形相似,而读音不同的字。这样就一定能够选出正确的答案。【考点】汉字的字音2.【答案】C【解析】A项,见异思迁。B项,袖手旁观。D项,鞠躬尽瘁。【提示】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考点】汉字的字形3.【答案】A【解析】A项病句

2、的修改不正确。病句类型是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即可。【提示】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4.【答案】B【解析】B项歇后语中的人物和情节与水浒传无关。刘备、孔明都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不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提示】解答此类题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名著中的作家作品常识、人物、主要情节等进行全面的把握。根据对水浒传的积累回答即可。【考点】名著人物;名著情节5.【答案】D【解析】A项“你快点,别耽误了我卖货,影响了我的收

3、入”语气过于强硬。B项“你别着急”不符合题干“顾客说:我只能等半个小时”的语境。C项“务必”“耽误了卖货,老板扣你工资,别说我没提醒你”语气过于强硬。所以选D项。D“小张,请你在半小时之内把刚到货的新型号相机送几台来,有顾客等着看。辛苦你了,谢谢!”【提示】答题时要注意说话对象,说话要符合说话的身份,口气要委婉,要易于人接受。【考点】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6.【答案】C【解析】本题是语句衔接题目。根据“前后照应一致”原则,“搬来的砖石”对应“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栽下的树苗”对应“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写下的片段”对应“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提示】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

4、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考点】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7.【答案】(1)壮士十年归(2)日月之行(3)去年天气旧亭台(4)单车欲问边(5)城春草木深(6)山水之乐(7)心远地自偏【解析】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此题要注意“壮

5、”“亭”等字的书写。【提示】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考点】名篇名句默写二、阅读8.【答案】(1)询问(2)破【解析】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有古今异义词,如“质”:询问。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敝”在现代汉语中也有“破旧”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提示】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

6、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考点】课内文言文阅读9.【答案】(1)我小时候就爱好(喜欢)读书(学习)。(2)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解析】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余”:我。“即”:就。“嗜”:爱好。“以”:因为。“口体之奉”:吃的穿的。【提示】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

7、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考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10.【答案】这是写老师发怒时他求教的情景,作者不敢出一言以复是因为作者对师者的尊重与敬服,而且体现作者对求学的渴望,求学态度的诚恳。【解析】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说一个字辩解。此句描写的是写他在求教时老师发怒时的情景。结合上文“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的学习兴趣及条件,“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8、”的求师行为,可见作者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体现出诚恳的求学态度。当然,这也说明作者对师者的敬重。【考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11.【答案】古琴的有效弦长特别长,振幅大,振动时间久。【解析】通读全文后,根据题干要求找到答案区域,提取相关句子作答即可。如古琴在演奏中会出现独有的“走手音”的原因,可直接提取第2段“然而古琴却没有这样的缺憾。古琴的有效弦长特别长,振幅大,振动时间久”一句作为答案。【考点】文章内容理解12.【答案】它所造就的线状音迹能让声音产生游动感。它可以使古琴的琴音产生逐渐弱化的听觉效果。【解析】筛选信息有三个原则:带着题目,通读全文,把握大意。对照考题,找到答题区,筛选出相关的语言材

9、料,选好答题的角度,组织好答题的语言。快速浏览全文,验证答案。如可直接提取第2段“走手音的特点之一,就是它所造就的线状音迹能让声音产生游动感”,第3段“这个特点就是它可以使古琴的琴音产生逐渐弱化的听觉效果”作为答案。【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13.【答案】(1)列数字(2)作比较【解析】(1)“3000多年”明显是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古琴有着悠久的历史。(2)“多数乐器的音域取向是向中高音区发展,而古琴是往低音区和超低音区发展”一句,把多数乐器的音域取向与古琴的音域取向作比较,说明古琴“能营造出独特的幽深效果”。所以此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考点】辨析文章的说明方法14.【答案】古

10、琴是往低音区和超低音区发展这往往能给听琴者低沉、悠远的感受。古琴的“走手音”和自身的音域特点使它有了独特的高韵。人们在欣赏古琴演奏时,会感觉琴音绵长不绝。深邃悠远,会情随音动,觉得幽深的情思萦绕心底,经久不散。【解析】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提取要点,根据题干要求找到关键句提取即可。如写“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受的语句可直接提取文章第4段“而古琴是往低音区和超低音区发展。这往往能给听琴者低沉、悠远的感受”,第5段“人们在欣赏古琴演奏时,会感觉琴音绵长不绝,深邃悠远,会情随音动,觉得幽深的情思萦绕心底,经久不散”等句作为答案。【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15.【答案】这棵果树是丈

11、夫走时种下,成为小区风景也暗示丈夫离开的时间长,妻子一人的寂寞,同时梨树花开花落给人以美的享受。【解析】此题为解释原因题,首先要先找到问题在文章中位置,因为答案往往就在问题处,找到了问题就找到了答案。此题也不例外。如问题与答案都在第1段。“已长成了小区里的风景”中的“长成”说明时间之久,也就是说这棵果树是丈夫走时种下,暗示丈夫离开之长使妻子倍感寂寞。“风景”根据文章给出的注释“一定地域内由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现象(如雨、雪)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景象”可以分析出是美的事物。具体到梨树,指它的花开花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以此说来,梨树“已长成了小区里的风景”。【考点】文章内容理解16.

