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19867724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绝密启用前月被荷兰殖民者霸占了 38 年的台湾,复归中国所有。以下主题与材料描述一致的是()山东省泰安市 2019 年中考A.据台湾倭寇为乱施火攻都司破贼B.“马车夫”窃据宝岛郑成功扬名中华C.拒招抚郑氏末路遣水师两岸一统在此卷上答题无效历 史D.五十载岁月轮回逐日寇光复神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共 15 分)6.“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1.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一评论中“孟子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与这则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2、()A.割占香港岛B.火烧圆明园C.黄海大战的一个正确思想”应该是A.“兼爱”“非攻”B.“无为而治”()D.台儿庄战役C.“仁政”治国7.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 年 2 月 12 日,清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成为末代皇帝。D.依法治国这一历史事件的深远意义在于中国()2.1877 年,西方学者首次使用了“丝绸之路”一词,用于描述汉代时期的中国和中亚,A.宣告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西亚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交通线。这里介绍的是“丝绸之路”的()B.开启了近代化探索A.产生背景B.主要行人C.路线走向D.开通前提C.改变了社会性质D.摆脱了殖民统治8.下列选项属于人民解放战争期

3、间邓小平参与的重大事件有()南昌起义3.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武汉会战联是描写唐太宗的()千里跃进大别山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清色误王国D.陈桥兵变成君主,黄袍加身显威风4.“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反映的经济现象是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淮海战役A.B.C.()D.9.关于中国近代史上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B.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都达成了有利于中华民族利益的共识()B.西晋出现我

4、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C.江南经济繁荣,出现了玉米、花生等经济作物D.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C.重庆谈判的成果最终被撕毁D.毛泽尔和周恩来都直接参与了谈判历史试卷 第 2 页(共 8 页)5.1624 年,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殖民者将整个台湾置于其统治之下。1662 年 2历史试卷 第 1 页(共 8 页) 10.清朝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是都面临内外交困局面都引进了西方科学技术都废藩置县()D.都为促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时同盟奠定了基础15.下表国的史实与结论,表述不一致的是()在此卷上答题无效选项A史实结论1894 年的公车上书新文化运动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

5、幕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都维护了君主专制统治A.BB.C苏联第一、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C.D.D联合国家宣言11.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A.AB.BC.CD.D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美国南北战争是一场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35 分)B.1860 年,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为美国第 16 任总统C.林肯政府先后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照人奴隶宣言D.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维护奴隶制的狂热分子刺杀了林肯总统16.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暑假期间,

6、泰安某学校分两组乘火车和飞机进行了一次研学旅行,这是两个小组发回来的研学资料,请你参与进来,完成相关任务。第一组:观传统文明,悟文化意蕴12.列宁说:”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这本书是()A 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C.拿破仑法典D 共产党宣言13.大国崛起解说词:“1917 年 11 月 7 日,震撼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 20 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这里的“伟大实践”是指A.推翻了沙皇俄国专制统治()B.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诞生了第一

7、个社会主义国家D.实现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14.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相同点是A.都使国家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一“汉代讲经”现象的出现与西汉董仲舒提出的哪一B.都有利于本国经济恢复和发展C.都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和巩固历史试卷 第 3 页(共 8 页)建议有关?图二大运河的开通起到了什么作用?图三反映的内容与宋朝采取的哪一治国政策密不可分?图四明朝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了哪里?历史试卷 第 4 页(共 8 页) 第二组:亲历纪念地,有爱情怀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分别是什么?18.民主与法制建设是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建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

8、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 450 年左右,罗马通过了一部法律文献,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其中的债务法规定:债权人有权拘禁不能按期还债的债(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五的雕塑设计是为纪念中国历史上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图六成为中国著名红色旅游景点的理由。务人。甚至可以给他戴上脚镣,卖到国外或杀死他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宇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贵族対法律的曲解和滥用。(3)两个小组乘坐的这种类型的交通工具最早出現在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请按先后顺序写出这两次工业革命分别把人类带入到什么时代?17.习近平主席在一系列会议上作出的重要批示,为强化执政

9、党的执政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写出这部法律文献的名称。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该法律文献作简要评价。材料二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 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材料一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均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强国之路(1)古代史上,许多朝代也注重对权力的监督,管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负责监察事务的中央官职是什么?元朝负责监察事务的中央机构是什么?西汉时期朝廷为了监视

10、地方官吏建立了什么制度?(2)材料中英国建立起 政治体制是什么?这一体制的创立与英国哪一法律文件有关?材料三读图材料二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上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2)结合所学知识按先后顺序依次写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

11、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让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依据材料指山:“到建党一百年时”和“到新中国成立百年时”,我国社会历史试卷 第 5 页(共 8 页)(3)如图所示的政治制度开始于美国哪一部文献的制定?该文献的制定遵循的原则是什么?材料四历史试卷 第 6 页(共 8 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太平洋上拼一死战,这正

12、是中国抗战对二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的结果。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3)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在二战中发挥的国际影响是什么?材料四(3)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该材料最早出自哪部法律文献?“冷战”结束后,英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西欧和日本都有自己的主张,中国要求建立,新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刘金质冷战史19.在国际舞台上,中国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并且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4)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标志是什么

13、?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说明,美国是否达到了建立“世界新铁序”的目的。材料五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摘自 2017 年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历史下册(5)依据材料指出中国秉持的全球治理观是什么?(1)图一人物在 1914 年为了征服巴尔干半岛上的塞尔维亚举行了军事演习,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图二事件的爆发标志着什么?材料

14、二1919 年 5 月 2 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人一文,沉痛地说:“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5 月 3 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高校学生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情况,群情激愤。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全体同学更加激愤。第二天,五四运动爆发了。摘自 2017 年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历史上册(2)“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材料三丘吉尔在谈到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时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苏联元帅扎哈罗夫说:日本之所以没有立即对苏联开战,是因为它的大量军队被牵制在中国。军事史家富勒指出: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历史试卷 第 7 页(共 8 页)历史试卷 第 8 页(共 8 页) 山东省泰安市 2019 年中考历史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