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20200103013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851713 上传时间:2020-01-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20200103013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20200103013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20200103013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20200103013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20200103013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202001030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20200103013(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老子的思想内涵广博,应用性强,可以用于政治、军事、学术和生活等方面,其中至今仍然具有价值的精华部分是A“无为”思想B辩证法思想C朴素的唯物论思想D“小国寡民”思想2诗经商颂充分体现了殷人祭祀先祖(鬼神)时那种恭敬虔诚、谨严端肃,表现出惶畏的心理;诗经周颂则渗透了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了。这一变化体现了A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B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C宗法等

2、级观念的淡化D天道与伦理完全分离3书法作为艺术能够反映整个时代的审美风貌,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态,已成为古今谈论历代书法艺术特色的共识。以下能体现“尚韵”的作品是A B C D4我国的佣书业是指写本时代图书文献再生产和出版的行业,它是以社会上一个贫穷的、有文化的群体为主力军,受雇为政府、私人、书商、寺观等抄书,以此获取报酬的一种行业,它肇始于汉代,兴盛于六朝,至唐代逐渐式微。我国佣书业式微的主要原因是A造纸术的发明B雕版印刷术的发明C商品经济的发展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5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出家,还要尊敬父母,忠于国君,僧人也提倡忠君爱国。所以中国的寺院有的称为护国寺,有的称

3、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材料反映出佛教A与儒家思想逐渐趋同B被改造成为正统思想C发展过程日益本土化D获得统治者大力支持6孙思邈千金方序:“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据此可知A中医是人类的文化瑰宝B孙思邈的医术价值千金C医学与儒学的关系密切D传统医学重视医德修养7“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这种艺术形式产生的社会根源是A市民阶层壮大B农民娱乐的需求C文人士大夫的雅好D宫廷贵族的消遣8汉代氾胜之书记载小麦选种“择穗大强者”;北朝齐民要术记载利用不同种的树木进行嫁

4、接来提高果树结实和改良品质;南宋农书记载种桑“择美桑种椹”,“唯取中间一截”,“以种即其干强实,其叶肥厚”。这说明我国古代科技的发展A形成了系统的科学体系B局限在农业生产领域C推动了近代进化论产生D注重生产经验的总结9明代理学家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学说。这里的“良知”是指A圣人独有的道德B人与生俱来的善性C后天获得的认知D外部世界的价值观10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这样评价李贽,“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社会环境”:儒学家提倡“天下为公”B“个人理智”:强调“存天理,灭人欲”C“廉洁诚信”:反对正统思想是“

5、万世至论”D“形成丛林”: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主流11李贽反对把孔子的言论绝对化和盲目迷信,在佛寺生活期间,他谈经读佛供奉孔子,由此可见,李贽并未绝对否定孔子及其思想。这在当时A奠定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基础B背离了儒家的思想C开启了经世致用之风D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12王夫之论史,气势恢弘,虽于上下千余年中自由出入,但从不任意评说;王夫之论史,充分考虑历史背景,不执一概而论。如论西域时,他认为汉和唐的历史背景不同,导致西域地位在这两个朝代的差异。材料表明王夫之A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史学意识B擅长品评历史事件C评史侧重历史事件之间的不同D熟悉西域地区历史13有学者指出,在鸦片战争到来之前,林则徐开始主持

6、翻译英文书报,获知了英国的一些基本情况,并据此分析得出了对英国的基本认识。例如,英国是以贸易立国的,即便鸦片贸易中断,英国为了茶叶等商品的利益,也绝不会对中国开战。林则徐的这一认识A客观分析了战前形势B是导致鸦片战争失败的直接原因C延缓了鸦片战争爆发D未能对西方资本主义深入了解14王韬在近代首次提出“变法”的主张,他在介绍西方国家的“君主”“民主”“君民共主”这三种制度时,最早提出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与众民共政事,并治天下”的君主立宪制。该思想A受社会进化论思想的影响B是对“中体西用”主张的反思C直接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D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15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

7、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田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16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之时,共产国际阐明了这样的观点:中国的民权主义,不能当作一般的“天赋人权”看待,“只有那些真正拥护反帝斗争纲领的分子和组织,才能广泛享有这些权利和自由。”由此可知,民权主义A必须以民族主义为前提B与“天赋人权”有本质的区别C是新三民主义核心思想D改善了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17孙中山在大总统宣言书中宣

