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19799134 上传时间:2020-01-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包头市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包头市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包头市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包头市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包头市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包头市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包头市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末语文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 默写氓里的“ _ , _ ”两句,表现了女主人公没有哪一天不是起早贪黑地辛勤劳动的。论语子罕中,表示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要有坚定的志向的两句是:“ _ , _ ”。在赤壁赋中,苏轼看到月下美景,于是纵酒放歌,其中写船桨之美和于月下划船的惬意的句子是:“ _ , _ 。二、语言表达(本大题共2小题,共30.0分)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类比是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模式之一。以树木作类比,一个事物之中,主要且重要的部分称为本,不重要的、附

2、属的称为末。但是_,则须由作此类比的人来作价值判断才可确定。一旦本末确定,也就形成了本末的两重关系。从重要性来说,_;从相关性来说,两者是连带、因果关系。如果掌握了本,末也就自然得以掌握,这就是俗话说的“擒贼先擒王”;反之,_,这就是俗话说的“拣了芝麻丢了西瓜”。这个思维架构,显示了中国人重根源、重本质、生基础的态度。3. 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个归谬论证的句子。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 例句:如果流行的一定是被喜欢并接受的,那么流行感冒也就成为最受欢迎的疾病了。_ _ 。三、其他(本大题共

3、1小题,共5.0分)4.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文艺事业进入一个空前的繁荣时期,尤其是文学创作,走上了“快车道”,每年都有大量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俱佳的优秀作品竞相问世,这种繁荣所带来的百卉千葩,让人 _纵观历史,古有司马迁历时十余载成就“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近有清代小说家曹雪芹_,“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方得“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当代作家路遥过着“早晨从中午开始”的创作生活,耗时很久才得以完成平凡的世界三部曲_, 这些堪称经典的文学作品,无一不是著者以执着的信念和坚忍的意志经过长期的精雕细琢而成。同时,这些著者更以“板凳宁坐十年冷

4、,文章不着一字空”的一丝不苟与精益求精的精神,()当然,在繁荣背后也存在_的现象。急功近利、胡乱拼凑而成的“文学快餐”,其低劣文字会让很多读者深受其害。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_ A美不胜收殚精竭虑不言而喻泥沙俱下 B应接不暇呕心沥血毋庸置疑鱼目混珠 C美不胜收殚精竭虑不言而喻鱼目混珠 D应接不暇呕心沥血毋庸置疑泥沙俱下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_ A这些堪称经典的文学作品,无一不是著者以执着的信念和坚忍的意志长期精雕细琢而成的上乘之作。 B这些堪称经典的文学作品,无一不是著者经过执着的信念和坚忍的意志长期精雕细琢而成的上乘之作。 C这些堪称经典的文学

5、作品,全都是著者以执着的信念和坚忍的意志经过长期精雕细琢而成的。 D这些堪称经典的文学作品,全都是著者以执着的信念和以坚忍的意志长期精雕细琢而成的。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_ A完美地诠释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创作品质 B完美地解释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创作品质 C诠释了完美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创作品质 D“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完美地诠释了的创作品质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柳宗元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今朝不用临河别

6、,垂泪千行便濯缨。【注】柳宗元、刘禹锡因参予“永贞革新”而久遭贬谪,奉旨返京后,再度被远谪。此诗便作于两人在衡阳分手、各赴谪地之时。伏波:这里指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其在抵御外侮、平定叛乱上功勋卓著。翁仲:后世称石像或墓道石为翁仲,此指伏波将军庙前的石像。濯缨:洗濯冠缨。楚辞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句。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_A首联写两人在长期贬谪之后重回长安,没料到再度被远谪,两句表现了命运之多变,人生之艰辛。B“伏波故道风烟”写诗人行进在伏波将军当年出征的路上,追忆前贤,不由得心生自勉奋发之意。C“翁仲遗墟草树平”写伏波将军的

