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管理)年四季度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764964 上传时间:2020-01-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4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经营管理)年四季度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企业经营管理)年四季度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企业经营管理)年四季度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企业经营管理)年四季度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企业经营管理)年四季度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经营管理)年四季度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经营管理)年四季度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四季度自评考核成绩表序号一级要素满分自评分权重系数得分1负责人与职责1001000.10102风险管理100 96 0.159.63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100100 0.10104培训教育10097 0.109.75生产设施及工艺安全100960.159.66作业安全100 970.159.77产品安全与危害告知1001000.05108职业危害100 960.059.69事故与应急1001000.051010检查与自评1001000.1010分厂自评得分:98.2四季度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自评/考核日期: 2011年12月15日至16日自评/考核目的: 1、检查分厂、工段、班组是否按照

2、安全标准化要求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检查标准化工作运行是否持续有效,是否满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的需求; 3、通过内部考评,持续改进安全标准化工作。自评/考核范围: 分厂所属技术组、工段、班组。主要的自评/考核准则: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自评/考核情况: 考评过程采用抽查的方式,发现开具问题不符合项,请技术组、各工段、班组结合附本不符项要求,按照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用规范要求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自评/考核发现的问题说明: 本次考评涉及安全标准化的各要素,考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变配电室现场管理、文件、台账、档案记录方面,请电石电工班、水泥电工班、醋酸仪表

3、班对照标准化管理要求、参照不符合项,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采取措施避免同类事项的再次发生。自评/考评组要求: 本次内部审核所发现的问题,责任单位都认真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了纠正预防措施,本次所查出的不符项责任单位都于2011年12月16日前完成了整改,技术组、各工段、班组整改完成后的不符合项都按照标准化不符合项回执单返回了分厂,分厂及时组织人员进行了验收。自评/考核情况概述: 为配合云维股份公司四季度安全标准化内审工作,我分厂于2011年12月15日至16日进行了四季度自评。自评得分:98.2分。 从四季度自评情况看,我分厂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监总管三201193号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从

4、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的通知要求具备了各项标准化要求的责任制文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岗位安全产操作技术规程,形成了一整套体系。尤其在各岗位人员安全职责、技术组、各工段、班组安全职责规定较为严密,在安全设施的充分性和有效性、现场安全管理、职业危害告知和防护、事故应急预案、应急程序等方面做了大量预防性的工作,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为分厂实现2011年安全管理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通过自评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在风险管理过程中,过于注重形式而忽视了风险管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只是在个别重要部位进行了分析,缺乏整体性。在绩效考核上,只注重经济效益,没有将安全工作目标和职

5、责与个人的岗位绩效薪酬直接联系,或有了相应的管理制度而未真正实行。今后,我们分厂还将在以上存在不足的两个方面加强与标准化的一致性。 通过开展安全标准化管理,分厂总体加强了安全标准化管理意识,各部门、各岗位职责明确,全员参与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持续运行和改进,使分厂安全标准化管理整体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为此,特向云维股份公司安全环保部递呈2011年四季度内审报告,请给以评审。自评/考核组组长: 杨瑞华自评/考核人员:李阻昆、李强、周春飞、龚捍东、张德福、杨瑞华、张成宏、晏世伟、龚福荣、王平、张思云 自评/考核表1 负责人与职责(100) (自评/考核得分 100 分)考核要素考核内容应得分实

6、得分扣分原因备注1.1负责人1.1.1 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应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安全生产基础和基层工作。551.1.2 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实施安全标准化,建设企业安全文化。551.1.3 主要负责人应作出明确的、公开的、文件化的安全承诺,并确保安全承诺转变为必需的资源支持。551.1.4 主要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召开安全生产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或领导小组会议。551.2 方针目标1.2.1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主要负责人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组织制定文件化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551.2.2 签订各级组织的安全目标责任书,确

7、定量化的年度安全工作目标,并予以考核。各级组织应制定年度安全工作计划,以保证年度安全目标的有效完成。551.3机构设置1.3.1 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或领导小组,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配备适应企业管理需要数量的注册安全工程师。10101.3.2 根据生产经营规模大小,设置或明确相应的管理部门。551.3.3 建立、健全从安委会或领导小组直到基层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551.4职责1.4.1 制定安委会或领导小组和管理部门的安全职责。10101.4.2制定主要负责人、各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职责。10101.4.3建立安全责任考核机制,对各级管理

8、部门、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安全职责的履行情况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现情况进行定期考核,予以奖惩。10101.5安全生产投入及工伤保险1.5.1 依据国家、当地政府的有关安全生产费用提取规定,自行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771.5.2明确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合理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建立安全生产费用台帐。771.5.3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662 风险管理(100) (自评/考核得分 96 分)考核要素考核内容应得分实得分扣分原因备注2.1范围与评价方法2.1.1 组织制定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和准则。442.1.2 风险评价的范围应包括9个方面。

9、222.1.3 根据需要,选择有效、可行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222.1.4制定风险评价准则。222.2风险评价2.2.1 依据风险评价准则,选定合适的评价方法(推荐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和工作危害分析法)。定期和及时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并实行动态管理。10102.2.2 各级管理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工作,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10102.3风险控制2.3.1 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1)应考虑: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2)应包

10、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552.3.2 将风险评价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552.4隐患治理2.4.1 对风险评价出的隐患项目,下达隐患治理通知,限期治理,做到定治理措施、定负责人、定资金来源、定治理期限。企业应建立隐患治理台帐。10102.4.2 对确定的重大隐患项目建立档案。442.4.3 对无力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应书面向企业直接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332.4.4 对不具备整改条件的重大事故隐患,必须采取防范措施,并纳入计划,限

11、期解决或停产。332.5重大危险源2.5.1 按照GB18218 辨识并确定重大危险源,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552.5.2 按照有关规定对重大危险源设置安全报警和监控系统。442.5.3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442.5.4 对重大危险源的设备、设施定期检查、检验,并做好记录。442.5.5 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救援器材、装备,每年至少进行1 次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演练。442.5.6 将重大危险源及相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送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442.5.7 重大危险源的防护距离应满足国家标准或规定。不符合国家

12、标准或规定的,应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并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552.6风险信息更新2.6.1适时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识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隐患。40环境因素评价表中评出3个重要环境因素,而变电站1#、2#110KV主变压器、水泥分厂35KV变压器滤油池或变压器油泄漏着火没有列入2011年安全环保方针目标指标管理措施建立目标进行控制2.6.2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评价结果和风险控制效果。 442.6.3当发生事故或变更时,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价。 223 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100) (自评/考核得分 100 分)考核要素考核内容应得分实得分扣分原因备注3.1 法律法规3.1.1建立

13、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确定获取渠道、方式和时机,及时识别和获取,并定期进行更新。12123.1.2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及时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守法意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443.1.3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相关方。433.2符合性评价3.2.1每年至少1 次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进行符合性评价,消除违规现象和行为。15153.3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3.3.1 制订健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范从业人员的安全行为。553.3.2 企业应制订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至少包括32个管理规章制度。10103.3.3 企业应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发放到有关的工作岗位或便于员工获取。10103.4 安全操作规程3.4.1 根据生产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特点和原材料、辅助材料、产品的危险性,编制操作规程,并发放到相关岗位。15153.4.2 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投产或投用前,组织编制新的操作规程。10103.5 修订3.5.1 明确评审和修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时机和频次,定期进行评审和修订,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443.5.2 组织相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和工会代表参加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