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政治八年级上学期末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19854918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政治八年级上学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政治八年级上学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政治八年级上学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政治八年级上学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政治八年级上学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政治八年级上学期末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政治八年级上学期末考试试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号一 二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0分)1. 八年级时,小方因一时沉溺于网络游戏,导致生物、地理考试不及格,小方茫然了。此时小方应有的正确态度是 ( )A 用“题目太难”来宽恕自己 B 放弃学业,外出打工C 继续我行我素,让别人去说 D 戒掉网瘾,努力学习2. 俗话“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明了 ( )A 态度亲和、举止端庄是与人友好交往必备的素养B 在待人接物中语言的使用会产生天壤之别的心理效应C 语言能决定季节的变化D 礼仪可以成为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3. 一位哲人说过:“微笑是一个人最美的神态,长得再丑的人,只要露出真诚的微笑,就会变得漂亮起来。”

2、这说明真诚的微笑能 ( )A 使容貌丑陋者变漂亮 B 掩盖心灵的丑恶 C 替代道德修养 D 美化自我形象4. 班主任号召全班同学在期末复习中互相结对子,发挥“1+ 12”的效应,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发挥“1+12”的效应,要求全班同学要 ( )树立良好的竞争意识 团结协作,互相启发,共同进步 只自己负责,不管别人 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A B C D 5. 在招聘广告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则要求:必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招聘单位之所以重视“团队合作精神”,是因为 ( )A 合作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B 只要具有合作精神就能取得事业的成功C 合作精神有助于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D 合作是单位用

3、人的唯一标准6.“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这句话告诉我们 ( )A 宽容是一种美德和境界,我们必须具有宽广的胸怀 B 人是万物之灵,是整个世界的主宰力量 C 宽容意味着放弃自己的主张,努力迎合别人 D 宽容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7. 在交往中我们应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这就要求 ( )A 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B 主动沟通,尊重规则C 平等待人,取长补短 D 想人所想,理解至上8. 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体现在 ( )A 工资和收入的平等 B 社会地位的平等C 人格和法律上的平等 D 体力和精力上的平等9. 近来,“瘦肉精”、“彩色馒头”、“塑化剂

4、”等食品安全事件再度引起人们对社会诚信的关注,重塑诚信社会刻不容缓。这启示我们 ( )诚信是品行、责任、声誉、魅力 诚信是资本、财富、竞争力 诚信能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诚信与政府的良好形象无关A B C D 10.诚信的基本要求是 ( )A 实事求是,尊重事实 B 和而不同,求同存异C 尊重他人,平等待人 D 对人守信,对事负责11. 一位在德国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以优异的 成绩毕业后,在德国找工作时却到处碰壁,原因是他曾有过3次乘车逃票的记录。这告诉我们 ( )A 诚实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B 国外公司爱小题大做 C 不要到国外去留学或找工作 ,那里太苛刻了 D 乘车人人需买票1

5、2. 近年来,我国游客的文明素质在不断提高,但不管是巴黎街头“请勿喧哗”的中文标语,还是纽约地铁站内“请勿插队”的中文劝导牌,仍然都在警示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国民的文明素质。这是因为 ( )A 文明素质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B 中文告示更加方便中国游客的出行游玩C 文明素质是一个人出国旅行的物质基础D 文明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和尊严13. 竟争是基于一定规则进行的,我们在竞争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是 ( )A 在竞争中合作 B 换位思考 C 道德和法律 D 平等待人14. 山宽恕了水在自己躯体上的拍打而更加俊秀,水宽恕了山阻挡自己的去路而更加灵动。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 ( )A

6、 换位思考 B 平等待人 C 相互关心 D 宽容他人15. 有人说:“沟通是一座桥,渡你淌过溪水;沟通是一溪水,帮你浇熄怒火。”这表明沟通可以 ( )A 避免分歧,消除差异 B 加深理解,化解矛盾 C 宽容自己,苛求他人 D 彼此信任,事事忍16某学校举办校园生活对联创作比赛。八年级有位同学创作了“一支粉笔,积淀千秋智慧;三尺讲台,寄托万世文明”的上下联。你认为该对联的最佳横批是( )A救死扶伤 B友谊情深 C尊师重教 D清正廉明.17. 大型情景喜剧家有儿女在国内一度引起轰动。这个大家庭包括父亲夏东海,母亲刘梅,7岁的儿子夏雨,14岁的儿子刘星,17岁的女儿夏雪。这个家庭结构属于 ( )A

