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SYSH)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19737538 上传时间:2020-01-24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1.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SYSH)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SYSH)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SYSH)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SYSH)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SYSH)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SYSH)》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SYSH)(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概述 一 定义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功能所必需的微量生物活性物质 主要用于机体的能量转移和代谢调节 体内不能自行合成 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人体缺少某种维生素 就会引起维生素缺乏症 而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 例如 VA 夜盲症VB1 脚气病VD缺乏 佝偻病 VitA D2 D3 E K1等 脂溶性 水溶性 VitB族 B1 B2 B6 B12 VitC 叶酸 烟酸 烟酰胺 VitM VitPP 中国药典收载40多个品种 公元前3500年 古埃及人发现能防治夜盲症的物质 也就是后来的维A 1600年 医生鼓励以多吃动物肝脏来治夜盲症 1747年 苏格兰医生林德发现柠檬能治坏血病 也就是后来的维C

2、1831年 胡萝卜素被发现 1911年 波兰化学家丰克为维生素命名 1915年 科学家认为糙皮病是由于缺乏某种维生素而造成的1916年 维生素B被分离出来 1917年 英国医生发现鱼肝油可治愈佝偻病 随后断定这种病是缺乏维D引起的 1920年 发现人体可将胡萝卜转化为维生素A 1922年 维E被发现 1933年 维E首次用于治疗 1993年 哈佛大学发表维生素E与心脏病关系的研究结果 返回 第一节维生素A 维生素A包括有维生素A1 视黄醇 去氢维生素A 维生素A2 和去水维生素A 维生素A3 等 其中维生素A1活性最高 H维生素A醇 COCH3维生素A醋酸酯 COC15H31维生素A棕榈酸酯

3、R 一 结构和性质 环己烯 共轭多烯侧链 多异构体UV易被氧化 结构分析 1 为一个具有共轭多烯侧链的环己烯 1 具有UV吸收 2 存在多种立体异构化合物 3 易发生脱氢 脱水 聚合反应 或有金属离子存在时更易氧化 2 不稳定性 3 与三氯化锑发生呈色反应 CHCl3 4 溶解性 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和植物油等 1 三氯化锑反应 CHCl3 二 鉴别试验 维生素A在饱和无水三氯化锑的无醇氯仿溶液中呈现不稳定的蓝色 再变为紫红色 反应条件 要求无水 如存在水可能产生氯化氧锑 SbOCl 配制所用的氯仿不能含醇 应用无醇氯仿 和光气 COCl2 三氯化锑有腐蚀性 BP 2010 max为326n

4、m一个吸收峰 max为350 390nm348 367 389三个吸收峰 维生素A的无水乙醇 盐酸溶液在326nm波长处有单一吸收峰 将该溶液加热后再测定 在348 367 389nm处出现3个尖锐吸收峰 这是维生素A在盐酸催化下加热 发生脱水反应所致 方法 取VitA加无水乙醇 盐酸 100 1 溶液溶解 立即在300 400nm波长范围内紫外扫描 应仅在326nm出有单一吸收峰 水浴加热30秒 迅速冷却 同法扫描 则应在348 367和389nm波长处有三个尖锐的吸收峰 且在波长332nm处有较低的吸收峰或拐点 USP 29 显色剂磷钼酸规定斑点颜色和Rf值 BP 2005 杂质对照品法显

5、色剂三氯化锑 三 含量测定 1 紫外分光光度法利用维生素A醇和其醋酸酯分子中具多烯共轭体系结构 在325 328nm处有选择性吸收峰 故可进行含量测定 立体异构体氧化产物及光照产物合成中间体去氢维生素A VitA2 去水维生素A VitA3 均对测定有干扰 故采用三点校正法 三点校正法 1 条件 杂质的吸收在310 340nm波长范围内呈一条直线 且随波长的增大吸收度减小 物质对光的吸收具有加和性 2 波长的选择 1VitA的 max 328nm 2 3分别在 1的两侧各选一点 测定对象VitA醋酸酯 第一法等波长差法 等波长差法 第二法等吸收度法 皂化法 测定对象VitA醇 等吸收差法 中国

