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5)(解析版)_5437238.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9784958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威海市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5)(解析版)_543723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山东省威海市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5)(解析版)_543723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山东省威海市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5)(解析版)_543723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山东省威海市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5)(解析版)_543723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山东省威海市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5)(解析版)_5437238.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威海市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5)(解析版)_543723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威海市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5)(解析版)_5437238.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威海市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5)(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10个小题,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根据如图的信息判断,下列关于铝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13C相对原子质量是 26.982 gD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 Al3+【分析】元素周期表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2、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铝,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其圆圈内的数字是13,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3,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2,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D、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形成Al3+,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元素周期表

3、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AO2氧离子 B3H3 个氢元素CFe3O4四氧化三铁 D2N22 个氮气分子【分析】A、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B、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C、化合物化学式的读法:一般是从右向左读,读作“某化某”D、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解答】解:A、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

4、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O2可表示氧离子,故选项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B、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H可表示3个氢原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C、化合物化学式的读法:一般是从右向左读,读作“某化某”,Fe3O4从右向左读,读作四氧化三铁,故选项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D、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N2可表示2个氮气分子,故选项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

5、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如图是某物质的分子模型,下列关于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氧化物B化学式为NH3C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100%=5.9%【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分子结构模型来分析;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解答】解:由某物质的分子模型,一个分子是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NH3A由氨气的化学式可知,其中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B由分子模型,一个分子是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

6、NH3故正确;C氨气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13)3:1,故错误;D氨气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7.6%,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A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氧气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D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分析】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判断中和反应时一要看反应物是否是酸和碱,二是看生成物是否是盐和水,二者缺一不可【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氧气,是利用的

7、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正确B、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与酸性土壤中的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C、Al(OH)3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D、NaOH溶液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特征(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A氧气和氮气观察颜色B铁粉和炭粉用稀硫酸C羊毛和化学纤维点燃闻气味D氢氧化钠溶液和水用酚酞溶液【

8、分析】A、根据氮气和氧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进行分析;B、根据铁会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进行分析;C、根据羊毛燃烧会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D、根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进行分析【解答】解:A、氮气和氧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A错误;B、取样品,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的是铁粉,没有明显现象的是炭粉,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C、取样品,点燃,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产生的是羊毛,没有此气味的气体产生的是化学纤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D、取样品,滴入酚酞,溶液变成红色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不变色的是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D正确故选:A【点

9、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7某农技站货架上待售的化肥有NH4NO3、KNO3、CO(NH2)2,其中缺少的肥料品种是()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分析】据常见化肥的种类进行解答,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硝酸铵是氮肥、硝酸钾是复合肥、尿素是氮肥,还缺少的是磷肥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8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 B氢气验纯 C检验氧气 D二氧化碳验

10、满【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氧气检验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很小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检验氧气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观察是否复燃,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检验二氧化碳是否

11、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9下列物质或方式中的“碳”,主要不是针对碳单质的是()A碳素墨水 B打印碳粉 C低碳生活 D石墨碳棒【分析】根据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解答【解答】解:碳素墨水、打印碳粉是由炭黑制成的,炭黑、石墨均为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低碳生活”中的“碳”是指二氧化碳故选C【点评】了解物质的分类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10钛铁合金是生产链条钢、锚链钢等的重要原料,如果要比较钛(Ti)和铁的金属活动顺序,以下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A

12、查阅初中化学课本上的金属活动顺序表B利用金属钛和FeCl2溶液进行实验C利用金属铁和TiSO4溶液进行实验D利用金属钛、金属铁与稀硫酸进行实验【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解答】解:A、初中化学课本上的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不包含钛,故选项方法不能达到目的B、利用金属钛和FeCl2溶液进行实验,根据反应是否能发生,能比较钛和铁的金属活动顺序,故选项方法能达到目的C、利用金属铁和TiSO4溶液进行实验,根据反应是否能发生,能比较钛和铁的金属活动顺序,故选项

13、方法能达到目的D、利用金属钛、金属铁与稀硫酸进行实验,根据反应是否能发生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能比较钛和铁的金属活动顺序,故选项方法能达到目的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1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B保持 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C30时,将 40g 甲物质加人 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 80gD10时,将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 3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