12、【答案】(1)旧主人:她会主动给孩子们机会,有孩子趴在围墙上探头探脑的时候,她会回到屋里去。面对孩子们探头探胞的举动,她甚至故意敞开了院门。(2)新主人:不容孩子们打这些果子的主意。一发现有孩子在国墙外探头探脑或站在围墙上偷摘果子,就高声呵斥,甚至去买了防护网安在围墙的上头这样:一树的果实被罩在了围墙里,谁也够不着。等梨子成熟后,架了梯子,一个个摘下来,那些梨分装在许多塑料袋里,然后,一家一家地送,让四邻品尝。【解析】提取概括类的题目,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提取答案的范围,即在文章中寻找段落。然后从前向后精读文章,抓住其中切题的信息,将它们提取出来。最后根据这些语句组织成切题的合乎要求的答案。“旧

13、主人”的做法可提取第2段“她会躲在屋里看孩学们偷摘果子而发笑,孩子们的得逞,也是她心里的一份满足和快乐”“当她看不见孩子们身影的时候,思念的烦闷和寂寞就又会袭上地的心头”等句分析,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新主人”的做法可提取第7段“但他却不容孩子们打这些果子的主意。他一发现有孩子在国墙外探头探脑或站在围墙上偷摘果子,就高声呵斥,他甚至去买了防护网安在围墙的上头这样:一树的果实被罩在了围墙里,谁也够不着”,第8段“他将那些梨分装在许多塑料袋里,然后,一家一家地送,让四邻品尝”等句分析,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考点】文章内容概括17.【答案】(1)旧主人因为丈夫不在,她一个人是寂寞、烦闷的,而孩子们来

14、偷果子给地寂寞的生活带来了趣味与生机。(2)想要砍掉梨树,认为这棵果树害的他的孩子受伤;这棵树本身没有错,错的是梨树的主人,它过去的主人是善良的,任由孩子们采摘果子,但恰恰如此,让那一树果实,成为了一树的诱惑,诱使孩子们学会了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诱使孩子们去遭遇这种获得而带来的危险;这棵树已经是小区的一道风景了,小区的人们已经习惯了梨树的存在。【解析】(1)通过对第2段“她会躲在屋里看孩学们偷摘果子而发笑,孩子们的得逞,也是她心里的一份满足和快乐”“当她看不见孩子们身影的时候,思念的烦闷和寂寞就又会袭上地的心头”等句分析,旧主人因为丈夫不在而寂寞、烦闷,而孩子们来偷果子给地寂寞的生活带来了趣味

15、与气氛。(2)答题时要联系到第4段“有个孩子贪恋树顶上的一枚果子,爬上了树,结果摔了下来,折了腿”等句,这句话是说梨树过去的主人出于善良,任由孩子们采摘果子,使孩子们遭遇了危险。还要联系第6段“这棵梨树已长成了小区里的风景,大家习惯了看”这句话去分析。即可得出“要不要砍倒这棵树,他犹豫了一阵”的原因。一定要分别分析出“砍”与“不砍”的理由。不能只答一个方面。【考点】文章内容理解18.【答案】1.人们都能品尝到那一树果实的甘甜;2.再没有孩子因为偷果子而受伤;3.邻居们消除了对他的误解。【解析】答案就在问题处。可提取第9段“没有孩子再打那些果实的主意并因摘果子而摔伤”“小区里的人们都能品尝到那一

16、树果实的甘甜”“邻居们消除了对他的误解,终于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分析作答,这三句正好可以作为答案的三点内容。【考点】文章内容理解19.【答案】表面是在说,梨在旧主人时是诱惑是未成熟的,人们吃到的是酸涩的,而新主人的方法让人们尝到了成熟的梨是甜的;引申含义,作者是在告诉我们诱使会让孩子们学会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这种获得带来的是危险,是酸涩的,而抵住诱惑,不用不正当手段获得是成熟的,是甜的。【解析】要考虑到语句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句正好是文章的结尾,所以就有收束全文,点明主旨的作用。要把文章所表达的中心答出来。“成熟的果实是甜的,但诱惑的果实却是酸涩的”一句,表层含意:梨在旧主人时人们吃到的是未成熟的酸涩果子,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