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 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19871662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9.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春市 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长春市 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长春市 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长春市 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长春市 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春市 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春市 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1. 古诗文默写。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_ , _ 。(曹操观沧海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_ , 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_ ,于我如浮云。”论语十二章秋天在文人的眼中多是悲伤、凄凉的。刘禹锡秋词(其一)中“ _ , _ 。”两句,一反常态,表达了作者在秋日里的豪情。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给人以乐观向上的力量的诗句是: _ , _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开篇即对儿子明确提出修养的要求,告诫其修养的具体途径是: _

2、 , _ 。二、语言表达(本大题共5小题,共13.0分)2. 按照要求完成下面试题。 动物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无价之宝,它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a 它们的生衍死灭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是一脉相连的。动物的大量毁灭对人类将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b 造成生态严重不平恒,从而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c 请我们从 现 在 做起,从 我 做起,保护动物,使世界变得更美好吧!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a句在表述上不恰当,请把修改后的正确语句抄写下来: _ 。b句中的错别字是 _ ,改为 _ 。朗读c句,其中的加点词若为重音,强调的是 _ 。3. 下列各项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1):_,其修辞作

3、用是(2):_。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一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这是一场伟大的战争。是思想反对物质的战争,理智反对偏见的战争,正义反对非正义的战争,被压迫者反对压迫者的战争,是仁慈的战争,温柔的战争。伏尔泰具有女性的温情和英雄的怒火,他具有伟大的头脑和浩瀚无际的心胸。远远地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4.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并为成语中第一个字注音。 意思: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成语: _ 注音: _ 5.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项是:_。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编纂而成,记录了孔子的弟

4、子的言行,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走-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所写,讲述了“我”和伙伴们去爬悬崖遇险,最后在父亲的指导下脱险的故事,让“我”获得了人生启示:面对远大目标,要一步步去做,积小步而成大步,慢慢就能达成远大的目标。植树的牧羊人是法国作家让乔诺写的一篇小说,讲的是一个离群索居的牧羊人,通过多年坚持不懈地植树,把土丘变成了绿洲的故事。皇帝的新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的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想象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6. 班级要在下周三下午的2点30分举行一次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诚邀校长参加,请你负责拟一份邀请函

5、,注意语意表达完整,用词得体。三、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7. 古人称谓有谦称与尊称之别,下列语句在运用谦辞与敬辞时有不得体之处,请找出其句,将不得体的句子加以修改并说明原因。 语句:a李某有问题向朋友讨教,说:“愚不才,有一事请教。”b朋友的父亲八十大寿,李某对朋友说:“祝令堂大人寿比南山!”c朋友问候李某儿子的健康情况说:“犬子身体无恙否?”d朋友询问李某妹妹的婚姻状况,李某说:“舍妹尚待字围中。”病句: _ ;修改后句: _ ;原因: _ 。四、名著导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正在欢饮之间,猴王忽停杯问曰:“我这弼马温是个甚么官衔?”众曰:“官名

6、就是此了。”又问:“此官是个几品?”众道:“没有品从。”猴王道:“没品,想是大之极也。”众道:“不大,不大,只唤做未入流。”猴王道:“怎么叫做未入流?”众道:“末等。这样官儿,最低最小”猴王闻此,不觉心头火起,咬牙大怒道:“这般藐视老孙!老孙在那花果山,称王称祖,怎么哄我来替他养马?养马者,乃后生小辈,下贱之役,岂是待我的?不做他!不做他!我将去也!”忽喇的一声,把公案推倒,耳中取出宝贝,幌一幌,碗来粗细,一路解数,直打出御马监,径至南天门。众天丁知他受了仙箓,乃是个弼马温,不敢阻当,让他打出天门去了。猴王本在欢饮,却转为怒火中烧打出南天门,体现了其怎样的性格?玉帝封猴王为弼马温,猴王自封为齐

7、天大圣,从称谓上看,猴王追求的是什么?在小说中,猴王最后功成名就,成为斗战胜佛。请根据整本书说说猴王成佛的原因是什么?五、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9. 诗歌赏析。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老病常常会令人自哀,但作者却不自哀,原因是什么?诗中最能直接表达作者心志的意象是什么?六、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10.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

8、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文】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室,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

9、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甲文选自蒲松龄的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是作者的书房名字,志异是 _ 。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缀行甚远 _ 方欲行 _ 就枕将 寐 _ 伪睡以 俟 _ 下列选项中断句正确的项是: _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请写出一个与此句意思相似的成语。阅读甲、乙两文你体会到狼的本性是什么?请概括回答。阅读甲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七、现代文阅读(本大

10、题共1小题,共19.0分)1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猫婆冯骥才我那小阁楼的后墙外,居高临下是条又长又深的胡同,我称它为猫胡同。每日夜半,这里是猫儿们无法无天的世界。它们戏耍、求偶、追逐、打架,吵得人无法入睡。为了逃避这群讨厌的家伙,我真想换房子。奇怪,哪来这么多猫,为什么偏偏都跑到这儿来聚会闹事? 一天,我到一位朋友家去。他视猫如命。 我说:“我挺讨厌猫的。”他将一个白色的东西放在我手上:一只毛绒球大小雪白的小猫缩成团儿,小耳朵紧紧贴在脑袋上,一双纯蓝色亮亮的圆眼睛柔和又胆怯地望着我。我情不自禁地对朋友说:“太可爱了,把它送给我吧!” 朋友笑了,笑得挺得意,仿佛他用一种爱战胜了我不该有的怨

