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调研材料(精选多篇)

上传人:1522****302 文档编号:119870356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污染调研材料(精选多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环境污染调研材料(精选多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环境污染调研材料(精选多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环境污染调研材料(精选多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环境污染调研材料(精选多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污染调研材料(精选多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污染调研材料(精选多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篇:环境污染调研材料 环境污染调研材料 共建一片蓝天、共享一片净水 小车河位于*市*河上游、*大道西侧、西二环东侧、贵黄公路南边,是城市路段的重要地带,其全长为26.8公里。长期以来由于基础设施落后,配套不完善,公园功能未得到充分的发挥。河边脏乱现象严重,导致游容量下降,近河岸居民部分搬迁。基于小车河的重要性,我们对小车河进行了实地考查并对其中下游水质着重进行化验。此次课题目的一是为了引起*市民以及有关部门对小车河的高度重视并及时对其进行治理;二是通过水质检验,研究河流被污染的严重程度后果-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及对环境的影响;三是通过这次活动提高全校师生的环境意识,带动大家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家

2、园;四是吧我们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提高我们研究性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那么小车河是否有化学元素超标的现象呢?以下是对小车河水质化验(生、化、毒、理指标)报告单 一串串数字令我们触目惊醒,而这些化学元素超标对人体是严重有害的。自然,这些数据也印记着同学们考查活动的艰辛历程。 在进入小车河中游后,我们立即采取水样,之后现场检测ph值(用ph试纸),发现中游水碱超标,其中ph约为10.25,超出正常水平范围(6.5ph8.5)回来后,在老师的指导和协作下我们进行了化验检测。结果余氯,氯化物(以cl计)超标,基本余氯含量为1.0ppm。超标如此之大,严重危害人们健康。而且碱超标更会危害人

3、体。人们在游泳时,皮肤长时间浸泡,硬水会再表面形成污垢,很容易造成毛孔堵塞,甚至引发皮肤发红过敏、干燥等症状。如果cl过多,加上气温的升高,它会和水中有机物结合生成四氯化碳,二氯乙醇。且二氯乙醇易被人体吸收导致肺部不适,轻者咳嗽、呼吸困难、缺氧晕藻等,重者伤害中枢技能,肺、肝、肾会致畸、致癌。 随后,我们到达下游。同样采集水样,也作了初步检测其酸碱度、氯离子同样超标,并且含有大量重金属元素,有正六价铬离子,48号铬,80号汞,82号铅等离子。其中汞离子超标较多,这些重金属物质更是大大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如果人误食了镉离子便会在人肾脏内蓄积。大家知道,镉是毒性很大的离子,被人吸入,就会引起泌尿系统

4、功能变化。汞是相对原子量为200.6的重金属,剧毒亦能蓄积人体导致体内新陈代谢不正常,最后中毒引发尿毒症等病状。而这些离子来源于采矿、冶炼、燃料。电池和化学工业废水,还有工厂和贵重金属加工的工废液。只要到过下游的市民不难发现每隔三、四米远处河岸内就有两根大的排水管,滚滚而来的黄河就从那里源源不断的用处,有的还是乳白色。河岸两旁,白色垃圾成堆,一片片难分解的塑料泡沫在河上飘荡着,这还是那条干净清澈的小车河吗? 回到学校后,我们对样水进行了仔细的检验,里面的生物菌群种类繁多。种种数据的现实让我们心惊胆战。既然小车河在*河上游,那么它的水质好坏便会关乎到母亲河水的好坏。其河水中的污染物就会随流水淌入

5、*河中,到那时,再来整治*河就不易了,即费时又费力,而且会花费巨额资金。 在取水样当日,参加活动的老师和同学立刻行动,将河岸的白色垃圾捡入回收站,因为师生们都意识到保护小车河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我们必须立马行动。通过此次调查研究,我们对低碳生活保护水资源知识有了进一步了解,在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相信在未来,我们会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影响他人的行为,带动大家携手齐心共同保护美丽林城。然而我们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所以希望有关部门能因此引起重视,加强宣传力度,来保护这条26.8公里的小车河。 如今,我们已得知,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广大市民的大力支持下,已建成美丽的湿地公园,为市民们提供了一

6、个休闲娱乐的好场所,为林城增添了一抹绿色,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绿色资源。 第二篇:强化农业环境整治,净化田间污染的调研材料 强化农业环境整治,净化田间污染的调研材料 农田是农民农业生产的基础性生产资料,是保持我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农民实现生产和再生产的主要基地,也是和谐社会的稳定器和蓄水池。然而,伴随着经济迅猛增长,农业生产水平及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随之而来的农业污染开始侵蚀农田,农业生态环境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威胁。 近年来,我场农业生产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农业生产中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大幅增加,农业生产环境承受的污染负荷剧增,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安全问题日趋突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

