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838876 上传时间:2020-01-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1、 基础知识(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巷道(hng) 青苔(ti) 惩罚(chng) 博闻强记(qing)B. 颓圮(p) 绯闻(fi) 冰屑(xi) 嘉言懿(y)行C. 攒射(chun) 浸渍(qn) 胳臂(b) 长歌当(dng)哭D. 押解(ji) 租赁(ln) 弄堂(lng) 悄无声息(qio)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 竟争 恶耗 怅寥廓 陨身不恤 B. 拔冗 气慨 飨士卒 提要钩玄C. 云霄 文采 度佳节 委曲求全D. 戍守 萧瑟 撑长篙 编缉

2、文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戴望舒的雨巷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可说具有_的经典性意义,堪称现代唯美诗之双璧。两首诗在艺术风格、意境上既有相通、相似处,又有相反相成相衬的绝妙旨趣。而且,两首诗在艺术成就上都达到了某种难以逾越的高度,作为中国现代唯美诗的经典范本,可以说_。在一般的读者刚一接触这两首诗时,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被两首诗歌轻盈柔和的节奏,美丽单纯的意境所吸引,这个事实也许正好说明诗歌的形式美其实也可以视为诗歌的真正价值而独立存在的。然而,当我们在强调二者的形式美的重要意义时,却并不意味着二者在诗意内涵上或许存在着某种缺憾;事实是当我们进一步深入品味这两首诗的诗意内

3、涵时,不难发现,( ),在这里,形式和内涵_地糅在一起,以致很难将二者严格区分。当我们全身心地沉浸在诗歌轻盈柔美的氛围里_地轻轻吟诵出声时,就很难说得清诗歌吸引我们的究竟是形式还是内涵了。这就是这两首诗的迷人之处。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举足轻重 实至名归 水乳交融 情不自禁B不可估量 毋庸置疑 浑然一体 情不自禁C举足轻重 毋庸置疑 水乳交融 身不由己D不可估量 实至名归 浑然一体 身不由己4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一般的读者刚一接触这两首诗,几乎都是被两首诗歌轻盈柔和的意境、美丽单纯的节奏所吸引B一般的读者刚一接触这

4、两首诗,几乎都是由两首诗歌轻盈柔和的节奏、美丽单纯的意境所吸引C在一般的读者刚一接触这两首诗时,几乎都是被两首诗歌轻盈柔和的节奏、美丽单纯的意境吸引D一般的读者刚一接触这两首诗,几乎都是被两首诗歌轻盈柔和的节奏、美丽单纯的意境吸引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两首唯美诗蕴藉的诗意之美其实是意象和内涵完美组合的结晶B两首唯美诗蕴藉的诗意之美其实是形式和内涵完美组合的结晶C两首唯美诗蕴藉的诗意之美其实是形式和节奏完美组合的结晶D两首唯美诗的形式其实是蕴藉诗意之美和内涵的最恰当的表现二、古代诗文阅读(30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610题。左忠毅公逸事方苞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鑱,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

6、“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6.对下列句子

7、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叩之寺僧 叩:询问B.微指左公处 微:悄悄地C.无俟奸人构陷 构陷:编造罪名来陷害D.或劝以少休 或:或者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旦夕且死 且为之奈何 B.则席地倚墙而坐 因人之力而敝之 C.乃奋臂以指拨眦 以次进 D.因摸地上刑械 因击沛公于坐 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B.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余

8、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C.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D.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本文以左忠毅公与史可法的关系为线索,循序渐进,脉络分明。文章结尾点明所叙“逸事”的来源,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B.史可法拿着五十两银子,流着泪请求狱卒帮忙让他进去。狱卒被感动了,叫史可法换上破衣,穿上草鞋,背着篓筐,手拿长

9、柄铲子,装作打扫垃圾的人,领他进了监狱。C.史可法常流泪对别人说“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这句话时,充分赞扬左忠毅公提拔人才,坚贞不屈,以国事为重的精神。D.文中提到史可法为讨“流贼张献忠”而刻苦治军的事例,属于侧面描写,是为了体现左忠毅公对史可法产生的影响。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4分)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8分)早发武连驿忆弟清 曾国藩朝朝整驾趁星光,细想吾生有底忙。疲马可怜孤月照,晨鸡一破万山苍。曰归曰归岁云暮,有弟有弟天一方。

10、大壑高崖风力劲,何当吹我送君旁。11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的第一句既紧扣题中“早发”二字,又直接写出了奔波中的感受,凌晨出发,天天如此,劳碌疲惫,确是苦不堪言。B颈联中的“曰归”“有弟”反复连用,写出兄弟天各一方,无从团圆,诗人只能在旅途的孤独寂寞中思念远方的弟弟。运用反复手法强化情感的同时,又给人一唱三叹之感。C尾联大壑、高崖与劲风等意象强化了诗人的情感,诗人借助雄浑阔大的意境,彰显自己能够回到弟弟身边的坚定信念。D全诗以情绪的流动起伏贯穿其中,对思念之情、宦路之苦反复咏叹,感情真挚,格调苍凉,收到悠远绵长的艺术效果。12本诗颔联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其艺

11、术手法的运用。(6分) (三)名句默写。(6分)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6分)(1)岳阳楼记中“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亦忧”指的是 ,“退亦忧”指的是 。(2) ,乌蒙磅礴走泥丸。(3)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指出,若衰亡民族一直默无声息,就只有两种结果: , 。(4)她飘过,像梦一般的, 。三、现代文阅读(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5题。(8分)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梁实秋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取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他的相貌很古怪,他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

12、对象。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的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我的学校是很特殊的。国文成绩与毕业无关。所以课堂上常是稀稀拉拉的不大上座,但教员用拿毛笔的姿势举着铅笔点名的时候,学生却个个都到了,因为一个学生不只答一声到。真到了的学生,一部分是从事午睡,微发鼾声,一部分看小说如官场现形

13、记玉梨魂之类,一部分写父母亲大人膝下式的家书,一部分干脆瞪着大眼发呆,神游八方。在这种糟糕的情形之下,徐老先生总是很凶,老是绷着脸,老是开口就骂人。有一天上作文课,徐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这题目怎样讲呀?”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滔滔不绝地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我一向是个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我觉得现在受了无理的侮辱,我便挺身分辩了几句。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的头上了。他在讲台上来回地踱着,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你晓得个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