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化学复习题型含解析-通用版

上传人:1818****572 文档编号:119871584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X 页数:436 大小:1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化学复习题型含解析-通用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36页
2020版高考化学复习题型含解析-通用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36页
2020版高考化学复习题型含解析-通用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36页
2020版高考化学复习题型含解析-通用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36页
2020版高考化学复习题型含解析-通用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化学复习题型含解析-通用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化学复习题型含解析-通用版(4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版高考化学复习题型含解析通用版题型一传统文化与STSE对对练含解析题型二化学计量对对练含解析题型三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对对练含解析题型四电化学基丛对练含解析题型五水溶液中的化学平衡对对练含解析题型六有机化学对对练含解析题型七化学实验基丛对练含解析题型八工艺流程题对对练含解析题型九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综合题含解析题型十化学实验综合题对对练含解析题型十一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题对对练含解析题型十二有机化学基础综合题对对练含解析传统文化与STSE高考命题规律2020年高考必备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命题角度1化学与传统文化77

2、7命题角度2化学与STSE77777命题角度1化学与传统文化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1.(2019全国,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答案A解析氧化铁为红棕色,因此瓷器的青色不是来自氧化铁,A项错误;陶瓷是以黏土(主要成分为含水的铝硅酸盐)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的,其化学性质稳定,不与酸、碱和氧气等反应,B、C、D三项正确。2.

3、(2019全国,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答案D解析A项,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A、B两项正确;“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燃烧反应,燃烧反应属于氧化反应,C项正确;古代的蜡烛多是由动物油脂制造,动物油脂属于高级脂肪酸酯,但高级脂肪酸酯不属于高分子聚合物,D项错误。故选D。3.(2018天津,1)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

4、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答案A解析谷物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生成酒精,酒精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变为醋,A项错误;后(司)母戊鼎属于青铜器,B项正确;瓷器由黏土(高岭土)烧制而成,C项正确;用乙醚提取青蒿素,乙醚属于有机溶剂,因此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D项正确。4.(201

5、6天津,1)根据所给的信息和标志,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CD神农本草经记载,麻黄能“止咳逆上气”碳酸氢钠药片古代中国人已用麻黄治疗咳嗽该药是抗酸药,服用时喝些醋能提高药效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贴有该标志的物品是可回收物答案B解析B项中碳酸氢钠药片是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醋酸能和碳酸氢钠发生反应,因此喝醋会降低药效。5.(2015全国,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答案B解析该强水能溶解五金,说明具有酸性和强

6、氧化性,且不与玻璃反应,则该物质为硝酸,即B项正确。6.(2015重庆,1)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用胆矾炼铜B.用铁矿石炼铁C.烧结黏土制陶瓷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答案D解析胆矾为CuSO45H2O,冶炼得到Cu的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项错误;铁矿石含铁的化合物,炼铁需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烧制陶瓷过程中发生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C项错误;打磨磁石制指南针的过程中没有化学变化,D项正确。典题演练提能刷高分1.(2019辽宁大连二模)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火法炼铜B.转轮排字C.粮食酿酒D.

7、钻木取火答案B解析火法炼铜是指用氧气与硫化亚铜制取铜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转轮排字属于物理变化;用粮食酿酒过程中,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发酵生成乙醇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钻木取火是通过动能转化为热能使木材燃烧,木材燃烧属于氧化还原反应。2.(2019福建南平二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蕴藏着自然界碳、氮的循环B.周礼中“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灰”的主要成分为CaCO3C.本草纲目中“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这种方法是蒸馏D.天工开物中“凡研硝(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相激火生是指爆炸答案B解析自

8、然界中的动植物遗体之所以没有堆积如山,是因为细菌使动植物遗体不断地分解,转化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是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原料,“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蕴含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A正确;煤饼烧蛎房成灰是煤燃烧产生高温使碳酸钙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所以灰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B错误;蒸令气上,是利用物质的沸点差异进行分离,故该法为蒸馏,C正确;以铁碾入石臼研碎KNO3易发生爆炸,故“相激火生”是指爆炸,D正确。3.(2019西安铁一中模拟)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涉及很多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B.“熬胆矾铁

