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9年广东省课外文言文阅读汇编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19875467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93.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9年广东省课外文言文阅读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2017——2019年广东省课外文言文阅读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2017——2019年广东省课外文言文阅读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2017——2019年广东省课外文言文阅读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2017——2019年广东省课外文言文阅读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9年广东省课外文言文阅读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9年广东省课外文言文阅读汇编(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9 年广东省课外文言文阅读汇编【2019广东省(统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马援少时,以家用不足辞其兄况,欲就边郡田牧。况曰:“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遂之北地田牧。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有畜数千头,谷数万斛,既而叹曰:“凡殖财产,贵其能赈施也,否则守钱虏耳!”乃尽散于亲旧。闻隗嚣好士,往从之。嚣甚敬重,与决筹策。(选自资治通鉴)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以家用不足辞其兄况/蒙辞以军中多务B. 遂之北地田牧/能以径寸之木C. 穷当益坚/益慕圣贤之道D. 闻隗嚣好士,往从之/客从外来,与坐谈【答案】

2、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本题是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考查,要结合语境,具体分析。A辞:辞别/推辞;B之:去,到/的;C益:更加/更加;D从:投奔,跟从/由,自。10.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汝 大 才 当 晚 成 良 工 不 示 人 以 朴 且 从 所 好。【答案】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可借助标志性词语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分清谓语动词的界限

3、,注意对称句式,常见虚词的位置及词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本句中可借助句意、句子结构来断,这是三个主谓句,第一个“汝大才当晚成”,且“大才”和“当晚成”是两个连续谓语,中间应该断开;第二个是“良工不示人以朴”;第三个是“(你)且从所好”。依此分析断开即可。11. 结合选文,说说隗嚣为什么敬重马援。【答案】因为马援(1)志向坚定(或常常对宾客说“穷当益坚”等);(2)赈施钱财(或分送财产给亲友故旧)。【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描写马援美好品质的句子分析即可。“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写他志向坚定;“凡殖财产,贵其能赈施也,

4、否则守钱虏耳!乃尽散于亲旧”写他赈施钱财。这些都是隗嚣敬重马援的原因。参考译文:马援年轻时,因家庭贫困,辞别哥哥马况,准备到边郡一带种田放牧。马况说:“你是大器晚成的人,能工巧匠不把未雕琢的玉石拿给人看。权且按照你自己的意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于是马援到北地种田放牧。他常对宾客们说:“大丈夫立志,穷困的时候应当更坚定,年老的时候应当更雄壮。”后来,他拥有数千头牲畜,数万斛粮食。不久又叹息说:“增长财富,可贵之处在于能够赈济施舍,否则的话,不过是守财奴罢了!”于是把全部家产分送给亲友故旧。得知隗嚣礼贤下士,就去投奔他。隗嚣十分敬重马援,让他参与筹划决策。【2019广东广州】阅读下面的文段,然

5、后回答问题。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勿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责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之朝,乐官传视,皆日:“希世之珍也!”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选自刘基郁离子)(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期年出之 莫不然矣【答案】 周年,满一年 如此,这样【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关键在掌握文言字词的常用意义,再结合语境灵活运用。“期年”理解为“满一年”;“然”古今异义,理解为“这样”。(2)工之侨的琴最初不

6、被国工认可,后来为什么又被众人视为珍宝?这一故事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答案】原因:工之侨把他的琴仿古化制作了,他人以为此琴为古珍。 揭示现象:很多人都习惯从事物外表判定事物好坏,而不看本质。【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可见工之侨把他的琴仿古化制作了。文中“弗古。还之”与“世之珍也”的对比,很好地表现了当时败坏的社会风气,进一步讽刺了鼓励人们弄虚作假的封建统治者。人们不要一昧地追求新事物,被事物的外表所吸引,而不在乎事物的内在。【点睛】译文有一个名字叫工之侨的人得到一块上好的桐木,砍来做成了一把琴,装上琴

7、弦弹奏起来,发声和应声如金玉之声。他自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呈现给太常寺(的主管人);(主管人)让优秀的乐师来看,乐师说:“(这个琴)不是古琴。”于是便把琴退还回来。工之侨拿着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把琴身画上残断不齐的花纹;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的款式;把它装在匣子里埋在泥土中。过了一年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有个达官贵人路过集市看到了琴,就用一百两黄金买了它,把它献到朝廷上。乐官们传递着观赏它,都说:“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品啊!”工之侨听到这种情况,感叹道:“这个社会真可悲啊!难道仅仅是一把琴吗?不是这样的啊!”【2019广东深圳】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甲】初,权谓吕蒙曰:“

8、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孙权劝学)【乙】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选自三国志王肃传)7. 解释下列加粗字的意思。(1)蒙辞以军中多务_(2)及鲁

9、肃过寻阳_(3)即更刮目相待_(4)有人从学者_【答案】(1). 推辞 (2). 等到 (3). 重新 (4). 跟随,跟从 【解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更”是古今异义词,“重新”;“及”是古今异义词,“等到”的意思。8.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答案】(1)你如今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啊!(2)读书一百遍,其中的含义自然就会显现出来

10、了。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1)句中的“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才略(才能和谋略)、复(再)”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义(意义,道理)、见(通现,显现)”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9. 【甲】【乙】两文中吕蒙和从学者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孙权和董遇是如何解决的?【答案】吕蒙和从学者都认为自己没有学习的时间。孙权通过举出自己的例子来给吕蒙做 榜样,鼓励他抽出时间粗略

11、浏览了解历史;董遇直接教导从学者在生活中挤出时间来学习, 例如冬天、晚上和阴雨天。【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依据题目要求筛选出符合题意的句子分析作答。从甲文“蒙辞以军中多务”看,吕蒙认为自己没有读书学习的时间;乙文中,从学者说“苦渴无日”,表明自己学习没有时间。从中可以看出吕蒙和从学者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是“没有时间”。针对这一问题,孙权用自身的学习经历来,来鼓励吕蒙要抓住时间,粗略浏览并了解历史;而董遇则直接教导从学者,从“冬天、晚上和阴雨天”挤出时间来学习。据此理解分析作答。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

12、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参考译文:【甲】最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手握权柄,不可以不读书。吕蒙辩护说,不是他不读书,而是军中事情太多,没有时间。孙权说:我岂是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去当教书匠?只不过希望你大略有个印象,知道历史就够了。如果说没有时间,谁能比我更忙,我还经常读书,我认为有天大的好处。吕蒙才开始求学。后来,鲁肃路过寻阳,跟吕蒙谈论,不由大吃一惊,说:你今天的才识智略,已不是当年吴郡时代的吕蒙。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刮目相待,大哥发现得未免太迟!鲁肃遂拜见吕蒙的娘亲,结交成为好友,然

13、后告辞。【乙】董遇,字季直。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喜欢学习。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无法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2018广东深圳】文言文对比阅读【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

14、,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以不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选自吕氏春秋7.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舜发于畎亩之中( )(2)困于心,衡于虑( )(3)王数封我矣( )(4)而子辞( )【答案】(1) 发:起,指被任用

15、(2) 衡:通“横”,梗塞、不顺 (3) 数:多次 (4)辞:推辞,谢绝【解析】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发”:起,指被任用。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辞”在现代汉语中也有“推辞”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点睛】推断实词意思有下列方法:1、联想推断法。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联想有关成语中词语的含义来推断。2、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短语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这些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词组短语也是如此。3、语法推断法。要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词义。4、音形推断法。汉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形声字、会意字。从形旁可推知字义。5、邻词推断法。运用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知识,借助邻近词语含义推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8. 翻译句子(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