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政治理论学习材料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982325 上传时间:2017-10-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月份政治理论学习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月份政治理论学习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九月份政治理论学习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九月份政治理论学习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九月份政治理论学习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月份政治理论学习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月份政治理论学习材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月份政治理论学习材料教育的脊梁又到教师节。与往年不同,中国教师得到了一份特别的教师节礼物。9月7 日,全国教师工作大会在京召开,这是建国后第一次教师工作会议,它从教育改革发展全局出发,对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作出全面部署。这是国家给予教师群体的全面肯定与赞许,更是一种鼓励与鞭策。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当国家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当教育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重新认识自己。在很多人眼里,教师无疑是平凡的一群人。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日复一日,他们就像人们身边大部分的上班族一样,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内容。这样的一个群体,在呼啸而

2、来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显得如此的普通甚至于渺小。然而,在历史的某些节点,在岁月的某些时刻,这个平凡而普通的群体却显得如此与众不同。2012年5 月8 日,面对失控的客车,“最美女教师” 张丽莉毫不犹豫做出选择,推开学生,双腿被轧断。“我不后悔,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依然会救孩子。”这位年轻的80后女教师平静地说。在危险来临之前,没有人知道张丽莉,她只是平凡、纯朴的教师,但在危险来临之际,张丽莉感动了整个中国,温暖了浮躁的世界,她身上迸发出的师爱之光,比星辰还要璀璨,比太阳更加耀眼。有一种举动,注定要被历史永久记载。有一种感动,注定要被记忆深深地镌刻。其实,张丽莉并不孤独,她的先辈和同仁,已然用自

3、己的言行做出了对教师这个职业同样深刻的诠释。从“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到“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陶行知,从“童心母爱育新人”的斯霞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的霍懋征,从“抢险救灾,保护学生”的重庆开县优秀教师群体到“以大爱铸师魂”的汶川抗震救灾英雄教师群体。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薪火相传,这是一种弥足珍贵的思想接力。有了这种传递和继承,中国教师才有了自己的灵魂,才有了自己的信仰,才在艰难困苦中不断崛起,淬炼成金。时代发展至今天,张丽莉和她的同道们让教师这个群体又有了不同的含义。他们中有痴心教学研究、倾情乡村教育的范妹锁,有坚守三尺讲台、以情感式活动育人的朴航瑛,有热爱幼教事业、注重实效

4、勇于创新的孙明霞,还有自创“自主互动、赏评结合”习作教学法的留守儿童妈妈吕映红。他们不仅是教育的奉献者、耕耘者,更是改革者和创新者。他们都深深明白时代所赋予他们的使命和责任。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在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进入教育教学的深层次境界,成为名副其实的专业化教师。创新与发展正是教师专业化的应有之义。没有教师的发展,没有教师专业上的成长,教师的历史使命便无法完成。而这正是教师这个职业最特殊的地方。正是有了这份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才有了教师们在大灾大难面前的舍生忘死,才有了几十年如一日不懈的教学探索,才有了改革创新突破自我的勇气和决心。于是,我们要问,新时期下教师的职责和

5、定位是什么?教师是什么,他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美好心灵的塑造者。教师是什么,他不仅仅是恪尽职守的看管者,更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守护者。教师是什么,他不仅仅是孜孜不倦的奉献者,更是不断突破创新的发展者。教师是什么,他不仅仅是国家教育政策的执行者,更是把智慧融入教学的创新者。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赢得人们的尊重与爱戴,才能支撑起教育的未来,民族的明天。而这样的教师,正是中国教育的脊梁 新教师。新教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蜡烛和春蚕,不是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他人的牺牲者,他有着更为鲜明的价值取向,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时代感,是引领时代前进的人。他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为他们营造一个温暖、自然、信任的

