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工程项目可视化管理方案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708898 上传时间:2020-01-23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29.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管理)工程项目可视化管理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项目管理)工程项目可视化管理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项目管理)工程项目可视化管理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项目管理)工程项目可视化管理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项目管理)工程项目可视化管理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管理)工程项目可视化管理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管理)工程项目可视化管理方案(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坤兴建设有限公司 工程项目可视化管理方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3第二章编制依据6第三章编制目的7第四章组织架构及分工8第五章工程做法101.首层出入口可视化管理102.主体结构可视化管理122.1.实测实量作业指导书展示122.2.质量通病防治指导书展示172.3.工艺样板图牌展示232.4.双控线弹设262.5.顶棚控制线设置272.6.实测实量数据上墙282.7.建筑一米线及轴线标识282.8.抹灰预留框292.9.混凝土养护记录标识302.10.同条件试块养护点302.11.棚顶线盒位置及管线走向312.12.梁上管线标识322.13.插座标识322.14.靠尺校准点333.砌体工程可视

2、化管理343.1.砌体排砖图343.2.实测实量数据上墙344.抹灰工程可视化管理354.1.分户质量可视化专栏及验收表格354.2.实测数据上墙364.3.开间进深测点标识374.4.室内净高测点标识375.现场安全可视化管理385.1.现场动火告示栏385.2.楼层洞口、消防引导图395.3.现场安全电压照明系统及楼层牌405.4.机械设备状态标识牌405.5.其它警示图牌415.6.大门设置425.7.风险区划分牌43第一章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西溪山庄CFGH区块三号组团(南标)工程位于杭州市余杭街道绿城桃源小镇。 1. 本工程(各方主体单位):1.1. 建设单位:杭州西溪山庄房地产开发有

3、限公司。1.2. 地质勘察单位:浙江城建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1.3. 设计单位:大象建筑设计有限公司。1.4. 监理单位:浙江中兴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1.5. 施工单位:浙江坤兴建设有限公司。1.6. 质量监督站:余杭区质检站2. 本工程为项目南标段总建筑面积:8W平方米,低层部分地上两层,建筑高度7.6米(至檐口),高层部分地上2132层,建筑高度100米,地下一层,局部地下两层。3. 本工程结构形式:低层建筑为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四级,高层为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地下室为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四级;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4. 人防工程为甲类核六级常

4、六级人防地下室,防化等级丙级,位于地下一层,平时为汽车库,战时为14个核六级常六级甲类二等人员掩蔽所、2个核6级常6级甲类物资库、1个固定柴油发电站.。地下室首层覆土厚度为1.5m,首层与地下一层板厚满足早期防核辐射要求。每个人防单元掩蔽面积、人数及疏散宽度详表。两防护单元之间设置一连通口。5. 本工程(南标区)地下室部分0.000相对于国家85高程40.100。6. 本工程(南标区)基坑开挖深度为4M,部分位置为6M(根据建质200987号文件,开挖深度超过5M的为深基坑,需组织专家论证)。7. 本工程(南标区)工程桩采用700、800、钻孔灌注桩,有效桩长不得小于6.5m,总桩数618根。

5、8. 本工程(南标区)基础形式分为独立基础及桩基础两种。9. 本工程(南标区)基坑面积约为26850m2,最长处约218M,最宽处约182M。10. 本工程(南标区)周边环境,西面靠山体(主要采用框格梁结合锚杆或预应力锚索作为边坡支护方案,待边坡加固施工完成后,再进行基坑开挖施工),东侧为在建工程(一号组团,为四层叠拼建筑)中间相隔一条施工道路(离本工程南标区基坑相距约90M),北侧为本工程的北标区(同步进行施工),南侧为待开发的二号组团(目前为荒地)。11. 本工程(南标区)主干道位于场地东侧。12. 本工程(南标区)临时料场布置在102号楼位置,待地下室顶板完成施工后搬至顶板上,待料场迁至

6、顶板后,再开始施工102号楼。13. 本工程(南标区)塔吊布置6台(其中1#3#塔吊无桩矩形混凝土基础,位于山边高层区域,坐落在中风化岩上;、4#、5#塔吊为格构柱式矩形桩基础,位于有地下室的合院区域;6#为矩形桩基础,位于无地下室的合院区域。)14. 本工程(南标区)场地已平整完成,对于地表障碍物(羊圈等)已清理完毕。15. 拟建建筑具体情况如下表: 楼号建筑面积()建筑层数建筑高度(m)建筑分类0.000绝对标高64号楼8537.9621层65.25(女儿墙)一类高层40.10065号楼11925.8829层89.25(女儿墙)一类高层40.10066号楼13196.6732层98.25(

7、女儿墙)一类高层40.10067号楼12429.9430层92.25(女儿墙)一类高层40.10074号楼509.382层7.40(檐口)低层住宅40.50075号楼712.532层7.60(檐口)低层住宅40.50077号楼328.152层7.40(檐口)低层住宅40.50078号楼507.632层7.40(檐口)低层住宅40.50079号楼721.972层7.60(檐口)低层住宅40.50080号楼823.312层7.40(檐口)低层住宅40.50081号楼659.582层7.40(檐口)低层住宅40.50082号楼900.682层7.60(檐口)低层住宅40.50083号楼846.052