8、布了合五族共建民国的思路,但1920年在上海中国国民党本部会议的演说中说中国不止五族,应该合各族成为一大民族。1921年认为“不能笼统讲五族,应该讲汉族的民族主义,使其他各民族同化为汉族”。1924年又指出,中国应通过联合各宗旅,而成为一个民族。这一变化A适应了中国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的时代要求B表明孙中山仍然坚持大汉族主义的狭隘观念C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第一次合作实现D明确了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立场18实践证明,中国革命要成功,必须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的道路。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的结果。“根据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这一论

9、段最早是在什么时期提出的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9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A“百家争鸣”的方针B“百花齐放”的主张C“文化革命”的观点D“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0下表是新中国1950年和1965年人民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的统计。对其分析正确的是年度高等学校中学小学学校学生学校学生学校学生195022713.4万3690109万40万2439万196543467.4万80993(包括61626所农业与职业)1441.8万168.1

10、9万11600万A职业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体B制定“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C制定“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D国民教育体系逐步形成21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教育活动以传授修辞术、演讲术和诉讼术为主要内容,注重辩论技巧传授,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口头论辩能力为重点。由此可知,智者学派教育活动A适应了当时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B有利于缓和平民和贵族的矛盾C使哲学成为了真正研究人的学问D体现雅典教育以培养演说家为主要目标22柏拉图认为,很多戏剧为了迎合观众的趣味,把人性中的无理性部分当作重点的模仿对象,这些作品亵渎神灵、丑化英雄,同时摧残理性、滋养情欲。他意在强调A人文精神易造成思想混乱B戏剧应该取消以净化社会C文艺

11、衰微是由于民主泛滥D文学艺术必须要富涵美德23文艺复兴时期,宗教题材的圣母画像中的人物从一个冷漠虚无的存在,变成一个充满慈爱、洋溢“母性”的慈母形象(如图所示),对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艺术家创作思想受到人文主义思想影响B宗教信仰在艺术家心中失去神圣地位C艺术创作题材由宗教题材转向世俗题材D艺术家出身由贵族主体转向平民主体24宗教改革的直接和决定性的遗产是权力由教会向政府转移。不管教会是坚持天主教教义,还是拥护新教信仰,世俗当局都控制着教会财产和神职人员的任命。材料表明宗教改革A否定了教会组织存在的必要性B实现了西欧各国宗教信仰的自由C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D促进了人文主义精神的

12、深入发展25孟德斯鸠启蒙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反对专制、提倡法治。他认为防止专制的根本途径是A生而平等B人民主权C分权制衡D天赋人权26大国崛起有这样一段解说词:“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这里的“钥匙”是指A进化论B日心说C电磁感应说D牛顿力学定律27“这种革命不是伽利略物理学对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那种以否定为主并最终取而代之的革命。”它颠覆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四维空间”、“弯曲空间”等全新概念。这一科学理论A推动了理性主义的传播B揭示了时空的本质C完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建构D发展了对微观世界的认识28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指出,生

13、长在南方浅水区的贝类比北方深水区的颜色要鲜艳的多;同种的鸟,生活在清澈的大气中,其颜色要比海岛上的鲜亮;生长在近海岸的植物叶子多肉质。这体现了达尔文的A自然选择说B遗传变异论C生命共源说D用进废退论29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评说世事。如图漫画反映了互联网带来的影响,它反映出A互联网将人们从黑暗引向光明B互联网大大密切了人们之间的关系C人类过度依赖互联网技术现象D人类丧失了独立思考和实践的能力30某画家目睹一桩抢劫案,根据该画家提供的嫌疑人肖像画,有警察判断嫌犯是一位妙龄少女,有警察认为是一位耄耋老头,甚至有警察认为是一台洗衣机。据此,你认为该画家的绘画风格是A现代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印

14、象派第卷二、非选择题:本卷共2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31(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稷下学宫整体上是齐国官学,但前往讲学的学者大都办有私学,带其弟子同入稷下学宫。众人推举学界名流来担任学宫的祭酒,国君不直接干预教学与学术研究。学宫中容纳“百家之学”,成为百家争鸣的文化沙龙。荀子在学宫三为祭酒,对儒学进行了改造。他扬弃以往儒家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吸收春秋以来具有自然主义倾向的天道观,构建其天人关系学说。张秉楠稷下学宫与百家争鸣材料二 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节录)斯宾塞尔曰:“天择者,存其最宜者也。”夫物既争存矣,而天又从其争之后而择之,一争一择,而变化之事出矣。严复天演论上,导言一察变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怀着“救亡图存”的使命感,希望在西方找到一种能化解中国苦难的灵丹。他们曾一度认为自己找到了灵丹。但是一战的爆发使他们认识到资本主义并不是理想的乐园,巴黎和会浇了他们一盘凉水。战后,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