9、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D.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答案C解析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有丁达尔效应,A项正确;铁置换铜的过程中发生了置换反应,B项正确;青蒿素的提取用的是低温萃取,属于物理方法,C项错误;剑刃硬度大,剂钢是铁碳合金,D项正确。4.(2019江西南昌二模)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等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港珠澳大桥采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吊绳,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玉兔二号”月球车首次实现在月球背面着陆,其帆板太阳能电池的材料是硅C

10、.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其中“石灰”指的是Ca(OH)2D.本草纲目中“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所用的分离操作方法是蒸馏答案C解析聚乙烯纤维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A正确;太阳能电池板的材料是Si单质,B正确;石灰石加热后能制得生石灰,此处“石灰”指的是碳酸钙,C错误;蒸馏是指利用物质沸点的差异而将组分分离的过程,该选项实验操作是蒸馏,D正确。5.(2019四川南充三模)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OHB.连接高铁“复兴号”车厢的关键部位使用的增强聚四氟乙烯板属于无机髙分子材料

11、C.泡沫灭火器中的Al2(SO4)3溶液应贮存在铁制内筒中D.用“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等方法,可提髙空气质量答案D解析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K2CO3,用水溶解后,因碳酸根离子的水解使溶液显碱性,A错误;聚四氟乙烯俗称“塑料王”,是有机高分子材料,B错误;Al2(SO4)3溶液中铝离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会腐蚀铁筒,C错误;“静电除尘”可除去可吸入颗粒物,“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均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这些做法均可提髙空气质量,D正确。6.(2019四川成都七中4月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陕西半坡出土的人鱼纹彩陶盆,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12、B.高速公路护栏板采用碳素结构钢冷弯成型,表面常采用热浸镀锌保护,若镀层少量损坏仍可起保护作用C.长期盛放食用油最好采用塑料瓶D.天工开物中记载,“凡墨烧烟凝质而为之”,其中“烟”指的是石墨答案B解析陕西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硅酸盐,A错误;锌的活泼性强于铁,镀锌铁镀层破损后,在潮湿空气中形成的原电池,锌为负极,铁仍会受到保护,B正确;塑料中的添加剂易被油脂溶解浸出,对人体有害,因此不宜采用塑料瓶长期盛放食用油,C错误;“烟”指的是碳的固体小颗粒,不是石墨,D错误。7.(2019安徽蚌埠二模)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海水

13、中的镁转化为氯化镁,再电解熔融氯化镁可制得金属镁B.稻草秸秆和甘蔗渣中富含纤维素,可以用它来制造纸张C.芯片制造中的“光刻技术”是利用光敏树脂在曝光条件下成像,该过程涉及化学变化D.新修本草中有关于“青矾”的描述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这里的赤色是析出了Cu单质答案D解析海水中含有镁元素,经沉淀富集、溶解、结晶、脱水后转化为无水MgCl2,电解熔融的MgCl2可得到镁单质,A正确;纸张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稻草秸秆和甘蔗渣中富含纤维素,可用于造纸,B正确;光敏树脂遇光会改变其化学结构,它是由高分子组成的胶状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这些分子发生交联,属于化学变化,C正确;“本

14、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由以上信息可以推测,青矾可能为FeSO47H2O,青矾在空气中灼烧后发生分解、氧化,可以生成红棕色的氧化铁,D错误。8.(2019北京丰台二模)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列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在表演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B刺绣打铁花用针线在织物上绣制图案将熔化的铁水泼向空中,迸溅出火花CD剪纸织锦续表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提花机织出图案答案B解析刺绣并未生成新的化学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击打熔化的铁水形成飞溅铁花的过程中,红热的铁花会和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没有新的化学物质生成;用提花机织出图案并未生成新的化学物质。9.(2019北京海淀月考)中国文化中的“文房四宝”所用材料的主要成分为单质的是()A.笔B.墨C.纸D.砚答案B解析毛笔上的毛主要是动物毛发,属于蛋白质,即主要成分不是单质,故A错误;墨中的炭主要是C元素形成的单质,故B正确;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糖类,由C、H、O元素组成,故C错误;砚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或碳酸盐,故D错误。10.(2019湖北华师一附中期中)下列文献记载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A.明代天工开物之燔石青矾卷中“取入缸中浸三个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