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川省成都中考生物试卷-答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19866725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0.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四川省成都中考生物试卷-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四川省成都中考生物试卷-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四川省成都中考生物试卷-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年四川省成都中考生物试卷-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年四川省成都中考生物试卷-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四川省成都中考生物试卷-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四川省成都中考生物试卷-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成都市2019年初中生物毕业考试试卷生物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运动系统中的骨起支持作用,A正确;运动系统中的骨连接起保护作用,B正确;骨、骨连接和骨骼肌构成的运动系统在其他系统的支配和协调下产生运动,C正确;吸收不是运动系统的作用,D错误。【考点】运动系统的组成以及各个结构的功能2.【答案】D【解析】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其中关节面包括了关节头和关节窝,D正确,A、B、C错误。【考点】关节的结构3.【答案】A【解析】科学家为了研究野生大熊猫在自然状态下的各种行为,在大熊猫出没的山林安装了几台摄像机,记录大熊猫的行为,这种研究方法

2、符合观察法,A正确;B、C、D错误。【考点】各种科学探究方法的定义4.【答案】C【解析】棕熊分布在欧亚大陆,以及北美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是陆地上食肉目体型最大的哺乳动物之一,A错误;黑猩猩是常见动物,B错误;大熊猫一般称作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大熊猫是我国的特有种,属于我国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C正确;孔雀是常见动物,D错误。【考点】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种类5.【答案】A【解析】为了保护斑头雁、棕头鸥等鸟类及其栖息环境,我国在青海省建立了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又称就地保护,A正确;B、C、D错误。【考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6.【答案】B【解析】细菌为单细胞

3、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区域,A错误;真菌既有单细胞也由多细胞,已经具有成形细胞核,为真核生物,B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C错误;大肠杆菌为细菌,不具有成形细胞核,D错误。【考点】各种微生物的形态结构7.【答案】A【解析】青霉素是由青霉菌这种真菌产生的,A正确;B、C、D错误。【考点】抗生素的定义和常见种类8.【答案】C【解析】受精卵分裂和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营养由卵黄提供,C正确;A、B、D错误。【考点】胚胎的发育过程9.【答案】B【解析】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B正确;兔、狐狸、鹰均为消费者,A、C、D错误。【考点】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者的定义10.【

4、答案】D【解析】绿色开花植物能够利用其营养器官繁殖新个体,由母体直接产生,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为营养生殖,D正确;A、B、C错误。【考点】各种生殖方式定义11.【答案】B【解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B正确;A、C、D错误。【考点】遗传学知识12.【答案】A【解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环境能影响生物的性状,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A正确;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B错误;表现型受环境的影响,但是由基因型控制,C错误;表现型由基因型控制,也受环境影响,D错误。【考点】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环境影响生物性状13.【答案】C【解析】达尔文认为,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

5、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A、B、D错误。【考点】自然选择14.【答案】B【解析】海带属于藻类植物,B正确;A、C、D错误。【考点】各类植物的结构特点15.【答案】B【解析】等级最高、种类最多、分布最广、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被子植物,B正确;A、C、D错误。【考点】各类植物的结构特点16.【答案】C【解析】生活在陆地,身体内有脊椎骨,体表覆盖鳞片,体温不恒定,体内受精,受精卵有厚的卵壳保护,由分析可知,该动物属于爬行动物。【考点】各种动物的形态特点17.【答案】C【解析】野慈姑会和水稻争夺阳光、水分和土壤中的营养物质,水稻和野慈姑的关系是竞争关系,C正确;A、B、D错误。【考点】生物之间的不同关系

6、18.【答案】A【解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是食物链和食物网,A正确;B、C、D错误。【考点】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19.【答案】C【解析】男性生殖系统包括精囊、输精管、睾丸、阴茎、附睾、前列腺等;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由分析可知不属于男性生殖系统的是子宫,C正确;A、B、D错误。【考点】男性和女性的生殖系统20.【答案】C【解析】大量砍伐森林的树木,人为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不利于维持生态系统,A错误;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直接排人江河中,造成江河污染,直接影响江河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利于维持生态系统,B错误;在草原周围营造防护林,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保

7、持水土,对维护生态平衡起到积极作用,C正确;增加城市私家车数量,汽车尾气排放多了,会增加空气污染,不利于维持生态系统,D错误。【考点】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二、填空题21.【答案】支点神经【解析】运动是以骨为杠杆、以骨骼肌的收缩为动力、以关节为支点形成的。骨骼肌的收缩要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考点】运动产生过程22.【答案】先天性先天性【解析】动物的行为分为后天学习行为和先天性行为两大类,婴儿一出生就会吮吸乳汁,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这一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考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定义23.【答案】生殖发育【解析】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重要特点。女孩进入青春期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

