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贵州省遵义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19876318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6.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贵州省遵义中考语文试卷-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贵州省遵义中考语文试卷-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贵州省遵义中考语文试卷-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年贵州省遵义中考语文试卷-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年贵州省遵义中考语文试卷-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贵州省遵义中考语文试卷-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贵州省遵义中考语文试卷-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遵义市2019年中考试卷语文答案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答案】A【解析】A.正确。B.有误,“堕落”中的“堕”应读作“du”;C.有误,“今非惜比”中的“惜”应为“昔”;D.有误,“毛骨悚然”中的“悚”应读作“sng”;故选:A。【考点】字音、字形。2.【答案】A【解析】A.正确。B.有误,“舍生取义”意思是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禁毒固然危险,但是也不至于让全民都献出生命,显然“舍生取义”词语使用是错误的。C.有误,“一文不名”意思是一个钱都没有。形容非常贫困。“不用再花钱拍照”与“一个钱都没有”根本不搭边,“一文不名”使用错误。D.有误,“不知所措”意思是不知道怎么办

2、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不知所措的努力能做好工作吗?显然,“不知所措”使用错误。故选:A。【考点】成语的正确运用。3.【答案】C【解析】A.有误,是华子良带着解放军出现了,没有江姐,她当时在狱中;B.有误,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不是唐僧;C.正确;D.有误,夜雨寄北不是在驿亭送别,是诗人写给远在北方的妻子的诗。故选:C。【考点】文学、文化常识。4.【答案】D【解析】第一空,根据前面的“刺破苍天”可知,填“故山能成其巍峨”与之呼应。第二空,根据前文的“勇闯深谷”,填“故水能成其壮阔”与之呼应。第三空,根据前面的“奋力拼搏”可知,填“故梦能成其璀璨”与之呼应。第四空,根据前面的“悉心守护,关爱

3、至亲”可知,填“故家能成其温暖”与之呼应。故选:D。【考点】句子排序。5.【答案】B【解析】A.有误,关联词使用不当,将“而且”改为“但是”;B.正确;C.有误,语序不当,将“使用”与“收集”调换位置;D.有误,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黑洞”后添加“的照片”。故选:B。【考点】病句辨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6.【答案】C【解析】A.“聆听”是敬词,是自己认真、恭敬地听对方的讲话,表示对别人的尊敬。不能用在自己身上。表达不得体;B.“光临寒舍”是别人到自己家来了,主人欢迎时的谦称。不能用在自己到别人家去。表达不得体;D.“足下”是旧时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不能用在自己身上。表达不

4、得体;故选:C。【考点】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7.【答案】(1)风烟望五津(2)著我旧时裳(3)星河欲转千帆舞(4)春蚕到死丝方尽(5)绿杨阴里白沙堤(6)却又终身相依(7)芳草鲜美,落英缤纷(8)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解析】(1)风烟望五津(注意“津”的书写)(2)著我旧时裳(注意“裳”的书写)(3)星河欲转千帆舞(4)春蚕到死丝方尽(注意“蚕”的书写)(5)绿杨阴里白沙堤(6)却又终身相依(注意“依”的书写)(7)芳草鲜美,落英缤纷(8)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注意“沧”的书写)【考点】诗文名句二、阅读8.

5、(1)【答案】(1)B(2)不矛盾,因为母亲那时无比的紧张不安,他是用这份“镇定”来安慰母亲;“颤抖”则真实再现了他内心的想法,他十分担心出海的父亲会遭遇不测,但这种紧张不能让母亲看出来。(3)环境描写,以海风与窗帘的变化表现天气在变化,渲染风暴来临前的不安气氛,突出少年在得知父亲出海后内心的恐惧与不安,推动情节的发展。(4)为自己以前不理解父亲的表示歉意,为父亲的生还表达对大海的谢意。【解析】(1)ACD.正确;B.有误,根据“承受不了煎熬的他冲进房间”一句,可以看出少年把贝壳扔出窗外这一动作表现出他内心的焦躁与不安。故选:B。(2)文章中看似矛盾的词,一般来说都是因为表述的角度不同。“镇定

6、”是相对于母亲的安慰而言的,“颤抖”是他内心的真实相法。(3)小说中进行环境描写,多是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或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等作用。第三段中的画线句子,描写了海风吹开窗户,窗帘在不安地抖动,表现了天气的变化,暗示风暴即将来临,以这种不安的气氛,陪衬少年在父亲生死未卜时的不安与焦虑,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4)文章开头写那幅未画完的油画,未画完的原因是“少年画不下去。海边简陋的房屋,破旧的渔船,白色的船帆,整日只知道与海为伴的父亲,平静安宁得有些单调的海天,那不是少年心中的梦想与画面”。可以看出他对父亲整天与海为伴的不理解,认为父亲并不爱自己,所以不愿再画下去。而经

7、历了这场风暴,他明白了自己对父亲的牵挂,父亲对自己、对母亲、对这个家究竟有多么重要,所以当看到父亲的白帆再次出现,看到父亲的平安归来,他无比的快乐,以“深深地鞠躬”表达对大海的谢意,也有对错误理解父亲的那份歉疚。9.【答案】(1)D(2)建造郭守敬望远镜的必要性;郭守敬望远镜的结构设计;郭守敬望远镜的地位及重要意义。(3)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郭守敬望远镜庞大的光谱数量;作比较,突出说明了郭守敬望远镜庞大的光谱数量;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郭守敬望远镜庞大的光谱数量。(4)“仅”是“不过,才”的意思,表示郭守敬望远镜获取的光谱数量就已经超过了世界上其他望远镜之前拍摄的所有