8、层7.40(檐口)低层住宅40.50084号楼509.382层7.40(檐口)低层住宅40.50085号楼721.972层7.60(檐口)低层住宅40.50086号楼328.152层7.40(檐口)低层住宅40.50087号楼393.052层7.60(檐口)低层住宅38.500101号楼824.252层7.40(檐口)低层住宅40.500102号楼678.592层7.40(檐口)低层住宅38.500第二章 编制依据1. 日式管理落地措施计划表1-必须执行项2. GTDP42040-2016_日式工程管理标准第三章 编制目的为了保证工程实测实量及日式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并在区域及集团评比中取得优

9、异的成绩,确保统一控制线、可视化管理制度各项目标的实现,促进工程中各工序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和程序化,使各工序有章可循。第四章 组织架构及分工1. 组织架构:组长俞森涛副组长黄文良副组长李烨鹏各施工班组全体作业人员组员:周文文组员:刘燕平组员:田忠良组员:申屠李群组员:申屠芳组员:方莲霞组员:申屠增锋组员:周斌组员:潘永平组员;李旭东2. 组织分工2.1. 由副组长编制实测实量及测量专项施工方案,确定控制轴线网、内控网、标高控制点;组长审核批准后实施;2.2. 副组长对各组员进行交底;各组员依据施工方案及交底内容负责实施;并进行检查、复核、纠偏。第五章 工程做法1. 首层出入口可视化管理

10、1.1. 时间:每栋楼定型化安全通道搭设完成后1.2. 部位:每个安全通道左侧护栏挂设栋号管理专栏、安全防护专栏;右侧挂设实测实量专栏。1.3. 人员:可视化管理专员1.4. 标注:图牌挂设平整,图牌上内容安排专人及时填写,如实反映该栋楼的质量、安全、进度等情况。1.5. 说明:项目部上报每栋楼层数、平面图及改栋楼管理人员等信息到工程处,由公司指定广告公司统一制作。2. 桩基阶段可视化管理2.1. 桩基孔深、钢筋笼规格、长度及焊接质量管理2.1.1. 时间:桩基施工开始后;2.1.2. 部位:施工现场桩基位置;2.1.3. 人员:施工员、测量员;2.1.4. 标准:桩基孔深、钢筋笼规格、长度及

11、焊接质量,查看封闭箍筋与主筋焊接是否伤主筋,环绕箍筋间距是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根据图纸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2.1.5. 说明:验收完成后,留下影像资料,验收牌由项目部根据现场实际需求及时上报到工程处,由公司制定广告公司统一制作。3. 主体结构可视化管理3.1. 各项隐蔽工程检查验收3.1.1. 时间:各项隐蔽工程验收前;3.1.2. 部位:各项隐蔽工程位置;3.1.3. 人员:质量员或技术负责人、栋号长;3.1.4. 标准:应符合各项隐蔽验收标准;3.1.5. 说明:验收完成后,留下影像资料,验收牌由项目部根据现场实际需求及时上报到工程处,由公司制定广告公司统一制作。3.2. 实测实量作业指导

12、书展示3.2.1. 时间:现场实测实量工作开展前;3.2.2. 部位:室外或一层显目位置;3.2.3. 人员:技术负责人、可视化管理专员;3.2.4. 标准:若采用喷绘布,要求背板张挂平整;采用KT板粘贴时要求整体居中对称,每行高度一致,每块间距一致;3.2.5. 说明:项目部根据现场实际需求及时上报到工程处,由公司制定广告公司统一制作。3.3. 质量通病防治指导书展示3.3.1. 时间:各个工种施工作业前;3.3.2. 部位:室外或一层显目位置;3.3.3. 人员:技术负责人、可视化管理专员;3.3.4. 标准:若采用喷绘布,要求背板张挂平整;采用KT板粘贴时要求整体居中对称,每行高度一致,

13、每块间距一致;3.3.5. 说明:项目部根据现场实际需求及时上报到工程处,由公司指定广告公司统一制作。3.4. 工艺样板图牌展示3.4.1. 时间:工艺样板完成后;3.4.2. 部位:实体样板区及各个施工工艺节点部位;3.4.3. 人员:技术负责人、质量员;3.4.4. 标准:部位粘贴准确,图牌整齐、表面无污染;3.4.5. 说明:项目部根据现场实际需求及时上报到工程处,由公司统一制作。3.5. 双控线弹设3.5.1. 时间:与楼层结构放线同步;3.5.2. 部位:每道墙体边线及两侧20CM;3.5.3. 人员:测量员;3.5.4. 标准:控制线交叉位置红漆三角形标识到位,弹设清晰,位置准确;3.5.5. 说明:双控线及时弹设,便于过程中对墙柱支模、砌体进行复核,以及抹灰灰饼的控制。20公分控制线墙体控制线3.6. 顶棚控制线设置3.6.1. 时间:顶板拆模完成后;3.6.2. 部位:每层除卫生间和厨房外的所有顶棚;3.6.3. 人员:测量员;3.6.4. 标准:Q为墙面控制线,M为抹灰面控制线,每个顶棚长边线居中位置各设置一处,数值根据项目实际调整;3.6.5. 说明:项目部上报到工程处,由公司指定广告公司统一制作模具。字母:字号60,方正综艺简体。数字:字号30,黑体加粗。3.7. 实测实量数据上墙3.7.1. 时间:拆模完成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