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20401142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833034 上传时间:2020-01-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2040114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2040114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2040114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2040114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2040114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2040114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2040114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第卷(选择题 共60分)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殷墟甲骨卜辞大多是占卜的记录。从10多万片甲骨卜辞中可以看出,一切民事都被涂上了“神事”的色彩。商王一年之中,无日

2、不祭;大事小事,无事不卜。这反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宗法制度雏形已现端倪 B政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C政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D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2 “周代分封制的实质则是周天子作为国家元首委派诸侯去各地建立地方政府,推行天下一统的政治制度。”这说明分封制A加强了皇权专制统治 B开创了地方分权体制 C有利于边疆地区开发 D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3 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评判的能力。基于下列史料可以得出历史解释是时间史实周平王四十七年晋之曲沃庄伯弑主国晋孝侯周平王四十九年郑伯弟段作乱周桓王二年卫弑其君桓公周桓王十年宋太宰华督弑其君殇公A封邦建国,众星拱月

3、 B王室衰微,诸侯兼并C宗法破坏,贵族内讧 D礼崩乐坏,等级消亡4 下面是古代山东不同时期的两幅地图。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A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 B. 行政区划范围由小到大C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 D. 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5 汉初,丞相位高权重,辅佐天子处理政务,出现了多位如萧何这样的名相。但据汉书记载,武帝时多位丞相虽由列侯继任,但大都谨小慎微,难有建树。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A大一统局面形成 B. 外朝失去了行政权C. 丞相的能力平庸 D. 君主集权得到加强6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

4、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A选拔方式公平、公正 B有利于形成重学风气C适应了阶层关系变动 D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7 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8 战国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地方制度:“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该制度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9 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

5、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调整的目的是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削弱中央六部的职权C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D消除中央与地方的矛盾10清政府行政区划一般采取省、府、县三级制;征服蒙古地区后,因其部落故俗,分其地为若干蒙旗,以理其政;西南地区先沿用明朝的土司制,后大多改土归流。材料说明清朝A分裂割据威胁中央集权 B地方行政制度因地制宜C沿袭了明朝的地方官制 D少数民族地区实行自治11诗词歌谣中也蕴含着历史。 “海边五口又通商,货运往来英佬把家当。江山万里应犹在,只是边疆改。问君港岛可曾留?对此只抛泪眼也无谋。”这首诗描述的历史现象是A南京条约的

6、签订 B天津条约的签订C北京条约的签订 D马关条约的签订12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A是中国近代工业化开端的标志 B导致民族危机空前加强C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D标志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13资政新篇的指导思想是“治国必先立政,而为政必有取资”,它给太平天国运动立下了一块新界碑,使得这场战争不同于以往的农民起义。这是指资政新篇A给太平天国带来了新生机 B体现出近代化的时代特征C改善太平天国的财政困难 D确立了政治民主化新方向14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在一次不平等条约签

7、订后,清政府内有官员洋洋得意,以为他们的外交成功了。每种货物应该纳多少税都明白地载于条约,那就可以省除争执。”据此可知,这些官员A屈服于列强的坚船利炮 B仍以天朝上国自居C试图遏制英国侵略势力 D国家主权意识缺失15“它(某场战争)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北上,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大防因之完全崩溃。”材料中的“它”是指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61860年,清王朝设立“扶夷局”。次年年初,清政府将“扶夷局”改设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各国事务由“夷务”改称“洋务”。这反映了A. 天朝观念已被摒弃 B.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C. 洋务运动成为

8、共识 D. 清政府逐渐接受近代外交规则17“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在此以后”的“此”是指A南京条约丧失关税主权 B天津条约增开十处通商口岸C马关条约允许外国设厂 D辛丑条约严禁中国人民反帝18某学者评论义和团运动时写道:“他们站在新旧交替的世纪转折点,对已然逝去的时光作出了深情的回望,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这里强调的是义和团运动A没有认识到历史发展趋势 B起到促进历史转折的作用C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D本质上仍是一场农民运动19清朝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说

9、:“今兹议约不割我土地,念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渐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0国旗的变迁记载着历史。两图中国国旗的演变最能体现的是清朝黄龙旗 中华民国五色旗A国家领土变化 B国家性质变化 C思想文化变化 D国际地位变化21雅典公民大会曾据“陶片放逐法”将民主派领袖泰米斯托克利逐出雅典。后世考古学家在对雅典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191片刻有他名字的陶片,经检测,陶片上的笔迹分属4个人。这反映古代雅典A直接民主存在弊端 B少数贵族独享民主C政治运行的高效率 D公民缺乏参政热情22某作品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

10、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十二铜表法这一规定的目的是A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充分保护古罗马平民权益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一定程度限制贵族的权力2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24魏源海国图志大西洋英吉利国中介绍“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材料中的“巴厘满”是指A首

11、相 B法院 C内阁 D议会25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甲国首相对乙国总统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材料中的甲国、乙国分别指A英国、美国 B英国、法国 C德国、法国 D德国、美国26如果美国当时继续维持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即州权至上),美国必然再次被欧洲列强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这说明A分权制衡可防止专制独裁 B北美并没有真正获得独立 C走向联邦制是历史的必然 D州权至上有利于各州交流27有学者就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评价时指出:“只有它才能造就一场如此突然,如此彻底,如此迅猛,然而又如此充满反复、矛盾和对立的革命。”这里的“它”指的是A英吉利民族 B法兰西民族 C德意志民族 D美利坚民族281871年的法国,共和派派出大量知识分子到乡下去当小学教师,进行扫盲,并使共和派“各委员会的伙伴们所编辑的地方日报每天都能获得新的读者”。共和派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