11、恨。他家大猫这次一窝生了一对小猫 -一只一双金黄眼儿,一只一双蓝色眼儿。尽管他不舍得送人,对我却例外地割爱了。 蓝眼睛一入我家,变成了全家人的情感中心。起初它小,趴在我手掌上打盹睡觉,儿子拿手绢当被子盖在它身上,妻子拿眼药瓶吸牛奶喂它。它呢,喜欢像婴儿那祥仰面躺着吃奶,吃的高兴时便用四只小毛腿抱着你的手,伸出柔软的、细砂纸似的小红舌头 _地舔着你的手指尖我也是視猫如命了。 入秋,天一黑,不断有些大野猫出现在我家的房顶上,大概都是从后面猫胡同爬上来的吧。我担心蓝眼晴被这些大野猫咬死,关紧通向晾台的门,蓝眼睛便发疯似的抓门,还哀哀地向我乞求。后来我知道蓝眼睛是小母猫,它在发狂地爱,我便打开门不再阻

12、拦。就这样,在很冷的一天夜里它出去了,再也没回来。蓝眼睛丢了 !情感的中心突然失去,家中每个人的心全空了。懊丧中,一个孩子告诉我,猫胡同顶里边一座楼的后门里,住着一个老婆子,养了一二十只猫,人称猫婆,蓝眼睛多半是叫她的猫勾去的。 当夜,我钻进猫胡同,在没有灯光的黑暗里寻到猫婆家的门,我冒冒失失地拍门,非要进去看个究竟不可。门打开,一个高高的老婆子出现 -这就是猫婆了。 我说我找猫,她非但没拦我,反倒立刻请我进屋去。我随她穿过小院,又低头穿过一道小门,是间阴冷的地下室。一股浓重噎人的猫味马上扑鼻而来。屋顶很低,正中吊下一个很脏的小灯泡,把屋内照得昏暗。一个柜子,一座生铁炉子,一张大床,地上几只放

13、猫食的破瓷碗,再没别的,连一把椅子也没有。 猫婆上床盘腿而坐,她叫我也坐在床上。我忽见一团灰涂涂的棉被上,东一只西一只横躺竖卧着几只猫。我扫一眼这些猫,还是没有蓝眼睛。猫婆问我:“你丢那猫什么样儿?”我描述一遍,她立即叫道:“那大白波斯猫吧?长毛?大尾巴?蓝眼睛?见过见过,常从房上下来找我们玩,多疼人的宝贝 !丢几天了?”我盯住地那略显浮肿、苍白无光的老脸看,只有焦急,却无半点装假的神气。我说:“五六天了。”她的脸顿时阴沉下来,停了片刻才说:“您甭找了,回不来了!”我很疑心这话为了骗我,目光搜寻可能藏匿蓝眼睛的地方。这时,猫婆的手忽向上一指,呀,迎面横着的铁烟囱上,竟然还趴着好大一长排各种各样

14、的猫! 猫婆说:“您瞧瞧吧,这都是叫人打残的猫 !从高楼上摔坏的猫!我把它们拾回来养活的。您瞧那只小黄猫,那天在胡同口叫孩子们按着,还要烧死它,我急了,一把从孩子们手里抢出来的!您想想,您那宝贝丢了这么多天,哪还有好?现在乡下常来一伙人,下笼子逮猫吃,造孽呀! 她说得脸抖,手也抖,点烟时,烟卷抖落在地。烟囱上那小黄猫,瘦瘦的,尖脸,很灵,立刻跳下来,叼起烟,仰起嘴,递给她。猫婆笑脸开花:“瞧,您瞧,这小东西多懂事 !”像在夸赞他的一个小孙子。 而对这天下受难猫儿们的救护神,告别出来时,不觉带着一点惭愧呵狼狈的感觉。蓝眼睛的丢失虽然使我伤心很久,但从此不知不觉我竟开始关心所有猫儿的命运。猫胡同再

15、吵再闹也不再打扰我的睡眠,似乎只有一声猫叫,就说明有一只猫活着,反而令我心安。 转过一年,到了猫儿们求偶时节,猫胡同却忽然安静下来。 我妻子无意间从邻居那里听到一个不幸的消息:猫婆死了。同时 -在她死后才知道关于她在世时的一点点经历。 据说,猫婆本是先前一个开米铺老板的小婆,被老板的大婆赶出家门,住在猫胡同那座楼第一层的两间房子里。后又被当做资本家老婆,轰到地下室。她无亲无故,孑然一身,拾纸为生,以猫为伴,但她所养的猫没有一个良种好猫,都是拾来的弃猫、病猫和残猫。她天天从水产店捡些臭鱼烂虾煮了,放在院里喂猫,也就招引一些无家可归的野猫来填肚充饥,有的干脆在她家落脚。 曾有人为她找了个伴儿,是个卖肉的老汉。结婚不过两个月,老汉忍受不了那些猫闹、猫叫、猫味儿,就搬出去住了。人们劝她扔掉这些猫,接回老汉,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