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概述临床免疫

上传人:ap****ve 文档编号:119783646 上传时间:2020-01-25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2.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医学概述临床免疫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基础医学概述临床免疫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基础医学概述临床免疫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基础医学概述临床免疫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基础医学概述临床免疫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医学概述临床免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医学概述临床免疫(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医学概论第四节临床免疫 正常的免疫应答是对机体的保护作用 但是异常情况则对机体不利 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 导致免疫功能失调 发生如超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 免疫缺陷病等 机体接受某些抗原刺激后 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 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称变应原 一 超敏反应 超敏反应的分型 抗体介导 T细胞介导 一 型超敏反应 特点 1 发生快 消退快 几秒 几十分钟内出现症状2 IgE抗体介导3 以生理功能紊乱为主 无明显组织损伤4 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 型超敏反应的特点 1 发生快 消退快 几秒 几十分钟内出现症状2 IgE抗体

2、介导3 以生理功能紊乱为主 无明显组织损伤4 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 二 参与成分变应原 抗原 变应素 IgE 细胞 肥大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生物活性介质 药物青霉素磺胺普鲁卡因有机碘化物 食入性变应原 昆虫 吸入性变应原花粉尘螨或其排泄物真菌或其孢子动物皮屑或羽毛 花粉 长蠕孢子 格链孢子 1 抗原 变应素IgE产生部位 鼻咽 扁桃体 气管和胃肠道粘膜下固有淋巴组织中的B细胞产生过敏性体质 特应症 者血清中IgE高于正常人1000 10000倍调节IgE生成的因素 IL 4牢固的亲细胞性 肥大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分布 呼吸道 胃肠道 泌尿生殖道粘膜下层和皮肤血管周围结缔组织及外周血中FC R

3、 高亲和力受体 存在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活化条件 IgE桥联 多价变应原与吸附在肥大细胞或嗜碱粒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IgE结合 肥大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嗜碱性颗粒 嗜酸性粒细胞 组织胺 缓激肽 小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 腺体分泌增加 储存的介质 新合成的介质 白三烯 LTs 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 前列腺素 PGD2 一 发生机制 致敏阶段激发阶段效应阶段 三 常见的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全身过敏反应药物过敏性休克血清过敏性休克呼吸道过敏反应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哮喘消化道过敏反应 过敏性胃肠炎皮肤过敏反应 荨麻疹 过敏性鼻炎 荨麻疹 湿疹 四 防治原则 一 变应原皮肤试验a 询

4、问过敏史b 皮肤试验将可疑变应原作相应稀释后 于前臂内侧皮内注射0 1ml 15 20分钟后看结果 风团直径 1cm为阳性 二 特异性脱敏疗法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方法 采用小剂量 短间隔 20 30min 多次注射抗毒素血清的方法进行脱敏治疗 机制 小剂量多次注射抗毒素血清可使体内致敏靶细胞分期 分批脱敏 以致最终全部解除致敏状态 特异性变应原脱敏疗法方法 采用小剂量 间隔较长时间 一周 反复多次皮下注射相应变应原的方法进行脱敏治疗 机制 1 改变抗原入体途径 诱导产生IgG 2 IgG结合变应原 阻断其与IgE结合 这种IgG又称封闭抗体 三 药物防治1 抑制生物活性介质释放2 生物活性介质

5、拮抗药3 改善靶器官的反应性的药物 消化道皮肤呼吸道 避免接触变应原 变应原皮肤试验 讨论 I型超敏反应防治原则 皮肤注射 IgE IgG 脱敏疗法 抑制生物活性介质合成和释放的药物 生物活性介质拮抗药 支气管痉挛 黏液分泌 平滑肌收缩 改善效应器官的药物 扑尔敏 血管扩张水肿 一 II型超敏反应 病例分析 某产妇27岁 血型RH 产下的RH 女婴浑身多处瘀斑 2天后死亡 诊断死于新生儿溶血症 新生儿溶血的机制 是由IgG或IgM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后 在补体 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作用下 引起的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细胞毒型 cytotoxictype 细胞溶解

6、型 cytolytictype 一 参与II型超敏反应的抗原 1 组织或细胞上的抗原 同种异型抗原 ABO血型或Rh不符理化生物因素使自身抗原结构改变自身抗原与外来抗原交叉2 外来抗原吸附在组织细胞上 半抗原 药物 吸附在血细胞表面3 抗原抗体复合物通过FcR CR与靶细胞结合 二 参与II型超敏反应的分子与细胞 1 抗体 IgG IgM2 补体参与3 参与的细胞 单核 巨噬细胞 中性粒细胞 NK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II型超敏反应引起的变化 导致靶细胞大量溶溃或死亡 并出现相应的病变 体内血细胞大量破坏可导致溶血或血细胞减少症 组织细胞破坏可伴有局部炎症反应 引起组织器官病变 某些抗细胞表面受