6、药典收载方法 第一法 维生素A醋酸酯的测定 将维生素A溶于环己烷 在规定波长测定吸收度 计算吸收度比值 A A328 数据处理 如果 max在326 329nm之间 且A A328比值未超过规定值的 0 02 可直接按下式计算含量 第二法 维生素A醇的测定 不能用第一法的样品采用第二法测定方法 维生素A醇 皂化 提取 滤过 浓缩 干燥 维生素A酯 制成异丙醇溶液 在规定波长测定吸收度数据处理 第一法第二法测定对象维生素A醋酸酯维生素A醇方法直接取样 测定皂化提取 测定溶剂环己烷异丙醇 max328nm325nm测定波长5个4个换算因数19001830 第一法与第二法的区别 三氯化锑比色法 二

7、优点简便快速 max618nm 620nm 标准曲线法 第二节维生素B1的分析 VitaminB1 治疗脚气病 多发性神经炎和胃肠道疾病 存在于米糠 麦麸和酵母中 氨基嘧啶环 CH2 噻唑环 季铵碱 还原性 与酸成盐与生物碱 非水碱量法 1 4 3 2 溶于水不溶于乙醚 UV吸收 mmax246nm 沉淀反应碘化汞钾或硅钨酸等反应生成 碱性中遇氧化剂 铁氰化钾 产生有荧光的硫色素 鉴别试验 TLC 结构特点与鉴别 硫色素反应VB1特有 一 二 三 硝酸铅反应 氯化物反应 四 生成沉淀反应 分子结构中含有杂环 易与生物碱沉淀剂 碘化铋钾 碘化汞钾 苦味酸等 硅钨酸等作用形成组成恒定的沉淀维生素B

8、1在碱性加热条件下反应放出H2S 与Pb Ac 2试液形成黑色PbS 硫色素反应Ch P 2005 Cl 反应 1 非水溶液滴定法 药典用于测定原料药 原理 利用噻唑环上季铵和嘧啶环上氨基的弱碱性 在非水溶液中用高氯酸液滴定 三 含量测定 2 UV分光光度法 药典用于测定片剂 注射剂 1 原理 维生素B1分子中具有共轭双键结构 具有紫外吸收特征 可在其最大吸收波长下测定吸收度 根据取样量计算含量 2 方法 VitaminC 参与机体代谢 可帮助酶将胆固醇转化为胆酸而排泄 减低毛细管的脆性 增加机体抵抗力 防治坏血病 预防冠心病 大量静脉注射用于克山病的治疗 第三节维生素C的分析 二烯醇强还原性

9、 弱酸性 UV max243nm 结构与性质 溶于水 不溶于氯仿或乙醚 旋光性 糖类性质 水解性 一 结构与性质 1 溶解性 C3 OH的pKa 4 17 C2 OH的pKa 11 57 2 酸性 一元酸 二烯醇结构 二酮基结构 二烯醇结构 3 强还原性 L 抗坏血酸活性最强 手性C C4 C5 4 光学活性 糖类的显色反应 50 结构与糖类相似 5 具糖的性质 6 UV特征 二 鉴别试验 一 与氧化剂的反应 强还原性 或盐酸 50 吡咯 USP 蓝色 糠醛 戊糖 三 杂质检查 略 1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检查2 铁 铜离子的检查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3 细菌内毒素 指示剂淀粉指示液 1 碘量法 四

10、 含量测定 取本品约0 2g 精密称定 加新沸过的冷水100ml与稀醋酸10ml使溶解 加淀粉指示液1ml 立即用碘滴定液 0 1mol L 滴定 至溶液显蓝色 在30秒内不褪 每1ml碘滴定液 0 1mol L 相当于8 806mg的C6H8O6 2 方法 酸性环境d HCl 新沸冷H2O 减慢VitC被O2氧化速度 3 讨论 立即滴定 减免水中O2的干扰 减少O2的干扰 VitC注射液 测定时要加丙酮 消除稳定剂焦亚硫酸钠的干扰 二 2 6 二氯靛酚钠滴定法 USP JP 2 方法 快速滴定2min内 酸性环境HPO3 HAc 稳定VitC 防止其他还原性物质干扰 剩余比色测定 定量过量

