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案例分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983457 上传时间:2017-10-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9.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美术教学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美术教学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美术教学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美术教学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美术教学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美术教学案例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美术教学案例分析一堂别开生面的“服装欣赏”课会昌实验学校 李 晖新课程强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核心、以探究式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以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新教材。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它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因此,教师是学生的朋友,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但不是长官,不是警察,也不是裁判员。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在欣赏、评述教学时,怎样才能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应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教师还要想办法让学生动起来,但学生一动起来就会乱,这就需要老师的调控、引导,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表扬。有关背景:本人是一位年轻教师,工作以来主要从事初中美术教学,在教学工作中能努务钻研,积极探索。今年是浙美版新教材第一次在余杭区使用,本人从研究课题入手,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摆脱“权威”阴影下自由、自信、提高欣赏与评述能力。今年正赶上七艺节时尚百年服装展在杭州展出,我无意间去参观并拍摄了一些照片。在讲走进美术这节课中的艺术设计前,我左思又想怎样把艺术设计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让学生关心

3、时代的发展,加强社会责任感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我选择了学习兴趣较浓,学习积极主动,思维活跃,想象丰富的初一(3)班来上这节课。案例描述 :1、 学生当回设计师:师问假设你是一名设计师你设计服装你要考虑到那些?生回答可谓五花八门如:好看的、质量好的、冬暖夏凉的、合适全体人购买的(假使我们那位同学能设计出来这样的服装,那么其他的企业将面临着破产的境地。你也将成为杰出的设计师,你会拥有大量的财富)我对学生的回答一般不会做否定的意见,都以鼓励的方法激励他们。还有的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审美观说,我会设计出大方的,颜色不是很亮丽的。根据学生的回答一下子激发了我的想法(因为我一向喜欢色彩单一的大方、得体的服

4、装)我问学生:你们对老师的穿着进行评价?这回可好,就连平时不爱讲话的学生都积极踊跃的举手发言,争先恐后的叫老师我来、老师我来,学生这样总结,老师的衣着简单,朴素,不花枝招展,给人以一种亲近的感觉。这样,一个不经意的问题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从学生的眼里能看得出他们特别的喜欢我。同时也给了我极大的鼓舞。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把一件好的设计所必须符合三个方面的要求作以总结。 (这样的引入直接,具体生动,有利于学生掌握)2、 学生当回欣赏、评述家:师问你们比较一下爷爷、爸爸、自己的服装?生回答:爷爷穿的是中山装,爸爸穿的是西装,我穿的是校服(在家里穿的是休闲装) 。这时屏幕上一个穿着长袍马褂的人映入学生眼帘(

5、我事先作好的课件)哇!学生一下子安静下来,从前只在电视里看到这样的人,今天走进了课堂。接着三四十年代旧上海旗袍,具有鲜艳特色的文革时期的军装,简朴实用的青年装,还有现代流行的一些服装,品牌装等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虽然以前在电视或电影等上看到过一些服装,但从没看到过这么齐全的,所以表现的很激动。几乎全班的同学都举手发言,有的对旧上海的旗袍特别感兴趣,款式、颜色的多样,还有的说:那些服装看起来这么的“土” ,如果我们穿出去的话非被人笑死,其中有一位学生的回答我记忆忧新,老师我看到这些服装好象把我从 100 年前带到了今天,我从中国时尚百年服装展中,能看出中国社会在进步,同时每个时代的服装也正符合

6、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这正是中国百年历史的写照。 (学生的回答,我简直不感相信,一个刚刚上初一的学生能说出这样的话来,我激动万分,我用了“你真行” 、 “好样的”、 “太棒了”等一连串的表扬话。 )这时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位学生也洋溢出愉悦的笑容。3、 学生小组讨论:我教学时比较喜欢结合实际,我就对中国旧上海的旗袍做以讨论内容,我问:假设老师身穿一件旗袍走进教室,你们会怎样?(我有点胖)你知道么,学生怎样回答的。A 组:老师如果你要穿的话事先告诉我们。B 组:老师你的身材是不是胖了一点。C 组:老师会不会撑破。D 组:哇!“ 老师,我们会吓死” 。E 组:老师我认为不适合在教室穿,如果在

7、婚礼上或晚会上会合适。我没有批评学生的回答,反而,我又把服装设计的原则,要素及在我们选择的时候要适合自己及场合且不要追星教给学生。 (教师多以表扬、鼓励来传授知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又问我:老师什么是时髦?什么人领导潮流?(请学生讨论:)学生回答:时髦就是与众不同,花枝招展。设计师、街上无所事事的小混混领导潮流。我对学生的回答加以分析,总结。新颖趋时,谓之时髦,而为时之所尚,则为时尚。时髦是明确的。时髦女人,一看便知:打扮入时,涂脂抹粉,招摇过市。她们中有清醒的也有盲目的。清醒者会因红头发适合自己而追随潮流去染发,在追随中仍不忘保持自己的个性;而盲目者是看什么时髦、什么流行就追随什么

8、。她们不明白自己要什么、适合什么,仅仅因为它“ 流行”-流行就是好的,于是吃减肥药、穿瘦身裤、着露脐装、穿低胸上衣、拔眉纹眉、纹眼线唇线、留各种怪异的发型、染成像营养不良的颜色诸如此类。 真正的时髦需要文化,文化首先是审美,而美首先是顺眼,是看上去舒服。真正有文化的时髦和流行,经得起时间考验。 我认为领导潮流的无非是设计师或一些影视明星。这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也让学生懂得如何去欣赏美、鉴赏美、表现美。案例点评 :通过这节欣赏课的学习我认为美术教师平时要多收集一些资料,这样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同时也为自己的教学积累了宝贵的财富。从本堂课的

9、教学设计和展开情况来看,我本没打算把服装欣赏及评述讲的这么具体,只想让学生欣赏时尚百年服装展(把我收集的资料和学生共同享用,增长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但学生的反映、表现和极度的热情让我不舍得不给他们深入讲解。因为学生欣赏、评述的能力是一种自主性的主体能力,这种能力与其说是“教”出来的,还不如说是学生 “悟”的过程,没有感受、体验、思索、品位的过程,没有这样一个“内化” 的过程,要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似乎也像骆驼穿针孔一样难。针对学生好奇的心理,想了解更多的人文背景,中国的文化等等,所以,就学生的喜好展开了进一步的启发联想,以达到活跃思维、激发想象力,欣赏能力、评述能力。同时,促进了学生了解社会,关心社会,热爱生活的情感,真正做到了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人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