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2.2气压带和风带(练)(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854460 上传时间:2020-01-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2.2气压带和风带(练)(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2.2气压带和风带(练)(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2.2气压带和风带(练)(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2.2气压带和风带(练)(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2.2气压带和风带(练)(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2.2气压带和风带(练)(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2.2气压带和风带(练)(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2.2 气压带和风带(2019华东师大附中期末)读某大陆西岸年降水量随纬度的变化曲线图,完成12题。1该大陆是()A非洲大陆 B澳大利亚大陆C北美大陆 D南美大陆2有关Q处降水少的原因,描述正确的是()A全年受甲气压带的控制B受丙气压带和3风带的控制C受甲气压带和2风带的交替控制D受乙气压带和3风带的交替控制【答案】1.D2.B【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大陆有赤道穿过,只可能是非洲大陆或南美大陆,排除B、C。 而此大陆纬度达到40,故可以排除非洲大陆,为南美大陆。 第2题,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风带中的风向来看,1、4分别为北、南半球的西风带,2、3分别为北、南半球的信风带,甲、丙分别为

2、北、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乙为赤道低气压带。Q处位于20S的南美大陆西岸,不会受到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影响,其年降水量近乎为0 mm,应为热带沙漠气候,原因是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又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2019湖南十四校联考)地中海气候,又称作副热带夏干气候,由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是亚热带、温带的一种气候类型。大致分布于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读图回答34题。3由上图可知,与世界上其他地中海气候区相比,在地中海北岸地区地中海气候分布范围远超40N,而在东部其分布范围亦大大向东延伸,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阿尔卑斯山 B地中海C北大西洋暖流 D盛行西风4冬

3、雨率是冬季降水占全年降水的比重。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下列为地中海气候区三座城市:罗马(42N)、突尼斯(37N)、的黎波里(33N),它们的冬雨率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罗马突尼斯的黎波里B突尼斯的黎波里罗马C的黎波里突尼斯罗马D罗马的黎波里突尼斯【答案】3.B4.C【解析】第3题,夏季地中海水温相比周边陆地低而形成高压,加大了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北的影响范围;冬季地中海的水温高于周边陆地,形成低压而吸引西风,使西风的势力大大加强,从而使地中海气候分布范围向东延伸。第4题,依题意,冬雨率是指冬季(12次年2月)降水占全年的比重,而地中海气候降水集中在冬半年,且主要是西风带来的;故在地中海气候区,

4、受西风影响时间越长冬雨率越低。罗马纬度最高,受西风影响时间最长而冬雨率最低;的黎波里因为纬度最低而受西风影响时间最短(基本就集中在冬季),故冬雨率最高。 (2019河北承德一中期中)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指数大的年份夏季风偏强,反之夏季风偏弱。下图为东亚196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逐年变化。读图,完成56题。5图示时段,东亚地区()A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高B陆表与海表温度持续上升C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D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固定的周期性变化6据图推断我国东部季风区()A夏季风逐年增强B夏季风逐年减弱C1961年华北地区降水偏少

5、D1980年江淮地区降水偏多【答案】5.C6.D【解析】第5题,由图可以看出,海陆热力差指数有正有负,不能说明陆温高或海温高;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但并不是固定的周期性变化。第6题,当海陆热力差指数为正时,夏季风较强,反之较弱;海陆热力差指数时正时负,说明夏季风时强时弱;1961年海陆热力差指数大且为正,夏季风强,影响北方时间长,说明华北地区降水偏多;1980年海陆热力差指数小且为负,说明夏季风弱,在南方停留时间长,江淮地区降水偏多。 (2019河南洛阳一中期中)下图为甲、乙、丙三地大气环流年内控制时长分配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甲地气候类型为()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C地

6、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8下列关于乙、丙两地自然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地河流流量1月大于7月B丙地地形平坦开阔C乙地天然植被叶片常绿坚硬D丙地冬季常有较厚积雪【答案】7.B8.C【解析】第7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地气候类型是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控制下形成的热带沙漠气候,B项正确。第8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乙地气候类型是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下形成的地中海气候,所以乙地的天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叶片常绿坚硬,C正确。丙地气候类型是常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形成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平均最低气温高于0 ,冬季不常有较厚积雪。 (2019陕西咸阳一中期末)下图为某风带示

7、意图,箭头表示风向,甲地位于大陆西岸。读图,完成910题。9甲地的气候类型可能为()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A BC D10甲地与同纬度的大陆东岸地区相比,气候类型不同,造成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下垫面状况 B太阳辐射C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答案】9.C10.C【解析】第9题,根据图中的风向为西南风,所以为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受中纬西风带影响可能形成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第10题,大陆西岸受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影响,而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造成其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大气环流的差异。 (2019甘肃武威六中检测)读世界部分地区