7、庙宇空余石像荒草、断壁残垣,借此感慨人心变异,世道衰微。D“直以慵疏招物议”,表面说因为官慵懒粗疏而招来非议,实则感叹自己怀才不遇,心中愤激不平。E“休将文字占时名”话中有话,因为两人曾因作诗讽剌权贵而背上罪名,此处多有调侃、自嘲之意。(2)尾联“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20.0分)6.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徐阶,字子升,松江华亭人。嘉靖二年 进 士 第 三,性颖敏,有权略。 皇太子出阁,召拜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侍讲。丁母忧归。 服 除,擢国子祭酒,寻改吏部。 故 事,吏部率鐍门,所接见庶官

8、不数语。阶折节下之,见必深坐,咨边腹要害,吏治民瘼。皆自喜得阶意,愿为用。尚书熊浃、周用皆重阶。用卒,闻渊代。自处前辈,取立断。阶意不乐,求出避之。命兼翰林院学士,寻进礼部尚书。 察阶勤,又所撰青词独称旨, 召直无逸殿赐飞鱼服及上方珍馔上尊无虚日廷推吏部尚书不听不欲阶去左右也。 嵩怙宠弄权,猜害同列。既仇夏言置之死,而言尝荐阶,嵩以是忌之。一日独召对,语及阶,嵩徐曰:“阶所乏非才,但多二心耳。”盖以其尝请立太子也。阶危甚,度未可与争,乃谨事嵩,而益精治青词迎帝意。寻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密疏发咸宁侯仇鸾罪状。 阶与鸾尝同直,嵩欲因鸾以倾阶。及闻鸾罪发自阶,乃愕然止,而忌阶益甚。 帝既诛鸾,

9、益重阶,数与谋边事。时议减鸾所益卫卒,阶言:“不可减。又京营积弱之故,卒不在乏而在冗,宜精汰之,取其廪以资赏费。”皆用之。一品满三载,进勋为柱国;满六载,再录子为中书舍人;满九载,改兼吏部尚书。 杨继盛下锦衣狱,嵩属陆炳究主使。 阶戒炳曰:“即不慎,一及皇子,如宗社何!”又为危语嵩曰:“上惟二子,必不忍以谢公,所罪左右耳。公奈何显结宫邸怨也。”嵩惧,乃寝。倭躏东南,帝数以问阶,阶力主发兵。又念边卒苦饥,请收 畿 内麦数十万石,自居庸输宣府,紫荆输大同。帝悦,谕行之。 万历十一年卒,年八十一,赠太师,谥文贞。 (选编自明史徐阶传)注:青词,指道士上奏天庭或征召神将的符箓。用朱笔书写在青藤纸上,故

10、又称绿素。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 A召直无逸殿/赐飞鱼服及上方珍馔上/尊无虚日/廷推吏部尚书/不听/不欲阶去左右也。 B召直无逸殿/赐飞鱼服及上方珍馔/上尊无虚日/廷推吏部尚书/不听/不欲阶去左右也。 C召直无逸殿/赐飞鱼服及上方珍馔/上尊无虚日/廷推/吏部尚书不听/不欲阶去左右也。 D召直无逸殿/赐飞鱼服及上方珍馔上/尊无虚日/廷推/吏部尚书不听/不欲阶去左右也。下列对文中加点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进士第三,在文中是指在科举会试考试中,获得一甲第三名,称为探花,赐进士出身。 B服除,在文中指除去丧服,守丧期满。丧服有五种,分别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

11、、缌麻。 C故事,在文中是指先例,旧例,跟“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句中的意思相同。 D畿内,古指王都及其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一指京城管辖之地。文中指京都辖区。下列对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徐阶很被皇帝看重。比如皇帝不想徐阶离开自己;进入内阁官居一品后,九年之内一再加官进爵;所进言都被采纳。 B徐阶做事有主见。仇鸾被诛,时议减去他增加的卫卒,徐阶没有同意;倭寇侵犯东南,徐阶力主发兵,还请求收畿内麦数十万石运输到边关。 C徐阶行事讲求谋略。在吏部折节庶官,庶官皆愿为用。自度不可与严嵩争锋,恭谨事奉他,且更加精心写青词迎和帝意。杨继盛一案,又用危语使严嵩害怕而罢手。 D徐阶深遭严嵩

