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6 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doc****ang 文档编号:119837900 上传时间:2020-0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6 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6 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6 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6 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第6课时解 决 问 题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第57页内容及第58页练习十二。内容简析通过看情境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题意;掌握有关8和9加减法的计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目标1.弄懂图意,灵活运用8、9的加减法解决图画信息和文字信息相结合的数学问题。2.能根据图中提出的数学问题正确分析解答。教学重难点能够分析图意并结合图意解决问题。教法与学法1.本课时教师的教学要分别出示图中的问题,使解决问题指向性更明确,从而降低了难度;引导学生有顺序地、完整地表达题意,逐步发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从而为正确选择方法打好基础。2.本课时学生的

2、学习是通过对情景图的观察、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条件,深入体会:两个相关的信息和一个问题构成一个数学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延学:理解图意,能根据图中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正确进行分析和解答。学习:运用8和9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掌握解答图画信息和文字信息相结合的数学问题。复习:能正确计算8和9的加减法,能用语言描述算式的意义。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多媒体课件导入法:播放课件,画面显示的是在一片郁郁葱葱的草地上,几只小鹿欢快地跑来跑去,玩得可高兴了,河里的天鹅也高兴地唱着歌,远处的大树下蘑菇也扭着腰肢跳起舞来,这里真是自由自在的乐园啊!画面定格在课本情景图,教师导语:小鹿一共有9

3、只,跑走了3只,还剩几只?由此导入本课课题。(详见配套课件部分)【品析:利用课件播放的动画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极大的学习兴趣。】 情景导入法: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森林吗?(喜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大森林里转一转,感受一下美丽的森林里都有什么。请大家翻到教材第57页,仔细观察图片,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答:大森林里有小鹿,有天鹅,有蘑菇等。师问:那么这里面都隐藏着哪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呢? 由此导入本课课题。【品析:让学生融入到图片中去,通过仔细观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情景挂图导入法:教师拿出本课的情景挂图,先让学生对挂图进行观察,然后指名学生说说对挂图的理解,发表彼此的

4、看法,最后教师导语:鸭子原来有几只?(8只)游走了几只?(3只)求还剩几只怎样计算?由此导入本课课题。【品析:利用课本情景图,先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再以其中的一道问题为切入点展开本课内容的教学。】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和学生一起观察教材第57页情景图,提取图中信息,并找出待解决的问题。(1)整理从中获得的信息。图中有9只小鹿,后来跑走3只。树根下有6个蘑菇,草地上有2个蘑菇。小河里有8只鹅,游走了3只。(2)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剩下几只小鹿?一共有多少个蘑菇?还剩下几只鹅?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探究学习方法。小组先讨论、交流,然后找一名代表分别回答上面3个问题。小组交流时,学生试着说出条件和问题,并

5、把计算过程交流一下。(1)关于小鹿的问题:一共有9只,跑走3只,就是从9只中减去3只,用减法计算:9-3=6(只),还剩6只。(2)有关蘑菇的问题:求一共有多少个蘑菇,就是把树根下和草地上的蘑菇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6+2=8(个)。(3)关于鹅的问题:一共有8只鹅,游走了3只,就是从8只里面减去3只,用减法计算:8-3=5(只)。【品析: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差,所以老师应引导学生完整地叙述题意,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各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然后师生共同总结方法。(1)弄清已知是什么。(2)确定要求的问题是什么。(3)选择正确的方法列

6、式计算。【品析:教会学生在运用中找规律,学会有条理、有顺序地去解决问题。】(详见配套课件部分)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师生共同讨论、总结有关运用8和9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内容,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学生通过交流探讨进行系统整理。质疑:情景图里关于蘑菇的题,能不能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学生之间讨论,结合教师点拨得出结论:能,提出总量与部分的条件,求另一部分就能用减法计算,如:一共有8个蘑菇,树根下有6个蘑菇,草地上有几个蘑菇?【品析:对于情景图的理解要有拓展思维,教材讲解了从加法角度的思考,允许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从减法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四、巩固应用,内化提升学习小组讨论一下对本课看图

7、解决问题学习的体会,相互交流彼此的看法,巩固课堂教学成果。练习:1. + = - = + = - = 分析:这是一道根据一幅图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练习题。已知花丛中有6只蝴蝶,飞走了2只蝴蝶,根据这两个已知数写加法算式,就是把花丛中的6只蝴蝶和飞走的2只蝴蝶合并起来求总数是多少,即用6加2得8写出第一道加法算式,因为交换加号两边的数得数不变,还可以写出2加6得8;然后用总数8去掉花丛中的6只蝴蝶,就是飞走的2只蝴蝶;也可以用总数8去掉飞走的2只蝴蝶,就剩下花丛中的6只蝴蝶。因此,可以写出两道相应的减法算式。【参考答案】2+6=88-6=26+2=88-2=6点拨:根据看图列式,发现加

8、法和减法是互相联系的,加法是求“一共”,减法是“从一共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一部分”。2. = (只) = (只)分析:左图大括号下面是“?只”,说明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兔子”,根据加法的含义,可用加法计算;右图说明共有9只兔子,右面有3只,求左面有几只,根据减法的含义,可用减法计算。【参考答案】7+2=9 9-3=6五、课末小结,融会贯通“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懂得了什么?”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找学生说一说对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的内容的理解,知道看图列式时,根据所求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需要的条件,才能列出正确的算式并解答。然后衔接下节课的学习任务,思考如下问题:观察第59页“喂鸽子”的情景图,

9、从中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六、教海拾遗,反思提升在教学中,要重视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不仅联系学生已有的相关生活经验,而且通过展示生活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将书本中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真实生活之中,这些数学知识都是学生身边的事情,学生感到亲切,学习起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充分发挥情景图的作用,把握出示情景图的时机,单靠一幅图很难创设出让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动画片的播放能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制作动画课件加以引导,学生的思维才会更容易被启迪和激活。我的反思:板书设计解 决 问 题练 习 十 二题型结构分析题号题型建议1看图列式解答难度较大。教师先找小组长谈谈对解

10、答此题的思路,然后点拨,再让小组长组织本组解答此题。在课上完成。2计算题难度不大,在小组内讨论完成,教师在课下抽查。3解决问题难度很大。教师先找小组长谈谈对解答此题的思路,然后点拨,再让小组长组织本组讨论解答此题。教师适时在一旁点拨。课上完成。习题立体分析第1题:本题意在为学生提供现实的问题情景,使学生逐步能够看懂数学问题,并能正确解答,其中小鸡图中安排了两只母鸡为干扰信息,意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解决问题必须要找准有用信息。第2题:本题复习9以内数的加减法,是对计算方法的训练,允许学生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要求不要过于死板。第3题:本题要让学生充分观察情景图,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列式计算,需要注意的是图中隐藏的信息:第一:小黄桶;第二:小朋友与铲子,教师要给予点拨,对学生加以启发,拓展解题思路。习题参考答案1.6+3=98-4=42.6978679288233.答案不唯一。如:没坏的土堆有几个?8-3=5(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