8、,叫做月经,男孩进入青春期,有时梦中会出现精液排出的现象,叫做遗精。月经是指进入青春期之后,女子每月一次的子宫内膜脱落引起的出血现象,遗精是指男孩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现象,月经和遗精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考点】生殖和发育的定义24.【答案】月经遗精【解析】女孩进入青春期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叫做月经,男孩进入青春期,有时梦中会出现精液排出的现象,叫做遗精。【考点】青春期的发育特征25.【答案】性染色体常染色体【解析】正常人类体细胞中染色体可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正常男女体细胞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22对染色体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叫常染色体;其中有一对

9、在形态、大小上存在明显差异,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女性为XX,两条性染色体形状、大小基本相同;男性为XY,较大一条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为Y染色体。【考点】人体染色体组成26.【答案】有机小分子化学进化【解析】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和大气成分,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闭装置内,通过进行火花放电(模拟闪电),合成了多种氨基酸,向人们证实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由分析可知,在类似于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支持了化学进化论。【考点】生命的起源过程27.【答案】相似种【解析】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体的

10、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特征和亲缘关系的远近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一个生物就是一个物种,同种生物之间亲缘关系越近。【考点】七个分类等级28.【答案】光有机物【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归根结底都来源于阳光,生产者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和能量。【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29.【答案】自动调节自然【解析】生态系统的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一旦干扰因素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被破坏。

11、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类。【考点】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30.【答案】转基因克隆【解析】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都属于现代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可以有目地改变生物的性状;克隆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织后代的过程,可利用克隆技术复制出在遗传上与原来生物体一模一样的新个体。由分析可知,人们可利用转基因技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的DNA中去,从而有目的地改变生物性状;还可利用克隆技术复制出在遗传上与原来生物体一模一样的新个体。【考点】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三、识图题31

12、.【答案】(1)生物水、土壤(2)吃和被吃2农作物蝗虫螳螂食虫鸟蛇(3)物质蛇(4)农作物分解【解析】(1)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非生物环境除了图中的阳光、空气外还包括水、土壤等因素。(2)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关系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食物链。该生态系统中有2条食物链,其中一条为:农作物蝗虫螳螂食虫鸟蛇,另一条为:农作物蝗虫食虫鸟蛇。(3)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是物质和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流动的;从能量流动的特点来分析,该生态系统中蛇的数量最少。(4)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农作物的光合作用,进入到食物链中。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及腐生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又可以使二氧化碳

13、返回非生物环境。【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32.【答案】(1)23蛋白质DNADNA(2)性状(3)等位基因显性显性(4)父方母方【解析】(1)人类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所以起遗传作用的是DNA。(2)基因是染色体上控制DNA的基本遗传单位。(3)图中的A和a是成对基因中,两个不同的基因,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这对基因中A是能够得到表现的,称为显性基因,由A控制的性状称为显性性状。(4)图中成对基因A和a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考点】人体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四、分析与探究33.【答案】(1)DdDd(2)不能(

14、3)DD或DdDd(4)三(5)婚前检查【解析】(1)10号个体与11号个体正常,结婚后生下一名白化病患儿13号个体,则13号个体基因为dd,子代的成对染色体中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10号个体与11号个体正常,必定都有一个D基因,13号个体患白化病,10号个体与11号个体肯定都携带有一个d基因,则10号为Dd;11号为Dd。(2)若12号个体与另一个家庭的正常女性结婚,12号正常,基因为Dd或DD,正常女性基因为DD或Dd。若Dd(12)和Dd(女)结合,四分之一患白化病的概率,四分之三正常,若Dd(12)和DD(女)结合,后代全部是正常儿女,若DD(12)和DD(女)结合,后代儿

15、女全部正常,所以12号个体与另一个家庭的正常女性结婚生下的四个子女均未患白化病,不能证明12号个体没有携带白化基因。(3)若图中3号个体和8号个体的家族中均无白化病遗传病史,1号个体和2号个体正常,则图中1号个体和2号个体基因型的组合方式较为可能的有Dd或DD,由于13号个体患白化病,其中组合方式为Dd的概率更大。(4)近亲结婚是指三代之内有共同祖先的男女婚配。(5)图中9号个体要结婚生子,生育前,她和丈夫首先应进行婚前检查,并与有效的诊断、选择性流产措施相配合,以降低生出白化病患儿的概率。【考点】染色体的基因34.【答案】(1)对照作用(2)双子叶植物子叶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中有重要作用(3)子叶(4)双子叶植物子叶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中有重要作用(5)萌发幼苗(6)双子叶植物子叶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中,子叶在不同时期起到的作用大小不一【解析】(1)该实验方案中,研究子叶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中的作用,A组没有经过处理的,A组为对照组,在实验探究中的作用是对照作用。(2)同学们所作出的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