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暗挖方沟施工方案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737969 上传时间:2020-01-24 格式:DOC 页数:117 大小:3.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管理)暗挖方沟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建筑工程管理)暗挖方沟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建筑工程管理)暗挖方沟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建筑工程管理)暗挖方沟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建筑工程管理)暗挖方沟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管理)暗挖方沟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管理)暗挖方沟施工方案(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与原则1第二章 工程概况3第三章 施工准备8第四章 监控测量11第五章 主要施工方法25第五章、质量保证措施50第六章、施工组织机构及资源配置57第七章 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62第八章 安全管理措施68第九章 文明施工措施76第十章、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89第十一章 冬季施工的主要技术措施及施工方法97第十二章 应急预案10026第一章 编制依据与原则1.1依据文件序 号图 纸 名 称工程号出图日期1施工图2010J335-SSB1PS1301JG01-052013-111.2主要规程、规范标准文件国家标准一览表范序号规范、标准名称编号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

2、7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3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200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5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99(2003)6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117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行业标准一览表范序号规范、标准名称编号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3城市测量规范CJJ8-99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5建筑工程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技术规范JGJ/T211-2010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

3、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7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地方标准一览表范序号规范、标准名称编号1北京市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56-20012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统一标准DBJ01-90-20043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71-2003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环境保护及保卫消防标准DBJ01-83-20035北京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暗挖施工安全技术规范DBJ01-87-20051.3 主要法律法规文件1.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1.3.2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条例1.4编制原则1.4.1满足业主针对本工程质量、进

4、度、安全、文明施工等各方面提出的要求。1.4.2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通过对技术、经济的综合比较,选择合理施工方法、技术措施,确保在满足业主对质量和安全要求的基础上按期完成工程。1.4.3在本工程实施过程中将严格控制地面的沉降量。根据周围环境、地下管线对变形的敏感程度,采取稳妥可靠的措施,确保地下管线的安全。第二章 工程概况2.1地理位置及工程概述本工程为新华南北路雨水工程的一部分,工程场地位于通惠河北岸,新华南北路通惠桥东侧20m处。管沟断面为3000*2000mm的雨水方沟;受北岸现状供水管线限制,闸井至已施工完成的方沟端头段采用浅埋暗挖的方式下穿现状供水管线,雨水沟内底高程约为16.5m,下

5、穿段最大覆土约为4.4m。2.2工程概况序号工程名称北京通州运河核心区市政配套工程1建设单位2监理单位3设计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2.3设计简介序号项 目内 容1结构形式暗挖隧道喷射砼+二衬模筑砼2隧道结构厚度隧道初衬厚度()300隧道二衬厚度()3003隧道断面断面形式断面尺寸(净空)范围矩形断面4.2*3.2m14.9m5挖深竖井7.6m(自然地面以下)隧道7.6m(自然地面以下)6初期支护格栅钢架+喷射混凝土7钢筋类别一级钢(HPB300)8、14 二级钢(HRB400)258钢筋接头形式搭接接头二衬结构钢筋焊接初衬结构钢筋(连接筋)2.4 水文地质及现场调查情况1. 场地现状地

6、形及地物概况拟建管线场地目前为现状新华南北路东侧空地。除现状河道附近,场地整体地形基本平坦,地面标高为23.5m左右。 2. 地层土质概况根据现场勘察、室内土工试验成果及已有勘察资料,本工程勘探深度(最深20.00m)范围内的土层划分为人工堆积层和第四纪沉积层两大类,并按岩性及工程性质指标进一步划分为4个大层及亚层,现分述如下:表层为人工堆积之厚度为1.307.70m的房渣土、碎石填土层及粘质粉土素填土、粉质粘土素填土1层。人工堆积层以下为第四纪沉积之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层,粘质粉土、砂质粉土1层,粘土2层,细砂、粉砂3层及粘质粉土、砂质粉土4层;细砂、粉砂层,圆砾、卵石1层及粉质粘土、粘质粉

7、土2层;细砂、中砂层及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1层。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期间(2013年3月下旬)未见连续稳定地下水,仅于A7#、A9#、A12#钻孔内测得上层滞水,稳定水位标高为16.1319.46m(埋深为3.406.80m)。根据周边已有工程及观测网资料,拟建场区浅部粉土、砂土具备赋存潜水的条件,受周边施工影响,该层地下水目前已基本被疏干,勘探期间未揭示到。2.4.2现场调查情况经现场实际调查,发现与本工程相交或平行的管线为分别为:管径600mm、800mm的在用自来水管线,管材为球磨铸铁管,覆土2m,与隧道垂直相交,另外暗挖隧道上方有现状供水管线闸井两座。竖井东侧为一道预留的D1050污水管

