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能及其改变 教案设计(鲁科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19873567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能及其改变 教案设计(鲁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内能及其改变 教案设计(鲁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内能及其改变 教案设计(鲁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内能及其改变 教案设计(鲁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内能及其改变 教案设计(鲁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能及其改变 教案设计(鲁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能及其改变 教案设计(鲁科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能及其改变教学设计课 题内能及其改变课时1单位 教学目标1通过机械能认识内能,理解内能与机械能的关系,并能简单描述内能和温度的关系。2.经历探究、观察、实验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环节设计创设情境,认识内能分析类比,建立概念深化提高,应用概念梳理知识,课堂小结达标检测,巩固升华评价设计1在观察对比的基础上,通过“反馈练习一”,检测目标1的达成。2通过趣味活动和体验活动,以及“反馈练习二”,检测目标2的达成,并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的良好习惯。3通过“达标测试、反馈提升”活动,检测本节课的综合掌握情况。学法教法学法: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个性化延伸学习教法:

2、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的观察与实验法、讨论法教学课前准备教师用具:压缩空气演示仪、火柴学生用具:细铁丝、酒精灯、火柴、打火机、砂纸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创设情境,认识内能观看视频:火箭升空思考:推动火箭运动的能量来自哪里? 高温高压的气体能够推动火箭做功,说明气体具有能量,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形式的能(板书:内能)观察,思考,发表观点。利用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为我国有这样的先进的科学技术而自豪。课 内探究明确【学习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 2.能简单描述内能和温度的关系。3.掌握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模块一: 内能的含义及其影

3、响因素分析类比,建立概念(一)认识内能:观察对比:(课件展示)比较1 :运动的篮球具有动能;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它们有动能吗?称为分子动能。比较2:拿在空中的粉笔盒由于地球的吸引具有势能,弹簧受到拉伸或压缩时发生形变,具有势能;那么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也存在引力或斥力,它们之间有势能吗?称为分子势能。小结:(板书: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 能与分子 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是 。 (二)影响内能的因素讨论交流:(课件展示)1、 比较静止在地面上的火箭和在空中飞行的火箭所具有的机械能和内能? 2、冰山和铁水有内能吗?为什么? 3、等量热水和冷水,哪种情况下

4、内能比较大?为什么?4、一杯20的水和一桶20的水的内能是否相同?为什么?5、相同温度,相同质量的冰,水,水蒸气的内能相同吗?小结:1、机械能 为零 内能 为零(“可以”或“不可以”)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 能3、内能和物体温度的关系: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运动越 ,分子动能就越 ,物体内能也就越 。 4、内能和质量的关系: 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内部分子的个数就越 ,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就越 所以物体内能也就越 。5、内能和物质状态的关系:物体的状态不同时,分子间的距离 ,分子间的作用力大小也就 ,从而会改变分子的势能大小,所以内能也_同。(板书:影响因素:温度、质量、状态.)反馈练习

5、一: 学案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0oC的物体的内能为0 ( )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内能越小( )机械能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0的冰全部熔化成0的水,温度不变,所以内能不变。( )冰的内能比水的内能小 ( )快速浏览学案上的学习目标。观察对比机械能理解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小组讨论5个问题加深对内能定义的理解,并交流分析影响内能的因素独立完成反馈练习让学生明确目标,有利于学生有的放矢的开展学习。 将抽象的微观世界与宏观的机械能作类比,掌握物理学中类比法认识内能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通过反馈练习检查模块一的掌握情况深化提高,应用概念模块二 :改变内能的方法

6、合作探究: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呢?你有哪些方法温暖冰凉的铁丝呢?(课件展示学生的方法)通过以上实验,改变内能的方式可以归纳为哪两类交流展示:1、热传递改变内能:分析:将铁丝放到火炉上烤,铁丝吸收 ,温度 ,内能 .这种改变内能的方法叫 。 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哪些做功的例子吗? 强调几点:热传递的条件:温度差热传递的实质:内能的转移在热传递中转移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你能还举出生活中哪些热传递的例子吗? 【归纳总结】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 热量,温度 ,内能 ;低温物体 热量,温度 ,内能 。2、做功改变内能: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哪些做功的例子吗? 思考:做功是如何改变物体的内能呢?实验1:压缩空气引火仪

7、实验演示实验时厚玻璃筒内放入火柴头,然后迅速向下压活塞,压缩筒内空气。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筒内现象,思考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实验2:用打气筒向瓶内充气学生分组实验,用打气筒向瓶内充气(注意塞子不能对着同学)提出问题:1. 观察到的现象有哪些?2. 出现水雾是什么物态变化?3. 瓶塞跳起说明了什么?4.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归纳总结】对物体做功,内能 ,温度 , 能转化为 能;物体对外做功,内能 ,温度 , 能转化为 能。反馈练习二: 学案 1. 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A.铁块放在炉火中烧红了 B.烧开水时,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来C.用打气筒打气时,打气筒发热D.冬天,人们在太阳光下取暖

8、2.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了是通过热传递还是做功呢?总结: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板书) 分组做实验后互相交流、讨论、归纳、交流,相互补充交流生活中热传递实例交流生活中做功实例,相互补充,展示自己。认真观察演示实验,并积极分析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分组完成实验在老师问题的引导下认真思考总结如何通过做功减少物体的内能独立完成反馈练习二由物理走向生活,感知生活中的物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把学生学习的热情推到一个兴奋点上,使得学习成为一种享受快乐的过程联系生活,让所学物理知识回归生活。用火柴头代替教材中使用消化棉,实验现象更明显。通过提问搭桥降低根据实验得出结论的难度。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描述观察结果解释相关现象的能力。反馈练习,检测本模块学生的学习成果课堂小结梳理知识,课堂小结由各组组长带领组员,以思维导图的形式针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知识梳理。梳理知识,构建思维导图,并在全班展示。学会将整堂课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总结,进一步完善知识的建构课堂检测 达标检测,巩固升华见学案独立检测学生交流答案巩固所学知识结束语结束语:希望同学们将这节课所学的内能这种新的能量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引导学生“从物理走向社会”。拓展延伸分层次布置作业针对学生能力的不同,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有利于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热情。板书设计将本节课重点内容清晰的呈现出来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请各位评委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