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同步测试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19874926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同步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部编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同步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部编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同步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部编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同步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部编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同步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同步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同步测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八年级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同步测试一、知识点基础练习1.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_虽有嘉肴兑命学学半选贤与能讲信修睦_幼有所长矜寡孤独男有分谋闭而不兴2.了解作家作品及相关内容。虽有嘉肴选自_,礼记是儒家著作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_编纂的。儒家经典著作是“四书”“五经”。“四书”是_。“五经”是_。虽有嘉肴中的成语是“_”,大道之行也中有两个成语,它们分别是“_”和“_”。所谓“大同”,用现代汉语回答即是_。 3.解释下列划线的词。不知其旨也_不知其善也_然后能自反也_男有分_女有归_货恶其弃于地也_力恶真不出于身也_故外户而不闭_ 4.翻译下列句子。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2)故人不独

2、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3)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5.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从“虽有嘉肴”写起? 6.“大同”社会与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点? 7.近代哪个人物在倡导大同社会的同时去努力实践了? 二、课内品读练8.阅读课文,回答问题。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日“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弗食,不知其旨也_教学相长_虽有至道_知困 , 然后能自强也_ (2)翻译下列句子。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日:教学相长也。

3、(3)课文集中论述了什么问题?说明了什么道理? 三、阅读拓展练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村陌有狗子,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日:“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日:有生之类,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

4、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选自北史孝行传张元,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贤与能 与:和,同B.男有分 , 女有归 分:职分,职守C.将欲更弃之 更:再次D.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感:被感动(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是故谋闭而不兴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B.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C.张元见之 , 即收而养之 久之 , 目似瞑,意暇甚D.汪汪之声不已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3)用现代汉

5、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 (4)乙文中张元所说的“仁心”是哪句?在甲文中表现这种“仁心”的具体语句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10.阅读文言文赵广拒画,回答问题。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作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掳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实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注释】李伯时:宋代名画家。小史:书童。建炎:南宋高宗的年号。贼:这里指金兵。 (1)下列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尤工作马(擅长)B.几能乱真(表数量

6、)C.使图所掳妇人(绘画)D.而广平生实用左手(其实)(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标一处)遂断右手拇指遣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 (4)文中赵广是个什么样的人?请你再列举出一位与他相类似的历史人物,并用一句话简述其事迹。 四、写作创新练11.古往今来,有多少人面对苍穹,叩问心头:人生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学习本文后,应敢于并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下面请围绕“人生”谈感想,字数在300左右。 答案解析部分一、知识点基础练习 1.【答案】yo;yu;xio;j;m;zhng;gun;fn;xng 2.【答案】礼记正义;戴圣

7、;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教学相长;鳏寡孤独;夜不闭户;没有阶级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 3.【答案】味美;好;反思;职分;归宿;扔,丢弃;憎恶;从外面把门带上 4.【答案】(1)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2)所以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也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3)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但并非出于自己想私藏。 5.【答案】文章开篇以“嘉肴”作喻,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得出了“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的结论,形象地说明了教与学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6.【答案】有。“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

8、。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小孩儿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社会关爱。 7.【答案】孙中山提倡“天下为公”,他提出的“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主张就是一种大同理想的民主思想。 二、课内品读练 8.【答案】(1)不,没有;促进;最好的;困惑(2)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它,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3)论述了教和学的问题。说明了教与学互相促进(教学相长)的道理。 三、阅读拓展练 9.【答案】(1)A(2)B(3)所以人

9、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也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张元觉得很奇怪,就跟着小狗出去,看见叔父已经不省人事。(4)“有生之类,莫不重其性命。”“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10.【答案】(1)B(2)遂断右手拇指遣去(3)李伯时作画时,总是让赵广在身边伺候,时间久了赵广就擅长绘画了。(4)赵广是一位技艺高超、大义凛然、威武不屈的人。历史示例:伯夷不食周粟而饿死;文天祥宁死不屈,慷慨就义;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四、写作创新练 11.【答案】【参考例文】 曹操短歌行中有这样一句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我认为由于每个人的阅历和职业的不同,对人生的感悟自然千差万别。对于远古的人,它是一部扑朔迷离的神话: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皆成神话传说。对于政治家,它是一局下不完的棋:咸阳帝座,垓下悲歌,阿房宫冷,铜雀台消,古今多少事,都在棋盘中。对于文学家来说,它是万古不朽的鸿篇巨制:楚辞汉赋,李杜诗歌,韩柳文章,皆成绝版经典,千古传唱。对于农民来说,它是一方凝重的田园:暮云春树,蚕卧嫩桑,春耕夏耘,汗滴干土,赢得稻花飘香,粮粟盈仓。对于学子,它是一曲寒窗数载、苦读成名的歌:悬梁刺股,映雪囊萤,凿壁偷光,程门立雪,换来金榜题名,振国兴邦。 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