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传媒)中国企业家何时停止“广告自恋症”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780431 上传时间:2020-01-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告传媒)中国企业家何时停止“广告自恋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广告传媒)中国企业家何时停止“广告自恋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告传媒)中国企业家何时停止“广告自恋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告传媒)中国企业家何时停止“广告自恋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企业家何时停止“广告自恋症”笔者在央视奥运频道(CCTV 6)上又看到了奥康皮鞋的奥运广告。真的不敢恭维。正好在看广告时,同屋的室友也在看。笔者对室友说,广告结尾与刘翔并肩站立的是奥康皮鞋的总裁王振滔时,笔者的室友说了一句话,让笔者深感对企业家的不尊和冒犯,但笔者还是斗胆“实话实说”:就是这个“鸟人”啊,本来还想买奥康皮鞋,现在看了这个胖子就不想买了。呜呼哀哉!企业家在做这支广告片时,想到顾客会有这种反应吗? 今年是中国品牌的奥运年,许多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国的奥运赞助企业都想竭尽全力,分得北京奥运为自己品牌增值的“一杯羹”。这当然无可厚非。恒源祥的春节生肖广告已经“拔了头筹”,成为网友博客

2、热议的对象。联想到去年伊利制作的一支伊利总裁潘刚和刘翔一起的“有你 中国强”的广告,也引起许多网友和博主的热议,不过伊利很快把这支广告片换掉了。那为什么奥康皮鞋的王总不“以史为鉴”,还在步伊利的后尘呢? 笔者看到奥康的这支广告片已不下三遍了,但至今不记得奥康皮鞋的王总到底给刘翔说了一句什么话?不能不说这支广告片很失败。连营销人士心无旁骛地看了三遍都没记住,普通观众就可想而知了。只清晰地记得刘翔轻盈的跳跃和王总胖胖的脸占了屏幕不小的面积。难道王总唯恐天下人不知道奥康皮鞋是他王总开的?难道他的个人品牌可以和企业品牌并驾齐驱,相得益彰?难道张瑞敏、王金国、刘瑞旗等奥运赞助商老总不需要搭自己企业奥运品

3、牌的顺风车,宣传一下自己的个人品牌?恕笔者孤陋寡闻,想破脑袋也没有找到中外成功的类似广告案例。笔者也无法想象,哪一天,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知名运动品牌的老总会在自己的奥运广告里也“露一小脸”,与世界的亿万观众混个脸熟。恐怕此种广告一经播放,耐克、阿迪专卖店前可能会排起长长的退货队伍,耐克、阿迪的老总大概过不了多久就会被喊“下课”了。 试想,你正在一个装修华丽、气氛优雅的高级餐厅里享受一顿大餐,一道菜你特别喜欢,对它大快朵颐,赞美有加,心想:下次一定还要点这道菜。突然,餐厅的大厨身材“苗条”如小品演员范伟者莽撞地从厨房间的后台跑到餐厅前台,闯到你的面前,目光炯炯,搓了搓自己的油手,诚实而谦虚地对

4、你说:这道菜是我做的,好吃吗?作为食客的你是如何感觉?难道奥康皮鞋的王总真是“无知者无畏”? 按笔者的分析,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王总“名”令智昏。能成为奥运赞助商企业的实力可见一斑。作为企业家的王总个人肯定是不缺钱花了。他已经向马斯洛五层次需求理论的最高阶受尊重和自我实现迈进了。这时候,企业家追求“名”的动机要远远大于对实际利益的追逐。很多企业家,特别是中国草根创业的企业家,应该很难拒绝这种在全国亿万观众面前“露一小脸”,扬名立万的诱惑吧。 毕竟,中国传统文化光宗耀祖、衣锦还乡的观念还是根深蒂固的。潘刚不能免俗,王总恐怕也不能免俗吧。第二种可能是王总身边没有魏征式的“贤臣”辅佐。这种广告,稍微有点专业素养的业内人士打死都不会让它出街的。只有阿谀奉承的“奸佞”之辈,才可能为讨好主子,只要主子高兴,就不怕这样的广告片出街污染视听了。 潘刚是第一个,好在他有自知之明,悬崖勒马(反正笔者从来不买伊利的产品,只买蒙牛,看了潘总的广告,就更加无甚购买伊利的冲动了)。王总是第二个,广告片还在央视播放。难道不会有第三个患上“广告自恋症”的中国企业家“患者”?如果有的话,此篇小文是为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