8、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完成1113题。11.此时江苏省正值()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2.图中M地气候成因是()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移动C.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终年受西风带的影响13.与图中N地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答案】11.B12.A13.D【解析】第11题,全球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图中信息显示此时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因此为北半球夏季。故B项正确。第12题,图中M地为东亚,位于世界最大大陆与最大大洋的交界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故A项正确。第13题,读图可知,N地位

9、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故D项正确。如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据此回答1415题。14图示时期,我国东部地区的盛行风向是()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北风D西南风15图示时期,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状况,可能正确的是()A B CD【答案】14.C15.B【解析】第14题,从图中可知亚欧大陆形成高气压中心,太平洋形成低气压中心,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作用右偏后就是实际风向为西北风。第15题,大陆形成高压,海洋形成低压,为北半球的冬季,故太阳直射点南移,气压带风带也跟着南移,故B正确。(2019河吉林四平一中模拟)如图为陆地

10、(用110 E代表)与海洋(用160 E代表)气压梯度(大陆气压与海洋气压之差,单位:hPa)的时空分布状况。其中,图甲表示多年平均情况,图乙表示某年情况。读图完成1618题。16图中冬夏数值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洋流性质的变化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C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D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17结合图中信息判断,正常年份,北半球冬季风风力最强的地区大致位于()A副热带地区大陆西岸B50 N附近C中纬度地区D副热带地区大陆东岸18图乙与图甲相比较,其变化对我国气候产生的影响是()A冬季风减弱,夏季台风偏多B冬季气温偏高,夏季气温偏低C冬季寒潮增多,夏季北旱南涝D冬季气温偏低,夏季北涝南旱【

11、答案】16.D17.B18.C【解析】第16题,图甲显示冬季大陆气压高于海洋,夏季大陆气压低于海洋;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大陆夏季增温快于海洋,冬季降温快于海洋,从而使同纬度大陆夏季气压低于海洋、冬季气压高于海洋。第17题,北半球冬季风是受大陆上高压与海洋上低压作用形成的,风力大小取决于气压差大小,图甲显示在50N附近海陆气压差最大,故此处风力最强。第18题,比较甲、乙两图可知,图乙冬季海陆气压差更大,则冬季风比正常年份强,冬季寒潮增多;同时夏季海陆气压差更小,说明夏季风势力要弱于正常年份,则夏季风对我国北方的影响时间较短,在南方停留时间较长,会出现北旱南涝现象。(2019山东潍坊一中一模)季

12、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大小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如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18802000年的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值曲线。据此完成1920题。1919601970年期间,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A东北地区冻土厚度偏薄B华北地区植物发芽较晚C西北地区天山雪线偏高D南方冻雨频次偏低20下列年份,我国江淮地区伏旱期不明显的是()A1890年B1920年C1940年D1960年【答案】19.B20.A【解析】第19题,图示19601970年期间,冬季风指数距平值为正值,说明冬季风势力较强,则受其影响,我国华北地区春季气温低

13、于平均值,故植物发芽较晚。同理,受冬季风影响较大的东北地区气温也较低而冻土厚度偏厚;南方冻雨频次偏高;天山雪线因气温较低而偏低。第20题,正常年份,副高北移推动雨带北移,使7月份江淮地区受副高控制而出现伏旱天气。1890年夏季风指数距平值为负值,说明夏季风势力较弱,雨带长期滞留在南方,受其影响江淮地区夏季降水较多,伏旱不明显。(2018年全国卷)恩克斯堡岛(图3)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2月7号,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A. 2月7日9时 B.

14、2月7日15时 C. 2月7日17时 D. 2月8日7时2. 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A. 东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北方向3. 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A. 生物类型多样 B. 对全球变暖敏感 C. 大气质量优良 D. 人类活动影响少【答案】1. A 2. D 3. B【解析】本题组以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的建站为载体,考查时间计算、气压带风带分布和南极的科考价值,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1恩斯克堡岛正午地方时为12时,结合图示为南极,按照顺时针方向自西向东,可知恩斯克堡岛的经度约为170E。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两者相差50,时差为:504=200分钟,因此北京时间大约为:12:00-3:20=8:40,接近2月7日9时。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2恩克斯堡岛位于70S和80S之间,属于极地东风带,其具体风向为东南风,五星红旗应飘向西北方向。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3. 根据材料所述,恩克斯堡岛是考察冰盖和冰被、陆缘冰、海冰的理想场所,这些地理事物受全球变暖影响明显。所以,该区域的优势是对全球变暖极其敏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