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青县第三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语文试题_8044163.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9739795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高青县第三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语文试题_804416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高青县第三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语文试题_804416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高青县第三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语文试题_804416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高青县第三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语文试题_804416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高青县第三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语文试题_804416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高青县第三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语文试题_804416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高青县第三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语文试题_8044163.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初中毕业班模拟考试暨结业考试语文试题题号一二三四总分选做题(一)(二)得分来源:学科网得 分评卷人一、 积累与运用(20分)请将1-7小题的答案序号填入下面答题栏内。题号1234567答案来源:学科网ZXXK1、 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溺爱(n) 澄清(chng) 亵渎(xi)B.舆论(y) 挟持(xi) 俯瞰(kn)C.校对(jio) 单于(chn) 污秽(hu) D.窈窕(yo) 毗邻(p) 阴霾(l)2、 下面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喧嚣 天籁 愤世嫉俗 B.福祉 辐射 不言而语C.招聘 惬意 倒行逆施 D.契机 薪水 相形见绌3、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

2、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目前还缺乏能像跟踪人类疾病那样 动物疾病的有力机制这进一步说明了这个世界的脆弱。这是一条公理:财富只能毁灭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倘若它只 在个人的利益上面。一旦产生小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 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A.监控 消耗 锲而不舍 B.监控 消费 锲而不舍C.控制 消耗 寻根究底 D.控制 消费 寻根究底4、 下面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目前,中学生作文中错别字俯拾即是,改变这种现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B 为牟取暴利,这个地下工厂疯狂造假,其造假的手法令人叹为观止。C 第九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有

3、些歌手面对常识性考题一筹莫展,默默无闻,令人失望。D.爱因斯坦用“大自然点燃宇宙”的描述,使原本深奥晦涩的宇宙天体运行过程绘声绘色地展现在我们面前。5、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市人大通过法规,对于歹徒和不法商贩干扰学校教学秩序、威胁学生的不法行为和错误思想,要坚决制止。B.一个人要有所作为,取决于他是否受过良好的教育,是否有理想追求。C.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免除学杂费的义务教育,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D.“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巴尔蒙特的这句诗,从第一天读到它时,就几乎一天也没有忘记过。6、下列句子空白处,填入最适当的一项是( ) 历史是汹涌的潮汐,它呼啸着冲上沙

4、滩时,人人都为之惊叹;它悄然退落时,许多人竟会忘却它的磅礴,然而沙滩忠实地记录着它的足迹。历史是起伏的潮汐, ,更不是历史的倒退,落潮之后,必定会有新的潮汐。 A、涨潮,是历史的峰巅;落潮,是历史的中断 B、涨潮,未必是历史的峰巅;落潮,也不是历史的中断 c、落潮,是历史的中断;涨潮,是历史的峰巅D、落潮,也不是历史的中断;涨潮,未必是历史的峰巅7、对下面两首写景的诗,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甲)次北固山下 (乙)望岳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A.(甲) 诗的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B.(乙)诗的颔联,写出了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C.(甲)(乙)两诗都有富含哲理的诗句,前者所表现出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后者所表现出的是有雄心壮志才能有所作为的人生哲理。D.(甲)(乙)两诗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都含蓄表达出诗人受到冷落的抑郁和希望得到重用的情感。8、仿写。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树林; , 。请你参加下面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按要求完成910题。学校将举办师

6、生共同参与的“知识与我同行”读书竞赛活动,为了体现竞赛的宗旨及意义,请你为本次竞赛设计一条主题语,并简要说明你的创意。 9、主题语: 10、创意说明: 得 分评卷人二、 文言文阅读(20分)11、默写填空(8分) ,愁云惨淡万里凝。 , ,此事古难全。烽火连三月, 。折戟沉沙铁未销, 。 ,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 ,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常言道:“平安易老,磨难长生”,孟子阐述这一观点的语句是:_ ,_ 。从你积累的课内外古诗词中,写出一句能体现默默奉献精神的句子。 ,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做1215题。(7分)(甲)自余为戮人,居是州,恒惴粟。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

7、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2、(甲)(乙)两文的作者分别是“唐宋八大家”中的柳宗元和苏轼,请你再写出“八大家”中一位作家的姓名: (1分)13、解释下面的加点词语。(2分)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8、来源:学*科*网Z*X*X*K14、翻译下面文言句子。(2分)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念无与为乐者 15、说说(甲)(乙)两文在写作手法和所表达思想感情方面的共同点:(2分)写作手法: ;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做1618题。(5分)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鞴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也。 (程氏家塾读书分午日程)注释 销:熔化。鞴:古代皮制的鼓风器。铸:浇制。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铜既销矣 冶即成 17、翻译句子。(2分) 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也。 18、文中阐明了读书和作文之间什

9、么样的关系? (1分)来源:Z+xx+k.Com 得 分评卷人三、 现代文阅读(30分)(一)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做1924题。(14分)(甲)如此继续了半小时,一小时他从没有对我说一句话。除了创造他理想中的具象之外,什么都忘记了。似乎天地间只有这工作的存在,好像上帝着手创造世界的第一天那样。后来,他大功告成似的松了一口气,丢下小刀,把刚才的那块湿布给塑像盖上,那种小心翼翼的神情,宛如一个男人给他情侣披上披肩。然后转身向外,那魁梧的老人恢复了初见时的样子。他还没走到门口,忽然发现了我,他一惊。直到这时候他才想起了我,刚才的失礼显然使他非常过意不去。“对不起,先生。我简直把你忘记了。但是”我十

10、分感激地紧紧地握住他的手。或许他也感觉到我的情绪,所以微微笑着,举起膀子围住了我的肩头,两人一同走出那房间。一个人可以这样完全忘记时间空间与整个世界,这个认识,使我受到空前绝后的感动。这一小时,使我把握住了一切艺术、一切事业成功的奥秘聚精会神;集中所有的力量以完成不论大小的一件工作;把我们容易分散、容易旁骛的意志贯注在小小的一点上。 (乙)“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但要获得成功,其实还需要好好的坚持到底。“行百步者半九十”,如果坚持不到终点,就会失去差不多全部的意义。所谓“笑到最后的笑得最好”就是这个意思,所谓“功亏一篑”也就是这个意思。坚持意味着忍耐。人的一生必须通过不断的抗争才能获得一些机

11、会,才能拥有一丝希望。机会仅仅是一种幸运,希望也最多不过是挂在高处的一个奖杯。奖杯的设置只是一种诱惑。而诱惑的目的,在于激发我们去奋力拼搏,显示实力。显示实力的过程,往往需要忍耐。坚持体现着沉着。人都是有愿望的,为了实现某一个预定的设想,最容易心急如焚,心急火燎。这实际上是很难归入竞争范畴的,在更多的时候,体现在更多的人身上只不过是一种浮躁和慌张而已。滴水不求朝夕之效,故能坚持到穿石的日子;穿石之后,依然平心静气,坚持着自己的步伐。沉着拒绝急功近利,所以才会勾起人们的长久怀念,所以才会对所有的人永远地发挥作用。坚持下来很不容易。鲁迅先生非常赞赏虽然是最后一个但仍能坚持跑到终点的人。这样的人在赛程中可能最不引人注目,但却最能鼓舞我们这些平凡但仍要生活的人。其实,如果我们能以这样的竞技状态来应付我们所有平淡无奇的日子,这本身就是一种奇迹。愚公荷担移山,终得天帝相助;达摩静坐参禅,石壁为之感化。这样的效果虽是不可企求的,但毕竟是坚持者才会得到的待遇。19、结合(甲)文第三段,说说罗丹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