7、已成为我场环境整治工作新的重点和难点。 一、我场农业环境污染现状分析 (一)化肥、农药施用强度高,流失量大。 化肥、农药作为农业增产的主要措施,其用量一直居高不下,已成为我场农业污染的重要来源。我场年化肥施用总量约为20146吨,单位面积化肥平均施用量达550公斤/公顷,大大超过了国家标准192公斤/公顷和发达国家设置的225公斤/公顷的安全上限。由于化肥的过量使用,致使化肥中的各类元素大量流失,全场流失量约3090吨,流失率达15%。我场农药施用总量为约为426吨,由于农药施用的有效利用率很低,一般仅为20%-30%,大部分飘浮于空气中或降落于地面,进入土壤、水体和动植物体内,形成了食物链危

8、害。 (二)塑料农膜使用增加,污染加剧。 全场塑料地膜年使用量约为106.6吨,回收利用率为0 %,大量 1 废膜被废弃于农村的田间沟渠,且可降解农膜的使用微乎其微。农膜的长期积累,妨碍了作物根系生长和土壤中水分、空气、营养元素的正常分布运行,影响农作物的自然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 (三)农作物秸秆处置亟待完善。 我场各类作物秸秆产出量约为26.2万吨/年,当年秸秆还田及畜牧饲料利用量为9.7万吨,利用率为37%。大部分秸秆都被焚烧,不仅造成大气污染,还造成秸秆中大量肥料元素流失。 二、农业环境污染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环境意识不强。 虽然我场在测土配方施肥方面做了一些尝

9、试,但大多数农民对科学用药、平衡施肥知之甚少,不能根据作物生长规律、土壤养分状况决定化肥、农药的配比,只是单纯地加大剂量滥施农药,结果不仅造成化肥农药利用率不高,而且对环境污染严重,土壤肥力下降。同时,片面追求数量而忽视农产品质量,忽视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对农田以及河道的污染。另外,农民由于受利益驱动,选用农药时,剧毒农药触杀性好且成本低廉,而高效低毒污染少的杀虫剂一般见效迟缓、防治成本高,生产者往往愿意选择前者。 (二)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与农业发展不相适。 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农业生产资料的产品结构不能适应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需要。如现有农药中杀虫剂占40%,其中含有机磷和高毒的农药占到70%

10、,而高效、低毒、见效快、成本低、使用方便的农药品种少之又少。有机肥商品化生产举步维艰,优惠扶持力度不足, 商品有机肥与化肥相比价格偏高,普及推广难度很大。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的市场推广扶持力度不够,绿色农产品通道不畅,其质量、价值优势在价格上无法得到体现,导致生态农业先进技术推广难度加大。 (三)监管体系不健全。 首先,目前环保部门还没有农业环境监测的专门机构、专职人员、监测仪器和业务经费,对农业环境还没有任何常规监测。其次,大多数农产品既无一套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也没有产品质量检测标准,更缺乏必要的检测监督手段。再次,农药流通比较混乱,货出多门、货源多头,因此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违禁农药的销

11、售。 三、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对策措施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农业环境污染防治,关键是要把广大农民群众发动起来,使他们像爱护自己的生命财产一样爱护农业生态环境,真正掌握各种先进适用的污染防治技术。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广泛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环保宣传和科普教育,营造一个学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宣传环境保护政策、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热烈气氛。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把农业环境污染防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明确职责,建立齐抓共管、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环境保护部门切实加强对农业环境污染防治工 作的统一

12、监督管理。农业部门对种植业污染防治工作负责,努力加快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步伐。 (三)完善环境立法,加强环境管理。 农业污染防治必须进入有法可依、依法治理的新阶段。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速对农业环保的环境立法。相关职能部门要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制订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管理办法、有机肥商品化生产使用管理规定等一系列适合本地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规定和办法,增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措施的可操作性。加快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促进土地使用权的集中,有利于推行集中治污和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四)加强科技支撑力度,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 控制农业污染必须发展生态农业,发展

13、生态农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发挥科技、农业、环保等部门的技术优势,联合和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积极开展生态农业研究与建设。以发展生态农业为目标,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为基础,着重加快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建设步伐。 (五)加速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处理。 在农业生产中推广清洁农业,将农业废弃物、作物秸秆等通过资源化途径加以综合利用,这是治理农业污染的最佳途径。如秸秆造纸、编织、还田等措施综合利用,使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最大程度地使农业废弃物得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第三篇: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国城市环境日益改善,农村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各种污染不仅威胁到了农村人

14、口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现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做如下报告: 一、现代化的农业生产造成了各类污染。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程度深,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的重要途径,加之化肥、农药使用量大的蔬菜生产发展迅猛,使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这两类污染在很多地区还直接破坏农业相关生态系统,对鱼类、两栖类、水禽、兽类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胁。 二、由于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 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染物因为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以及具体管制的不健全,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

15、脏乱差”现象:每年产生的约为1.5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每年产生的超过3000万吨的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然而,在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发展较快的地区,这种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和环境管理落后于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象并没有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得到改善,其对人群健康的威胁却在与日俱增。 三、乡镇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够产生的工业污染。 受农村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农村工业化实际上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为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不仅造成环境污染,加大了治理的困难,还导致污染危害直接影响到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废水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而且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污染物处理率也显著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 由于我国农村污染治理体系尚未建立,环境污染不仅将迅速“小污”变“大污”,而且已经“小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