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设计历史人民选修一讲义:专题八 明治维新 专题总结(八) Word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设计历史人民选修一讲义:专题八 明治维新 专题总结(八) Word版含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总结(八)一、明治维新的内容和影响措施内容影响政治废除旧体制,建立新体制废藩置县,建立起中央集权体制建立了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社会新体制,推进了日本近代化的进程,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等”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推行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文化提倡文明开化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为经济的发展培养了人才,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进步建立近代教育体制生活习俗西化军事建立新军队实行义务兵役制日本依靠自身实力废除不平等条约,实现民族自立,为日本后来的侵略扩张奠定了基础改进军事装备,购买先进武器,建立军事企业,制造先进武器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指
2、挥人才日本军称“皇军”,军人接受武士道教育,效忠天皇。军队只向天皇负责,不受内阁干预二、明治维新中促进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1自由劳动力:通过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废除武士特权来解决。2技术:政府从西方国家大力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人才。3市场(1)国内市场通过“废藩置县”彻底打破封建割据,为统一国内市场的形成创造条件,然后又通过“地税改革”推动农村的商品经济的发展来扩大国内市场。(2)国际市场通过对外战争掠夺周边国家特别是中国、朝鲜来开拓市场。4资本(1)国内私人资本:通过公债补偿的形式,逐步收回华族和士族的俸禄和禄米,也为其提供了投资工业的资金;许多财力雄厚的大商人、大地主的
3、投资。国家资本:国家通过地税改革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以解决资本的原始积累问题。(2)国外:通过对外战争从中国和朝鲜掠夺,进行快速的资本原始积累。5原料:通过对外战争从中国和朝鲜掠夺。6人才: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重视教育。三、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1经济:明治维新使封建落后的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通过对外掠夺,加快了日本经济的近代化,逐步发展成为亚洲资本主义强国。2政治:明治政府在推翻旧体制后,仿效西方建立近代政治制度。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3文化: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4对外关系:明治维新使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并逐
4、渐获得了国家主权的独立与完整。四、明治维新前后日本社会的变化明治维新以前明治维新以后政治幕府统治下的封建国家;封建身份制度;武士享有特权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国家;“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形式上的“四民平等”经济工场手工业发展;土地封建领主所有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土地地主私有,统一征收地税军事武士是职业军人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文化西方文化已传入推行“文明开化”,发展近代教育对外西方列强入侵,打破闭关锁国状态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走上对外扩张道路五、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异同(1)相同点背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都因面临着统治危机而被迫进行改革。性质:都是统治者实行的
5、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影响:a.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b.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c.都在改革后对外侵略扩张。(2)不同点领导者:日本在武装倒幕推翻幕府统治后由明治政府实行改革;俄国完全自上而下,由沙皇签署废奴法令而进行。内容:日本以各种法令,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废除禁止买卖土地法令等方式进行;俄国则以解放农奴,赎买份地的方式进行。六、明治维新与中国洋务运动的异同点1不同点洋务运动明治维新领导力量地主阶级洋务派日益资产阶级化的中下级武士具体措施政治毫无建树,根本未触动封建专制制度建立新的近代天皇制政治体制经济创办近代企业,未实现工业化实行殖产兴业政策,实现了工业化文教未触动原有教育体
6、制、八股取士制度改革教育内容,建立了全民义务教育制度改革阻力外受西方列强、内受封建顽固势力的严重阻挠倒幕运动的胜利为改革扫除了障碍实施条件当时尚未出现民族资本主义,资产阶级也尚未形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获得发展,资产阶级已经形成性质地主阶级性质改革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结果最后失败,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中国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最终成功,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近代亚洲唯一的强国2.相同点(1)背景:19世纪六七十年代,面临西方列强侵略扩张,民族危机日趋严重。(2)目的: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亡,巩固统治。(3)方式:自上而下的改革。(4)内容: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7、建立了一批近代化企业、新式军队,进行了教育改革。(5)结果:有利于本国的近代化发展,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七、对近代化道路多样性的认识1近代化的主体内容:近代化主要指资产阶级化,具体表现:(1)逐步实现政治上的民主化,即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建立资产阶级政体,如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等。(2)逐步实现经济上的工业化,即采用大机器生产,建立近代企业。(3)逐步实现思想上的开明化,即倡导人文主义,提倡自由、平等、理性等。2近代化方式(1)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如英国、法国、美国等。(2)通过国家统一的道路,如德国、意大利等。(3)通过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的道路,如日本、俄国等。(4
8、)通过封建统治者内部的改革道路,如埃及阿里改革、中国的许多运动等。3对不同道路的理解(1)不同道路之间无优劣正误之分。(2)决定不同道路的选择的因素是本国国情,国情不一样,选择的道路也必然不同。(3)各国人民有权选择自己的道路。应该求同存异,尊重各自选择,和谐共存。【例题】(2015江苏高考)“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给日本社会带来了震撼和反思。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72年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告,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饮食结构也在变化,幕府时代禁食的牛肉被称为“开化的药铺”“文明的药剂”,“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
9、咸以不食牛肉为不开化”,牛肉火锅店里顾客盈门。一群群年轻人聚在店里边大嚼牛肉,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时尚。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材料二(1888年日本某学者认为)一国文明之进步,必基于国民本来之元气和性格,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虚饰就可以得到解决的。然而,我国开国以来只是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之外观,而不考究泰西文明能有如此今日之所以然。一味心醉于泰西文明之结果,便产生了崇拜泰西文明之风潮。此风潮破坏了作为国民独立之根基的国民性格,虚饰了一国之文明。松本三之介政教社文学集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日本文明开化的特征。(2)据材料一、二,说明日本人在吸收
10、外来文明的态度上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前后态度产生的原因。(3)据上述材料,指出有些日本人“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这一错误的实质。第一步:审题意第(1)问,要求根据材料一,概括出日本文明开化的主要特征;第(2)问中的第一小问要求对材料一与材料二进行对比,指出日本人在吸收外来文明的态度 上所发生的变化,第二小问要求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第(3)问要求指出日本人只在形式上学习西方的根源。第二步:抓关键第(1)问,要注意对材料一信息的提取,材料从推行西化的方式、范围、形式等方面反映了日本文明开化的特征。第(2)问的第一小问材料一反映了日本人对西方文明的模仿,材料二根据某
11、学者的观点反映了对西方文明的理性态度;第二小问要根据明治维新前的状况和明治维新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3)问关键是对材料二某学者观点的理解。第三步:扣知识本题考查日本吸收外来文明的特点、原因及影响。(1)特征:自上而下推行;涉及范围广泛;国民竞相效仿;学习西方表面化。(2)变化:由模仿虚饰变为理性对待。前因:摆脱民族危机;改变落后状况。后因:全盘西化的现实危害;传统文明的社会价值。(3)实质:片面理解西方文明(不了解西方文明的内涵)。从近几年高考命题来看,试题越来越重视考查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高度概括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考生在解答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细审设问,明确答案来源,这样才能提高答题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圈定知识范围,锁定重点,准确捕捉答案要点,具体操作如下:(1)细审设问: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明确其内涵和外延;四看分值,试题每一设问后均有分值,实际上是为考生规定答题重点和详略程度而设定的,一般分值高的设问详答,分值低的则简答。(2)关注设问提示,确定答案来源教材:设问一般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解答时一般依据教材中的知识和观点。材料:设问一般要求“依据材料”,解答时要从材料中归纳,提取有效信息。教材和材料:设问一般要求“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时既要利用材料中的信息,又要迁移教材中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