12、忌惮。严嵩害怕夏言置他于死地,而徐阶又与夏言关系密切,所以对徐阶忌惮有加,曾借独对的机会诋毁他有图谋不轨之心,又想借仇鸾事件做文章,都没有成功。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阶与鸾尝同直,嵩欲因鸾以倾阶。 阶戒炳曰:“即不慎,一及皇子,如宗社何!”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90.0分)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文艺是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卖弄。表现的理想是文情并茂,“充实而有光辉”,虽经苦心雕琢,却是天衣无缝,自然熨贴,不现勉强作为痕迹。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像一个大家闺秀,引人注目而却不招邀人注目,举止大方之中仍有她的贞静幽闲,有她的高贵的身份。 艺术和人一样,有它的品格,我们常

13、说某种艺术品高,某种艺术品低,品的高低固然可以在多方面见出,最重要的仍在作者的态度。品高的是诚于中,形于外,表里如一的高华完美。品低的是内不充实而外求光辉,存心卖弄,像小家娼妇涂脂抹粉,招摇过市,眉挑目送的样子。 文艺的卖弄有种种方式。最普遍的是卖弄词藻,只顾堆砌漂亮的字眼,显得花枝招展,绚烂夺目,不管它对于思想情感是否有绝对的必要。从前骈俪文犯这毛病的最多,现在新进作家也有时不免。 其次是卖弄学识。文艺作者不能没有学识,但是他的学识须如盐溶解在水里,尝得出味,指不出形状。有时饱学的作者无心中在作品中流露学识,我们尚不免有“学问汩没性灵”之感,至于有意要卖弄学识,如暴发户对人夸数家珍,在寻常人

14、如此已足见趣味低劣,在文艺作品中如此更不免令人作呕了。 过去中国文人犯这病的最多,在诗中用僻典,谈哲理,写古字,都是最显著的例。新文学作家常爱把自己知道比较清楚的材料不分皂白地和盘托出,不管它是否对于表现情调、描写人物或是点明故事为绝对必需,写农村就把农村所有的东西都摆进去,写官场也就把官场所有的奇形怪状都摆进去,有如杂货店,七零八落的货物乱堆在一起,没有一点整一性,连比较著名的作品如赛珍珠的大地,吴趼人的二十年来目睹之怪现状之类均不免此病,这也还是卖弄学识。 第三是卖弄才气。文艺作者固不能没有才气,但是逞才使气,存心炫耀,仍是趣味低劣。像英国哲学家休谟和法国诗人魏尔兰所一再指示的,文学不应只

15、有“雄辩”( eloquence),而且带不得雄辩的色彩。 “雄辩”是以口舌争胜,说话的人要显出他聪明,要博得群众的羡慕,要讲究话的“效果”,要拿出一副可以镇压人说服人的本领给人看,免不掉许多装模作样,愈显得出才气愈易成功。但是这种浮浅的炫耀对于文学作品却是大污点。一般文学作者越有才气,也就越难避免炫耀雄辩的毛病。 从前文人夸口下笔万言,倚马可待,文成一字不易,做诗押险韵,和韵的诗一做就是几十首,用堂皇铿锵的字面,戏剧式表情的语调,浩浩荡荡,一泻直下,乍听似可喜,细玩无余味,这些都是卖弄才气,用雄辩术于文学。爱好这一类的作品在趣味上仍不很高。 选自朱光潜文学上的低级趣味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 A艺术有品格。品高的艺术通常追求内在的充实而不“外求光辉”。 B现在新进作家在写骈俪文时也爱犯卖弄辞藻的毛病,只顾堆砌漂亮的词眼。 C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