11、测剩余染料 3 讨论 4 缺点 需经常标定 贮存 一周 干扰多氧化力较强 三 高效液相色谱法 维生素D是一类抗佝偻病维生素的总称 目前已知的维生素D类物质至少有十种之多 它们都是甾醇的衍生物 中国药典主要收载有维生素D2 D3原料药 维生素D2胶丸和注射剂 维生素D 注射剂 USP 24 收载有片剂 胶囊 口服液等剂型 BP 2000 收载的剂型有片剂 口服液 注射液以及钙与维生素D2 D3制成的复方片剂 第四节维生素D的分析 一 结构维生素D2为9 10 开环麦角甾5 7 10 19 22 四烯3 醇 又名骨化醇或麦角骨化醇 维生素D3为9 10 开环胆甾 5 7 10 19 三烯 3 醇

12、又名胆骨化醇 两者的化学结构十分相似 其差别仅是维生素D2比维生素D3在侧链上多一个双键 C24上多一个甲基 一 结构与性质 VD2 VD3 二 性质1 性状维生素D2 D3均为无色针状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 无臭 无味 遇光或空气均易变质 2 溶解性维生素D2在氯仿中极易溶解 在乙醇 丙酮或乙醚中易溶 维生素D3在乙醇 丙酮 氯仿或乙醚中极易溶解 二者均在植物油中略溶 在水中不溶 3 不稳定性维生素D2 D3因含有多个烯键 所以极不稳定 遇光或空气及其他氧化剂均发生氧化而变质 使效价降低 毒性增强 本品对酸也不稳定 4 旋光性维生素D2具有6个手性碳原子 而维生素D3有5个手性碳原子 所以二者

13、均具有旋光性 5 显色反应本品的氯仿溶液 加醋酐与硫酸 初显黄色 渐变红色 迅即变为紫色 最后变为绿色 本反应为甾类化合物的共有反应 6 紫外吸收特性取本品 加无水乙醇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0ml中约含10ug的溶液 照分光光度法 在265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 维生素D2的吸收系数为460 490 维生素D3的吸收系数为465 495 一 显色反应1 与醋酐 浓硫酸反应取维生素D2或D3约0 5mg 加氯仿5m1溶解后 加醋酐0 3ml与硫酸0 1ml 振摇 维生素D2初显黄色 渐变红色 迅即变为紫色 最后成绿色 维生素D3初显黄色 渐变红色 迅即变为紫色 蓝绿色 最后变为绿色 2 与三氯化

14、锑反应取本品适量 约1000单位 加1 2 二氯乙烷1m1溶解 加三氯化锑试液4ml 溶液即显橙红色 逐渐变为粉红色 3 其它显色反应维生素D与三氯化铁反应呈橙黄色 与二氯丙醇和乙酰氯试剂反应显绿色 均可用于鉴别 但专属性不强 二 鉴别试验 二 比旋度鉴别取维生素D2 精密称定 加无水乙醇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1中含40mg的溶液 依法测定 比旋度为 102 5 至 107 5 维生素D3加无水乙醇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5mg的溶液 依法测定 比旋度为十105 至 112 二者均应于容器开启后30min内取样 并在溶液配制后30min内测定 三 其他鉴别方法维生素D2 D3可用薄层色

15、谱法 HPLC法和制备衍生物测熔点进行鉴别 此外 亦可通过其紫外 红外吸收光谱的特征加以鉴别 四 维生素D2 D3的区别反应取维生素D10mg 溶于96 乙醇10ml中 取此液0 1m1 加乙醇1ml和85 硫酸5ml 维生素D2显红色 在57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维生素D3显黄色 在495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此反应也用于D2和D3的含量测定 一 麦角甾醇的检查 二 前维生素D的光照产物 三 杂质检查 略 一 维生素D测定法 二 讨论 四 含量测定 略 维生素D的含量测定方法各国药典各异 USP 24 关于维生素D的测定方法有化学法 色谱法和微生物法 BP 2000 有化学法 光谱法和色谱法 而中国药典采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VitaminE 存在于豆类 蔬菜 麦胚油中 与生育有关 防治习惯性流产 不育症 牙周炎等 也用于心血管疾患的辅助治疗 第五节维生素E的分析 苯 二氢吡喃 并 醇 生育酚 维生素E 天然品右旋体 生物效价右旋体 消旋体 1 4 10 合成品消旋体 一 结构与性质 苯环 二氢吡喃环 饱和烃链 1 易溶于有机溶剂 不溶于水 2 UV 3 酯键易水解 1 硝酸反应 二 鉴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