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桐城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786681 上传时间:2020-01-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桐城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徽省桐城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徽省桐城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徽省桐城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安徽省桐城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桐城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桐城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桐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要求)1.孔子的政治理想是:“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孟子曾批判春秋时代连绵的战火为“春秋无义战”。这反映出( )A.儒学核心思想并不完全统一 B.儒学核心理念尚未形成C.仁政成为当时的核心价值观 D.孔孟政治理想不符合时代要求2.史记记载,秦始皇在泰山封禅大典后的刻辞中写道:“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净,施于后嗣。”由此可知秦始皇( )A把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2、B并没有完全废除儒家的治国思想C旨在传播儒家贵贱尊卑等级思想D以恪守宗法伦理道德为最高理想3.汉代民间的原始宗教信仰的主要特点是多神崇拜,最为流行的当属祖先崇拜。由于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祭祀祖先成为汉代民间的重要风俗。这反映了汉代( )A.宗法制度体系日益完善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君权神授被人们普遍接受4.在儒学发展史上,西汉武帝时期诗经尚书等五经成为国家的教科书,后来论语孟子等四书的地位不断提高,儒学教育经历了由“五经时代”向“四书时代”的转变,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制度逐渐瓦解 B儒学融合诸子学说C科举制度创立发展 D程朱理学日渐兴起5.顾炎武针对

3、明代学风的弊病指出:“若有明一代之人,其所著书,无非盗窃而已”。他强调凡做学问,“必古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在此,顾炎武( )A.全盘否定明代学术成果 B.强调独立思考并有所创新C.强调尊重前人研究成果 D强调经世致用的学术精神6.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载:“洛闽继起,道学大昌,摆落汉唐,独研义理,凡经师旧说,俱排斥以为不足信,其学务别是非,及其弊也悍(如王柏、吴澄攻驳经文,动辄删改之类)。”材料反映出( )A.程朱理学厚今薄古 B.汉唐儒学被程朱理学全部否定C汉唐儒学同化佛道 D.程朱理学敢于质疑、独立思考7.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控诉不敬城邦认可的神灵,并因此被判处死刑;哲学

4、家普罗泰格拉因在论神中说“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其著作被公开焚毁;悲剧家欧里庇得斯也因“不敬神”被起诉,被迫离开雅典,客死异乡。对此表述最准确的是( )A 雅典民主政治形同虚设 B.统治阶级利用神权来巩固统治C.雅典公民权利没有保障 D人文思想并不是雅典主流思想8.马克思韦伯认为:宗教改革并不意味着解除教会对日常生活的控制,相反,它是用一种新型的控制取代先前的控制。这里“新型的控制”指的是( )A.虔诚的信仰 B.教会的仪式 C.真诚的善行 D神父的指引9.启蒙运动时期的一些思想家谴责理性主义把感情的自发性、人的个性、天才的灵感从属于冷冰冰的理性化规则,他们将其看成是法国的文化霸权。材料意在强

5、调( )A.对启蒙运动的人文反思 B.启蒙运动根植专制传统C理性主义摒弃人文主义 D启蒙运动开展的排他性10.甘肃敦煌发现的木刻印刷物金刚经,末尾题有唐“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字样。扉页上是释迦牟尼说法图。印品雕刻精美,图文浑朴凝重,印刷浓厚匀称,清晰显明。由此判断正确的是( )A. 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效率 B.印刷术推动佛教在中国传播C.此经书是我国最早的印刷品 D唐代雕版印刷进入黄金时代11.元代是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杂剧、散曲、南戏等都取得巨大成就,后世将其与唐诗、宋词并称。后人则充分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称其“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种风格反映了元代( )A.城市经济繁荣 B

6、.统治者政治清明C戏曲创作者文化水平不高 D中外文化交流频繁12.彭新武在造物的谱系中声明:“那个时代感到不再需要上帝,不再需要将上帝当成解释万事万物的第一因,而是认为,全部的生命奥秘都能够用自然法则来解释。”该思想最有可能出现在(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天体运行论C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 D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13.19世纪70年代,德国和美国的工业公司已经创立了各自的实验室,并且拥有一定数量的科学家来解决一些特定的问题。尤其是两国的化学公司,发展与大学的联系,为其研究工作提供资金。这反映了( )A.研究的普遍化和工业的普及化 B科研的个体性和合作的必要性C资本的再生性和管理的科学性

7、D 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14.晚清时期黄遵宪的诗不仅广泛展现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还反映了新世界的奇异风物以及新的思想文化;曾朴的孽海花大胆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倡言民族、民主革命。这反映了( )A民国政府推行言论自由政策 B.西方思想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C近代国人民主意识日益提升 D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不断深化15.张之洞在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中认为:“西学”为“西政、西艺、西史”等社会科学,“西艺非要,西政为要”。这说明此时张之洞( )A.其思想已与康有为完全一致 B.主张应放弃西方自然科学的学习C其思想在不断与时俱进 D主张清政府应进