7、体的自身抗体与相应受体结合 并不引起靶细胞溶解 而是导致靶细胞功能紊乱 抗体 IgM IgG靶细胞相应抗原同种异型抗原外来抗原改变的自身抗原溶细胞的主要方式 激活补体 溶解细胞调理吞噬ADCC作用 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激活补体调理吞噬ADCC作用溶解细胞 二 临床常见的 型超敏反应疾病 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新生儿溶血症 预防 初产妇可于产后72小时内注射抗Rh免疫球蛋白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 膜抗原改变型 药物过敏性溶血性贫血 粒细胞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半抗原型 抗体刺激型超敏反应病人血

8、清中含有一种自身抗体 IgG类 作用类似于甲状腺刺激激素 TSH 引起甲亢 治疗方案 抗炎和免疫抑制 第三节 型超敏反应 病例分析 某男8岁 因患白喉大量注射动物免疫血清 1 2周后局部红肿 淋巴结肿大 皮肤出现皮疹 发痒 面部及眼睑浮肿 关节疼痛 肾小球肾炎 尿中出现蛋白 为什么 由中分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局部或全身毛细血管基底膜后 通过激活补体并在血小板 嗜碱性 中性粒细胞参与作用下 引起的以充血水肿 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免疫复合物型 immunecomplextype 血管炎型 vasculitictype 一 发生机制 游离抗原 中等大小免疫复合

9、物 沉积 IgG IgM活化补体吸引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参与 抗原 内源性 外源性抗体 IgG M免疫复合物沉积条件 免疫复合物大小抗原抗体比例免疫复合物引起组织损伤和致病机制补体中性粒细胞血小板 二 临床常见的 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局部免疫复合物病全身性免疫复合物病 局部免疫复合物病Arthus反应 即实验性局部 型超敏反应 反复用马血清免疫家兔 当再次注射马血清 注射局部就会出现红肿 出血和坏死等剧烈炎症反应 类Arthus反应 反复注射胰岛素 全身性免疫复合物病血清病 大量动物免疫血清某人1 2周局部红肿 淋巴结肿大 皮肤出现皮疹 发痒 面部及眼睑浮肿 关节疼痛 肾小球肾炎 尿中出现蛋白 链球

10、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族链球菌 乙肝病毒 疟原虫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抗原 自身变性的IgG分子 自身抗体 抗变性IgG抗体 IgM类为主 临床上称类风湿因子 RF 第四节 型超敏反应 病例分析 高校新生入学后 以OT试验普查对结核病免疫力 红肿硬节 5mm 阳性 5mm 阴性 接种BCG 48 72h 由效应T细胞与相应抗原作用后 引起的以单个核细胞 巨噬细胞 淋巴细胞 浸润和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炎症反应 发生慢 接触变应原24 72h出现炎症反应 故称迟发型 delayedtype 超敏反应 参与抗原胞内寄生物 胞内寄生菌 病毒 真菌 寄生虫细胞性抗原 肿瘤细胞 移植抗原参与的效应T细胞CD4 T

11、h1 主要 和CD8 CTL细胞 特点 1 发生较慢 常需24 72小时 2 无抗体和补体参与 3 炎症反应与效应T细胞和吞噬细胞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或细胞毒性介质有关 一 发生机制 效应T细胞的形成效应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和细胞毒作用 二 常见的 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传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接触性皮炎同种异型移植排斥反应 四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不同超敏反应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复杂 临床上常见两型或三型并存 但以一种为主同一抗原在不同条件下可引起不同类型的超敏反应 二 免疫缺陷病 IDD是一组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全或遭受损害所致的免疫功能缺陷引起的疾病 PIDD AIDD 易发恶性肿瘤 易伴自身免疫病 对病原体的易感性明显增加 遗传倾向 主要临床特点 二 免疫缺陷病的防治原则 略 三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四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三 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病 略 第五节免疫学在医学中的应用 一 免疫学诊断 1 血清学诊断2 免疫标记技术3 免疫细胞功能的测定 一 免疫学预防 一 人工主动免疫 注射抗原 诱导抗体主动免疫 多用于预防如 乙肝 百白破 卡介苗等 二 人工被动免疫 直接注抗体 细胞因子等被动免疫 多用于紧急治疗如 狂犬病 破伤风 蛇咬伤等 三 常用免疫预防制剂 Thank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