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课程论文 (2)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978335 上传时间:2017-10-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9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课程论文 (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课程论文 (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课程论文 (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课程论文 (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课程论文 (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课程论文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课程论文 (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课程论文题 目 新时期高校民族宗教工作思考学 院 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机械 13102 姓 名 王在抗 学 号 40613238 关于新时期高校民族工作的思考【摘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民族地区各项工作,对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民族地区宗教问题始终是民族地区发展的敏感问题,关系到民族地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尤其是改革进一步深化,变革进一步加剧的现阶段,民族宗教问题更突出,作用更明显。我国少数民族都有传统的宗教信仰,世界三大宗教有两大宗教在少数民族中影响深远。【关键词】:新时期,宗教工作,思考。为什么高校要开展少数民族工作。宗教作为在世界各民族、各国家中普遍存

2、在的社会历史现象,是自然和社会力量在人们意识中歪曲、 虚幻的反映。新时期反映宗教问题的各种现象在大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身上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渐起的“宗教热 ”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挑战。因此,认真调查分析在当前宗教文化影响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宗教观现状,是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议题。 如何开展工作。一 正确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民族、宗教问题是一个复杂敏感的社会问题, “民族、宗教无小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族、 宗教工作取得了巨大进步,民族、宗教问题相对稳定,但这并不表明民族、宗教问题已经得到彻底解决。因此,全面认识和正确处理民族、宗教问题,

3、事关国家稳定、社会进步和民族兴衰。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少数民族青年中的优秀分子,他们的宗教信仰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长治久安的大局。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宗教观特点,并通过适当途径和方法,加强教育和引导,使他们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1.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宗教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 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观念及处理宗教问题的纲领、政策的总和,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指南。民族高校应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宗教心态特点,开设宗教学 、 宗教常识选修课或讲座,正面介绍宗教知识,使对宗教知识有兴趣的学生系

4、统了解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让少数民族大学生了解宗教文化,引导学生在人生信仰、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深刻认识到宗教的本质是对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幻想的反映,进而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辩证地看待宗教和分析宗教问题。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宗教政策教育,宣传党在新时期的宗教政策。比如:“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等宗教工作的基本政策。通过这些教育,可减少学生对党和宗教关系的错误认识。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宗教问题,抵制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敌对势力渗透。宗教问题在我国体现出长 期性、民族性、群众性、复杂性、国际性特点。宗教问题常与民族等社

5、会问题交织在一起,高校在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宗教问题的同时,需进行宣传教育,增强学生的反渗透意识和能力。作为大学生,在对待和观察宗教问题时,首先,必须清楚宗教问题的存在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并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问题交织,往往同现实的国际国内斗争交汇在一起,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产生重大影响。其次,应该相信科学,树立科学世界观,追求真理。第三,在了解到我们党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后,从本质上认识到我国宗教方面的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出现对抗性的问题,遇到宗教问题时要冷静分析,理性应对,从维护法律尊严、人民利益、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高度来审视和对待宗教问题。

6、 当前,境内外民族分裂和宗教极端势力利用宗教大肆从事分裂破坏活动。他们披着宗教的外衣,煽 动宗教狂热,攻击国内民族宗教政策,通过广播电台、互联网、书籍报刊等途径,加紧向学校渗透,呈现出政治恶意性、文化侵略性、活动国际性、组织秘密性、破坏严重性等特征。这就尤其要让学生看清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破坏中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之实,从而正确处理接收到的传单等物品,旗帜鲜明地抵制非法宗教组织和敌对势力的渗透。 3.加强培育科学精神,营造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在社会价值观日趋多元的社会背景下,培育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科学精神愈显急迫。科学的精神就是实事求是、尊重真理、反对迷信和盲从,是人类

7、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战胜迷信的锐利武器。“有了科学知识,迷信自然就可以打破”,产生宗教迷信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对自然和自身缺乏正确的认识。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小生深受封建迷信、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要针对性地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加强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切实发挥“两课”主阵地的作用,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课程中一以贯之,让学生切实认识到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同时,高校应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既依法维护学生的宗教信仰自由和正常的宗教活动,规范校园宗教活动和行为,又坚持宗教与教育相分离原则,对各种势力利用宗教在校园内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予以制止。 再者,环境

8、因素对人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比如:在河南的一些农村,基督教的聚会点喜欢搞唱诗 班与乐队,一些年轻人对此产生极大兴趣,每逢教徒婚丧喜庆,也欣然前去参加。可见,业余生活文化氛围对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高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具有的教育、引导等多种功能,利用第二课堂时间,结合大学生实际,用先进文化倡导和引领校园文化,开展诸如读书、诗朗诵、歌咏比赛、辩论赛等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创造积极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把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健康活动中来,使他们在良好的氛围中受到教育、影响和熏陶。另外,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相对比较脆弱,常常产生自卑心理,学校需多方面入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逐步

9、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建立起坚固的内在心理防御机制。 总之,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观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现实原因,加强他们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 育是一个观念更新和人格塑造的过程。在这个文化和价值观念多元化并且容易引发道德和信仰危机的社会转型时期,国际国内某些形势的最新发展变化,常与宗教问题相连。因此,研究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在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对于促进社会健康和高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内容。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就是要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原则出发,尊重各

10、民族的平等权利,不能因某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就歧视或侮辱他们;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的保持或改革,应由该民族的干部群众去决定,别的民族或个人不能强制或干涉;任何民族不能以自己民族风俗习惯为标准,去衡量和要求别的民族,也不能以个人的好恶去对待民族风俗习惯,去处理同风俗习惯有关的事情。实践证明,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应该都是有素质有文化的,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存有误会和矛盾,那是因为名族之间没有好好的去了解和沟通,在中学,少数民族同学和汉族同学接触的应该会很多,大家多接触,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多,汉族同学就多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并且尊重少数民族同学的风俗习惯,有些汉族人的确是很歧视少数民族,这样,久而久之,少数民族的人总觉得汉族人歧视自己,所以名族之间矛盾就更深了,但如果在大学,汉族同学多关心关心少数民族同学,相信少数民族的同胞的心也不是铁做的,他们也会感受到汉族同学的关心和温暖,时间久了,大家一定会和睦相处的,少数民族的同学回到家乡,肯定会告诉家乡的人,汉族人其实也很友善,这样一来,不是起到了维护名族团结、社会稳定的作用吗?相信每个人都是热爱和平的参考文献1 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 国统一宗教3 国民族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