7、核心家庭 B 主干家庭 C 单亲家庭 D 联合家庭18. 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通过各具特色的 表现出来。 ( ) A 文化习俗 B 道德风尚 C 传统节日 D 行为习惯19. “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每个人便有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 这句名言主要启示我们要善于 ( )A 接受学习 B 合作学习 C 自主学习 D 探究学习20. “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原则去培养、谅解去护理、热情去灌溉。”这句话是说 与朋友交往要真诚 与朋友交往要热情 交往要坚持立场和原则 朋友之间要互谅互让 ( )A B C D 二、材料分析题(30分)21.材料一:寇准19岁时中了进士,当时宋太宗

8、选用人才时常问人的年龄,年纪轻的人往往不用。因此有人让寇准增报年龄,这样就会被皇帝重用。寇准却说:“吾初进取,可欺君耶?”材料二:央视新闻联播曾以最美的中国人哥哥的债我们还,不能欠钱落骂名为题,报道了安徽省霍邱县张仁强、张仁秀兄妹替身故大哥偿还100多万元欠款的事迹。(共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你怎么看待寇准和张氏兄妹的这种行为?(2分)(2)在日常生活中,你发现或听说了哪些不诚信的事例?(至少举三例)(3分)(3)请你说一说,诚信做人要遵守哪些原则?(答出4点)(8分)22.材料一: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运用,手机上网对中学生来说已不再是个新鲜词。有些同学上课时,隔几分钟就刷一次微博

9、;晚上就寝,摇个微信躲在被子里和陌生人畅聊;玩游戏、看电子书、在网上吐槽手机这个美丽的终端让一些同学任意地永远在线。材料二:右图漫画真假难辨 (共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网络交往对象具有什么特点?(3分)(2)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网络? (至少三点)(3分)(3)请你联系实际为那些永远在线的同学提几点积极的建议。(至少提出三点)(3分)23. 古人说:“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一个 人不学“礼”、不懂“礼”,缺少社会礼仪知识和规范意识,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身。以“讲礼貌、懂礼仪、知礼节”为内容的“三礼”教育和青少年的发展息息相关。 (共8分)(1)我们为什么要对人讲礼貌

10、?(答出三个方面)(3分)(2)对人讲礼貌的基本要求有哪些?(3分) (3)反思一下自己在与人交往中的行为举止,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列举两点即可) (2分)八年级政治参考答案: 1.D 2.B 3. D 4.C 5. C 6.A 7. D 8. C 9.C 10.D 11.A 12.D 13.C 14.D 15.B 16.C 17. A 18. A 19.B 20. D21.(1)他们的行为是诚信的表现。是对人 守信、对事负责的表现,体现了诚实守信的美德。(2分)(2)如:考试作弊;对老师说谎;抄袭作业;缺斤短两等。(3分)(3)坚持实事求是,是诚信做人的守则之一。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

11、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在情与法的冲突中,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法律一边。不徇私枉法。(每点2分,答出4点,即得8分)22.(1)网络交往对象具有间接性、虚拟性、隐蔽性。 ( 3分)(2) 网络,为我们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沉迷网络会造成精神颓废、荒废学业、影响身心健康、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我们应发挥网络优势,避免网络伤害,做网络的主人,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每点2分,3分)(3)建议:自觉遵守学校的相关规 定,不在上课和就寝时间使用手机;在利用手机网络交友时注意适时适度,不随意泄露个

12、人信息,不约见网友,学会保护自身的人生安全;在网络发表言论时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全面认识手机上网的利与弊,学会趋利避害,让网络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注意“信息节食”,学会抵御网络上的不良诱惑;等等。 (每点2分,答出1点,可得3分)23. (1) 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如果对人不讲礼貌,就会对人造成伤害,妨碍我们与人交往。礼貌是文明的体现。是否文明礼貌,决不只是个人私事,也不是无足轻重的 小事,它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3分)(2)语言文明(1分)、态度亲和(1分)、举止端庄(1分)。 (3分)(3)语言粗鲁、态度傲慢、衣着不整洁等。(两点即可,每点1分,共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