6、场所。他勇于突破自己的定式,努力投身于课改,坚定不移地走素质教育之路。他转变角色,真正从儿童出发,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展示欲,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他热爱学习,致力做一个终身学习者,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在发展自己。这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这是一个大发展的时代。中国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时代呼唤新教师的出现,时代期盼新教师的出现,因为他们的智慧,他们的心血,他们的行动,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希望。“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而教师对教育爱得深沉,对教学爱得执著,对学生爱得炽烈。他们把爱化为更为坚实的行动,用一个个脚印丈量梦想的距离,这样的教师,我们没有理

7、由不感动,没有理由不骄傲。又是一年教师节,让我们记下这些温暖动听的名字、感动人心的行动。因为,铭记,不仅仅是为了缅怀和纪念,更是为了前行。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人民日报评论员教师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对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讲话,对新时期推进教育改革发展进行战略部署,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的动员令,为新时期进一步做好教育工作注入强大动力。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充分洞察世界形势和现代化建设对人才要求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

8、判断。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一大批适应国际竞争,满足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发展大势所趋,也是百姓人心所向。自上世纪90年代提出素质教育以来,各地纷纷开展素质教育实践,取得显著成效,素质教育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应试教育在很多地区仍然存在,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长期得不到缓解,人民群众“减负”的呼声强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任重道远。新时期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

9、落脚点。当务之急是要把教育从应试和高考指挥棒下解放出来,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解放学校,真正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去学习、去教学、去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要坚决打破用一个模式办教育、用“一把尺子”量学生的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协调发展,树立人人成才的观念,做好因材施教,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弘扬学生主体性,鼓励个性发展。思想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只有先把教育观念转变过来,素质教育才能成为自觉的行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遵循规律,提高教育质量。要纠正一切教学行为瞄准考试的错误倾向和通过增负加压提高成绩的错误做法,遵循教

10、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创新教学形式,提高教育质量。要采取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学习。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社会实践,发展个人兴趣爱好,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进一步改革创新,改变评价方式。当前,考试分数和升学率几乎成了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唯一标准,导致应试教育愈演愈烈。要打破“一张考卷定终身”的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以课程标准和全面发展标准为主的科学化、多样化评价体系,把学生、教师和学校从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回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让师生都享受学习的快乐。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全社会的共同

11、责任。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家庭以及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合力,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不断开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亟待

12、提升。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现提出以下意见: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人才规划纲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加强教师工作薄弱环节,创新教师管理体制机制,以提高师德素养和业务能力为核心,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总体目标。到2020年,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

13、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专任教师数量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大幅提高,普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队伍的年龄、学历、职务(职称)、学科结构以及学段、城乡分布结构与教育事业发展相协调;教师地位待遇不断提高,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教师管理制度科学规范,形成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教师工作体制机制。(三)重点任务。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要以补足配齐为重点,切实加强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严格实施幼儿园教师资格制度,依法落实幼儿园教师地位待遇;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要以农村教师为重点,采取倾斜政策,切实增强农

14、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激励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从教;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要以“双师型 ”教师为重点,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制度;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要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优化中青年教师成长发展、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创新团队;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要以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为重点,加强中小学和幼儿园双语教师培养培训,加快培养一批边疆民族地区紧缺教师人才;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要以提升专业化水平为重点,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健全特殊教育教师管理制度。二、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建设(四)全面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

15、坚持和完善理论学习制度,创新理论学习的方式和载体,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推动教师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建立教师思想状况定期调查分析制度,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教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遵守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帮助和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五)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

16、德、学术规范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职前培养、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加大优秀师德典型宣传力度,促进形成重德养德的良好风气。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师德考评方式,完善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工作考核和办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对教师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完善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的师德监督机制。完善高等学校科研学术规范,健全学术不端行为惩治查处机制。对有严重失德行为、影响恶劣者按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直至撤销教师资格。三、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六)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体系。根据各级各类教育的特点,出台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学校、高等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标准,作为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制定幼儿园园长、普通中小学校长、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和任职资格标准,提高校长(园长)专业化水平。制定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开展专业认证和评估,规范师范类专业办学,建立教师培养质量评估制度。(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完善师范生招生制度,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