8、光谱数量的总和,突出郭守敬望远镜依然是世界上光谱获取效率最高的望远镜。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解析】(1)解答此题要根据选项回扣原文,逐一对照判断正误。ABC正确。D.有误。光学望远镜TMT尚未建成。故选:D。(2)解答此题,要结合原文内容进行作答。自然段介绍了建造郭守敬望远镜的必要性;段介绍了郭守敬望远镜的结构设计;段介绍了郭守敬望远镜的地位及重要意义。(3)解答此题,要结合说明方法知识体系进行作答。本句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郭守敬望远镜庞大的光谱数量;作比较,突出说明了郭守敬望远镜庞大的光谱数量;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郭守敬望远镜庞大的光谱数量。

9、(4)解答此题,要牢牢把握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即准确严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在这里,一个“仅”字体现出了用时之短和成就之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10.【答案】(1)青少年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很多。大部分同学会因为成绩下降学业不顺利和人际交往中产生矛盾冲突产生负面情绪。极少部分同学很少有情绪低落的时候。(2)学校开设与情绪管理有关的课程。父母给孩子提供合理的宣泄负面情绪的途径。学生掌握几种宣泄负面情绪的方法。(3)C【解析】(1)观察图表中的文字与数据,可以从青少年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很多,大部分同学会因为什么产生负面情绪,只有极少同学不会产生负面情绪等三个方面来得出结论。(2)针对某种情

10、况提出建议,建议一定要有针对性与可行性。为开放类试题,不要求统一答案,可以分别从学校的角度,家庭的角度,个人的角度来提出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建议。(3)ABD.正确。C.有误,根据材料二中的“男生的焦虑、愤怒、空虚、无聊等奔放的负面情绪要多于女生;而女生的内敛的负面情绪,如悲伤、冷漠、孤独等要多于男生。”可知本项表述有误。故选:C。11.【答案】(1)强盗;因为;派遣;表示转折,却。(2)开始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为了这一点。我喝醉了跟旁边的群臣嬉闹,错误地击了鼓。(3)华歆:守信用、讲道义;王朗:极端自私、背信弃义;楚厉王:不重视诚信,随意说出戏言,知错能改。【解析】(1)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

11、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句意为:后来强盗来了。贼:强盗。句意为:怎么可以因为情况危急便把他扔下呢。以:因为。句意为:厉王派遣人阻止了。使:派遣。句意为:再击鼓时,百姓就都不来了。而:连词,表示转折,却。(2)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中重点词:疑,犹豫不决;正,正是;为,为了;此,这。句意为:开始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为了这一点。句中重点词:醉,喝醉;左右,旁边的群臣;戏,嬉闹。句意为:我喝醉了跟旁边的群臣嬉闹,错误地击了鼓。(3)解答此题需在通晓文章大意的

12、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分析。结合甲文内容,从“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中可知,华歆守信用、讲道义;从“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中可知王朗极端自私、背信弃义;.结合乙文内容,从“饮酒醉,过而击”“吾醉而与左右戏而击之也”中可知,楚厉王不重视诚信,随意说出戏言;从“使人止之”“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中可知,楚厉王能知错能改。12.【答案】(1)一个“尽”字写出贫妇人因租税繁重而卖光土地,被迫捡麦穗为生的悲惨情景,从而揭示繁重的租税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2)D【解答】(1) “尽”是“光”意思。“家田输税尽”家中的田因为缴税都卖光了。一个“

13、尽”字,深刻揭示农民贫困的原因:租税之重。(2)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ABC.分析正确。D.有误;结合内容可知,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题干中“如今的割麦者却享受着悠闲的生活,诗人对此表现出了愤怒之情”毫无依据。故选:D。三、综合性学习13.【答案】(1)(2)示例:;理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对莲花最好的美誉。莲花是佛教标志之一,缠枝的枝蔓连绵不绝,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多称赞的对象,它还象征纯洁、生生不息。又称青莲,寓意“清廉”、清正廉明。(3)示例:汉服,

14、汉符;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地点:学校大礼堂;时间:6月27日下午2点。【解析】(1)解题时注意题干要求选择的是“最适合展演会主持人介绍汉服的句子”,所以诗句内容应与“汉服”有关。根据诗句意思来看,符合题意的为句,因为句描写的是男子追求心上人不得而辗转难眠,并没有提到“汉服”,句写的是被子旧硬,孩子夜晚蹬破了被里,也与“汉服”有关。故选:。(2)根据平时的积累,选择其中一种纹饰写出其寓意即可。比如龙纹,可从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角度来解读。莲花纹,可以莲的高贵的君子品格来解读。(3)宣传标语的拟写要紧扣主题且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和鼓动性。本次活动是以“走近汉服文化”为主题,突出活动的影响或意

15、义即可。如拟写为:汉服,汉符。根据给出的未完成的海报,以及6月25日的QQ对话的内容,可知要补充的内容分别为活动开展的地点与时间。地点是在学校大礼堂,时间由原定27日下午的三点提前为两点。四、作文(60分)14.【答案】略【解析】拟题:感恩我生命中的那道“栏杆”文体:记叙文。主旨:歌颂母爱。思路:文首以题记的形式点明母亲就像是一道栏杆,让我安全前行,点明中心,总领全文。主体要写人记事,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先表现自己因为母亲对自己管束过来而心生怨愤,后来看到母亲鬓角的白发,想到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感受到母亲严格背后的慈爱与苦心,明白了母爱的伟大,母亲就像是“栏杆”一样,为了挡住了危险。末段抒情,表达对母亲的愧疚与感激之情。写法:以小见大,欲扬先抑,人物细节描写等。 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