8、线,与竖井外边缘间距1.2m;西侧为新建桥梁桩基,与竖井外外边缘间距4.7m。桥台未施工,与桥梁设计沟通认为,在竖井、隧道施工期间在不发生大面积坍塌的情况下,本次施工所引起的沉降不会对桥桩造成不利影响。现场管线调查情况平面平面示意图本次暗挖隧道位于层, 粘质粉土、砂质粉土1层,粘土2层,隧道顶为粘质粉土、砂质粉土1层,房渣土、碎石填土层及粘质粉土素填土、粉质粘土素填土1层。覆土厚度约4.4m。 2.5结论:1)马头门施工深度范围内粉土、粉质粘土,分级为级围岩。为保证工程安全,拟采用大管棚加小导管注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支护。2)隧道围岩未被扰动过,土质为粉质粘土,施工时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支护,采用

9、超前大导管注浆方式进行支护。拱部133*8超前大管棚,L=17m(端头与新建完成的方沟搭接不小于2m),环向间距0.4m;超前大管棚之间随隧道开挖施做32*3.25小导管。小导管注改性水玻璃浆,注浆压力不超过0.35MPa,长度2.0-2.5m,搭接长度1m.仰角10-15。3)本工程无地下水,但有可能局部有上层滞水,施工前做好注浆、排水的准备。4)本工程此段施工应做好道路导改、限行工作确保该段质量与安全。5)暗挖前拆除现状供水管线检查井结构,减小地面沉降对管线的影响。隧道影响范围内管道上方1.5m宽覆土换填为砂。2.6 工程特点与难点2.6.1本工程工程结构为浅埋暗挖,隧道覆土较浅,隧道开挖

10、断面较大,且为平顶暗挖,开挖跨径4.2m,覆土4.4m,属于浅埋隧道。断面垂直高度3.2m,拱顶部为粉土层但无地面上的震动荷载,确保施工安全及质量是首要任务。所以本工程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隧道施工的“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十八字方针进行。重点要做好地面沉降监控量测和防坍塌工作。2.6.2由于浅埋暗挖法主要工序的先后顺序为超前支护、开挖、出渣、初期支护(立格珊、喷射混凝土)、二次衬砌,后一道工序需要在前一道工序完成并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由于本工程埋深浅、地层渗透系数又小,因而地层加固范围有限;因此加强管理,确保大管棚施工质量,施工中严格控制开挖进尺,同时采

11、取交通管理措施,确保供水管线及施工安全。第三章 施工准备3.1 技术准备3.1.6高程引测及定位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技术报告,提供的测量成果引入平面控制网和高层控制网。3.1.7 资料目标设计(1)按北京市地方标准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11/T 808-2011进行收集整理,资料一式四份:城建档案馆一份,建设单位一份,监理单位一份,施工单位保存一份。(2)技术资料要求齐全、真实、字迹清楚。(3)表格应使用正确,填写格式符合要求。(4)签字手续齐全,横向竖向交圈。(5)技术资料与施工进度同步进行,并及时收集整理。3.2生产准备3.2.1生产准备工作主要项目如下:序号工作内容责任部门完成时

12、间备注1成立现场施工组织管理机构项目经理开工前2组建安全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办公室开工前3现场成立综合治理办公室办公室开工前4建立施工协调网络办公室开工前5办理开工证办公室开工前6现场临设布置及报审工程部开工前7编制生产计划工程部开工前8编制劳动力需用量计划工程部开工前9施工物资材料供应计划材料部开工前10施工机械设备计划工程部开工前11组织成品、半成品进场计划工程部开工前12签订工程分包合同及协议工程部开工前13组织现场测量定位工程部开工前14组织现场调查工程部开工前15进行场地平整工程部开工前16现场平面布置技术部开工前17组织施工临设的搭设工程部施工前期18编制施工预算预算部开工前19编制各

13、项施工管理制度办公室开工前20组建施工班子工程部开工前21组织第一次施工生产协调会项目经理开工前22组织施工机械设备进场材料部贯穿整个施工过程23施工材料进场材料部贯穿整个施工过程24组织劳动力进场工程部开工前 3.2.3施工现场准备3.2.3.1现场临设布置计划详见下表:施工临时设施统计表序号用途面积使用最后时间1办公区2002宿舍1004材料库2005钢筋加工区4006配电箱38厕所103.2.3.2现场用水本工程现场用水包括施工用水(含环保用水)、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三部分。施工用水、生活用水均使用自来水管网。根据计算得知,选用一根100上水管作为供水管,可以满足施工现场施工、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要求。3.2.3.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负荷计算:根据现场各种施工机械用电量表,计算如下: P总=1.1(K+KP) P总供电设备总需要量(KVA) P电动机额定功率(kW) P电焊机额定容量(KVA) K=0.7K=0.6 cos =0.75p=30 (电焊机)+10 (混凝土泵)+5 (砂浆搅拌机)+5(木工用具)+16(振捣器)+10(打夯机)+7 (钢筋切断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