8、行“预备立宪”16.某一时期,“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现象蔚然成风,以建立近代国家为指向的“国民”“国权”“国耻”等名词成为流行的政治概念,“立国自强”成为思想界的共识。材料所描述的现象应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C.维新变法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17.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外国传教士、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都在积极宣传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 )A. 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的国情 B.中国亟须改造社会的良方C社会主义已经成为时代潮流 D中共的政治影响不断扩大18.孙中山认为:今日清帝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

9、两主义俱达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为此他( )A.核定地价,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B.发展实业,推动全国铁路建设C.领导革命,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D.建立政党,扶持民族工业发展19.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毛泽东同志通过一系列文章表达了他对中国革命及其建设的主要观点。以下言论出自抗战时期的是( )A.“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B.“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又必须是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C.“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D.“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

10、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20.一位著名学者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这个思想确立了以后中国搞建设就有了方向,搞经济改革就有了方向。由此看出,该学者认为“这个思想”( )A.是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宣言书B.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C.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最终形成D.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21.下列书目中,最有可能成为1957-1966年中国畅销书的一组是( )A.毛泽东选集工人阶级的光辉形象王铁人土法炼钢青春之歌B.毛泽东选集过渡时期总路线学习问题解答农民识字课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C.毛主席语录批林批孔

11、文章汇编“赤脚医生”手册革命“样板戏”故事:智取威虎山D.邓小平文选政治经济学教材新概念英语射雕英雄传2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一位画家说:“我们正在寻求一种建立在根本法则之上的艺术,一种将治好时代的疯狂症的艺术。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秩序来恢复天堂和地狱之间的平衡。”这表明了当时( )A.民众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B.西方社会面临精神危机C艺术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D世界两极格局濒临瓦解23.1829年,古典主义剧作家罗西尼的歌剧威廉退尔在巴黎公演。歌剧歌颂爱国主义,表现被占领国人民的武装起义,反抗异国统治,引起了正遭受奥地利统治的意大利人的强烈共鸣,成为19世纪最重要的歌剧作品之一。材料表明( )A.

12、罗西尼歌剧迎合了叛逆精神 B.爱国成为罗西尼歌剧主旋律C.艺术作品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D.音乐具有反封建专制的功能24.宗正是中国秦朝至东晋朝廷掌管皇帝亲族和外戚勋贵等有关事务的官员,为秦朝九卿之一。清朝宗人府主要负责皇族的户口,维系皇族血脉的纯正,管理皇族的事务,服务对象是皇室家族。这反映出( )A.宗正不属于法定中央机构 B.宗人府取代了礼部的职能C.皇权至高无上 D.“家天下”的政治色彩25.明代皇帝在处理密疏时,既不需内阁的票拟,又不必司礼监太监代为批红,批答后也不必经过六部驳正发抄。这反映出( )A.明朝处理奏折的程序混乱 B.明朝皇帝用密疏监督官员C.明代强化君权的措施多样 D.内阁

13、充当了内侍、顾问角色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26(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纵观整个中国古代与近代社会,政府运转一直是两大中枢点,一是中央权力,二是君主权力,简言之,即地方权力归于中央,中央权力归于君主。这一政治结构的设计师是战国时代的韩非,韩非认为国家权力的运行与管理的实现,应当做到:“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齐涛集权与专制下的政府职能材料二 历史进入近代以后,西方近代民主思想逐步传入中国。从不满君主专制、羡慕民主政治到反对专制政体、建立民主政治的要求,从忠君爱国到抑君爱国再到叛君爱国,先进的中国人逐步把目光和心思从唐虞盛世转到中国之外的另一个世界,在中

14、西比较中以新的思维对传统的专制政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们从救亡图存出发,用进化论来论证民主政治取代君主专制的历史必然性,以天赋人权论、社会契约论、自由、平等、博爱等西方近代民主思想对君主专制主义展开了猛烈的批判,力图在中国建立一个在西方早已出现的民主政体。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两大中枢点”,分别指出西汉、唐朝政府运转的特点。(12分)(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近代中国冲击专制制度的因素。(6分)27.(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中叶以后,一些有识之士基于现实生活的感受,起而抨击理学,公然倡扬“人欲”“日用”“私”“利”,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相对抗。如王艮主张“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人欲即是天理,讲“私”讲“利”,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直至明清之际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颜元等,提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义中之利,君子所贵”,否定了理学将义利相对立,重义贱利的观念;他们还主张“经世致用”“工商皆本”,提倡“实学”,反对理学的空谈性理,指出其于世事毫无助益。摘编自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材料二 早在1895年前后,康有为便已取法西方基督教的先例,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